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油膩食品
考生切忌吃大量油膩的動物性食品,豬肉也不要吃太多。油炸食品易使人產生飽腹感,影響其他食物的攝入量,專家推薦考生應多吃魚、去掉皮的雞肉、牛奶、雞蛋等食物,也可以熬些綠豆粥、銀耳蓮子湯等,再放些糖,這樣吃起來也爽口,而且還可以起到清熱祛暑的效果。專家認為:“當人體攝取食物酸堿平衡時,大腦處於最佳功能狀態;當酸性或堿性過高時,大腦功能就會衰退。因此,考生的日常飲食中應注意營養均衡,切不可偏食。”
——忌飲咖啡
專家特別提醒考生在考試期間一定不要喝咖啡,因為咖啡因的作用會使人產生尿頻,影響考生的臨場發揮。
一些含糖的飲料在吃飯前最好不要喝,易產生飽腹感,不利進餐時的食量。
考生每天應保證1500~2000ml水的攝入量,另外,切勿以飲料代替,最好是白開水,礦泉水和純淨水也可以多喝些。充足的水分可確保血液循環順暢,這樣大腦工作所需的氧才能得到及時供應。
——零食忌選堅果類
專家告訴考生,零食可以適當吃些,但要記住:油膩的食物及堅果類食物,如瓜子、花生要少吃,還有甜食及奶油過多的食物要少吃。有的考生一看書就想吃些零食,但是又怕會吃胖,為此專家建議,可以吃些水果口,這樣可以有效地控製其食欲。
——每天宜吃2個水果
水果蔬菜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及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還有緩解厭食及便秘的作用。考生應保證每天吃2個水果,約500克左右。另外,專家提醒考生,粗纖維的蔬菜要少吃,如果平時沒有常吃的習慣考前一定不要突然增加。專家建議:“菠菜、胡蘿卜可增強記憶力,而洋蔥則可以使考生集中精神,這類食物可適當增加一些。”
——厭食宜多餐分吃
考生如果考前壓力大,產生厭食感,家長可以把每日三餐變成每日四餐、五餐,通過增加進餐的次數,采用“羊吃草”的吃法,在控製總量的前提下,多餐分吃,同樣可以保證考生所需營養的攝入量。
扒裏脊肉
【用料】
豬裏脊肉350克,水發冬菇100克,胡蘿卜100克,蔥、薑各15克,澱粉5克,料酒5克,醬油3克,白糖、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
1.豬裏脊肉洗淨,放入涼水鍋中,加蔥、薑各10克,料酒5克,用旺火煮沸後轉小火煮至七成熟取出,涼後切成厚0.5厘米、寬3厘米、長5厘米的片。
2.水發冬菇去根洗淨,夾在每片肉中間,將肉片整齊地碼放在湯盤底部,碎料放在上麵,加入鹽、蔥薑末、醬油、味精、白糖、水250克,在蒸鍋中蒸40分鍾,取出將汁倒人鍋中。
3.將一平盤扣在湯盤中,再反過來,使碎料在下,整齊麵在上,上麵還可放些綠葉絲加以點綴。胡蘿卜切成長3厘米、寬和厚均為0.5厘米的條,用水焯軟後在盤邊碼成十字形。
4.炒鍋上火,將蒸肉湯汁燒開,濕澱粉勾芡收汁,澆在肉條上即成。
【功效】
此菜可健脾補虛,凡脾虛食停、氣滯不暢的考生可常食之。
吸氧能否提高考試成績?
呼吸是人生存的基本條件之一。呼吸是為了氣體交換,吐故納新。通過呼氣,把身體裏產生的二氧化碳送到體外;通過吸氣,讓空氣中的新鮮氧氣進入人體。這樣,生命活動才能正常進行。
但在18世紀之前,人們對氧氣毫無所知,後經法國科學家證明,氧能激活動物的生命之後,氧就被視作“活命之精”了。
缺氧的人會頭昏體乏,注意力不易集中此時若呼吸點新鮮空氣或純氧,就可改善這種狀況。這正是國內外出現“氧吧”或“氧浴”的原因。
一些身心疲憊的人,走進“氧吧”吸點氧,就會神清氣爽了。因為吸氧有消除疲勞、振奮精神的作用,它很快就成為時髦的健身方法。現在,不僅有所謂的“家庭氧吧”,它還可以隨身帶哩-一這隨身帶的“氧吧”,實際上就是一隻便攜式的小巧氧氣筒。日本的推銷廣告這樣寫道:“開完會,頭暈腦脹,請用便攜式氧氣筒!”“跳完迪斯科,腳軟氣喘,請用便攜式氧氣筒!”原先,便攜式氧氣筒是專門為拳擊手準備的,他們在劇烈的搏擊之後需吸幾口氧以提神醒腦。後來商人看到商機無限,就轉而向大眾推薦,現在更是用到考生的頭上了。
有關調查結果顯示,在高考前夕,北京最暢銷的商品竟是氧氣罐、氧氣袋、製氧機。吸氧已是許多高考生的“必備之品”。現今又何止高考生要用氧氣,一些中小學生在走進考場時也把“氧吧”帶上了。幾年前《人民日報》曾經報道:“最近在南京發現一個奇怪現象:不少人從醫院走出時手裏都拿著氧氣袋和小型氧氣瓶。據說這些東西是為了給備考的學生在複習時吸些氧氣,‘增加記憶力’的。”
問題是,我們果真必須再吸氧嗎?專家認為:不必。因為我們從空氣中吸到的氧氣已夠體內耗用,如非十分必要,健康人用不著吸氧。中外醫學家都認為,吸氧過多的害處更大,肺部有嚴重疾病的人更不應隨便吸純氧。絕大多數人可能並不知曉:純氧竟是毒物,任何人吸氧過多可能引起氧中毒,危及健康,甚至致人於死地。氧中毒的症狀是:心慌氣短,臉色蒼白,心跳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