正文 第11章 理想與平行線 (2)(1 / 2)

我的眼睛突然直了,他懷裏那是什麼東西?他順著我的眼光,將懷中的東西拿出,是一卷絲綢做成的經卷。

我大叫:“啊啊,這是梵文佛經啊。寫在絲綢上,又是早期佛教經文,一定非常有研究價值。”

丘莫若吉波退後一步,警覺地將佛經藏到身後:“這個不能給你。”

我訕訕:“那,你什麼時候不要了,再給我好了。”

天知道我有多心癢癢啊。我告訴自己,一定得想法弄個來。不過被小和尚提醒過後,我開始注意收斂自己的行為,不再四處盯著人家的東西看,免得還沒到鹹陽就被當成小偷加神經病處理了。

晚上我照例坐在篝火邊做考察筆記。頭頂,漫天星空璀璨,在幽藍天幕中點點閃爍。今晚的風轉了脾氣,從身邊微微掠過,撩起柴火的劈啪聲。閉眼深吸一口沙漠裏的幹燥空氣,心境也如這夜色一般平和安寧。

看著漫天星鬥下的孤曠大漠,我迷醉在這遼遠的過去。我在基地所處的戈壁灘上也曾仰望過這片純淨無垢的夜空,那時的我,也曾想到古人是否如我一樣注視過同一片天空。而我現在看到的星夜,會是千年後我仰頭看過的那片純淨夜空麼?這個問題,讓我陷入迷思。是平行空間裏的兩個我,在同時仰望浩瀚的蒼穹嗎?我,之於我,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每晚都看你在寫,到底寫什麼?”略帶生硬的漢語,正是丘莫若吉波。眼眸猶如頭頂的繁星,僧袍被微風卷起,翻卷又滑落。這八天裏,我跟他朝夕相處,他的漢語水平突飛猛進,發音也更準確了。

“哦,沒什麼,是家信。”本能地想要遮擋,想起他又看不懂簡體和英文縮略字符,沒必要擋。指指身旁:“要不要坐下?”

他坐了下來,小心翼翼地與我拉出一段距離,伸出骨節纖長的手在火上取暖。我扭頭看他,想了想,還是問出了口:“你這麼年少,為什麼出家呢?”

這樣直接問似乎有些冒犯,卻看到他淺灰眼眸裏閃過一絲迷茫,怔怔地盯著火堆:“這正是我最近一年裏在思考的問題。”

“那你想明白了麼?”

他有些苦悶,用梵語抒發了一大通,扭頭看到我迷茫的表情,帶著歉意地說:“我現在的漢文水平,很難說清楚。”

看得出他正糾結於某種困惑。對於佛學我不敢做任何評論,可是又希望自己能開導他。抬頭望向鋪滿鑽石的夜幕,將千年後的思想不動聲色地告訴他。

“我來的地方有位高人,他把人的需求由低至高分成五種。最基本的就是生理需求,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生理需要滿足後,人便會有安全需求。要求自己的生命財產得到保障。當這種需求也得到相對滿足後,人便有了感情需求:親情、愛情、友情。然後才是得到尊重的需求:自尊和他人對自己的尊重。”

我回想著馬斯洛的五個需求層次理論,轉頭凝視他閃爍的星眸,放緩語速:“但這些,都不是最高境界的需求。一個人覺得最快樂的時刻,是實現理想,發揮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與自己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這才是生命的價值。”

星眸微撐,投來一道震動的光芒,咀嚼出兩個分量很沉的字:“理想?”

我用力點頭,重複再念一次:“理想,就是你畢生想要追求,可以讓你為之奮鬥一生的目標。”

他沉默片刻,灼人眼光定睛看我:“艾晴,你有理想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