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課 性格:決定命運的牢固之基(3 / 3)

還有一種率性而為的表現,他們隻顧自己說到興頭上,而忽略了身邊人的感受和反應,很有可能“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因而中傷了別人;也有可能你的不“善解人意”引起了別人的反感……

我們現在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讓自己或者家人生活得更好。我們需要為各個環節掃除障礙,人際關係難免要應付,求人也是必然的。俗話說,“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你若堅持率性而為,放縱情緒,你得到了發泄的一時快感,卻失去了影響一生的機會,而且還留給別人脾氣暴躁的不良印象。時間長了,還會有誰喜歡與你合作,願意支持你,給你發展的機會?

成功課堂

率性而為的行為會給自己的人生帶來數不清的障礙,這些障礙除了會阻礙個人事業的發展,使你時時處處都在為各種不順心的事情打轉外,也很難交到一個真正的知心朋友。因為,你所謂真實的率性行為在別人看來就是一種不懂得為他人著想的自私。

11培養耐心的性格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旅途,當你遇到激流險灘,或是順境與逆境的轉換,或是巨大的不幸和慘痛的打擊時,務必要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勇往直前。

看看一個美國人的“敗跡”吧,他會讓你更加理解“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含義:

8歲的時候,他被趕出居住的地方,必須工作謀生;

21歲的時候,他經商失敗;

22歲的時候,他角逐州議員落選;

27歲的時候,他精神崩潰,臥床6個月;

35歲的時候,他參加國會大選失敗;

36歲的時候,他角逐聯邦眾議員再度失敗;

40歲的時候,他尋求眾議員連任失敗;

41歲的時候,他想擔任州土地局長被拒絕;

46歲的時候,他競選國會參議員失敗。

這張“失敗”的履曆表上所列的“失敗者”的名字就是亞伯拉罕·林肯。一出生就一貧如洗的他,終其一生都在麵對挫折,兩次經商均告失敗,8次競選8次落選,甚至還一度精神崩潰。

不過,就是這樣一次次的失敗也並沒有把他打倒,盡管好多次他本可以放棄。但是他卻沒有放棄,他始終以最大的耐心堅持走自己的路。他從一次次的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以備下一步的投入。於是,他在52歲時迎來了生命的春天——成功當選為美國第十六任總統,並成就了驚天動地的豐功偉業。

人生的道路難免會霧氣彌漫,當你的雙眼被濃霧遮擋時,不要失去耐心,因為,濃霧總有消散之時,隻要你用足夠的耐心去等待,去堅持,你就能等來豁然開朗的一刻,從而繼續你追求成功的征程。

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要在一座大型體育館裏演說。

演說那天,體育館裏座無虛席,人們在熱切而焦急地等待著奧本·海默做精彩的演講。終於,大幕徐徐拉開,人們看到舞台的正中央吊著一個巨大的鐵球。為了能夠吊起這個鐵球,舞台上還搭起了高大的鐵架。奧本·海默在人們熱烈的掌聲中從後台走了出來,然後站在鐵架的一邊。

人們有些驚奇地望著他,不知道他會有什麼樣的舉動。

這時候走上來兩位工作人員,他們抬著一個大鐵錘,放在奧本·海默麵前。主持人對觀眾開口說話了:“現在請兩位身體強壯的人到台上來。”於是好多年輕人躍躍欲試,一陣騷動後,已有兩名動作快的跑到了舞台上。

奧本·海默這時才開口說話,他對那兩名上台的觀眾講明規則,然後請他們用這個大鐵錘去敲打那個吊著的鐵球,直到把它蕩起來。

其中一個年輕人迫不及待地拿起鐵錘,拉開架勢掄起大錘,拚盡全力向吊著的鐵球砸去,結果一聲震耳的響聲過後,球卻紋絲不動。於是他又用大鐵錘接二連三地砸向鐵球,很快就筋疲力盡、氣喘籲籲了。這時候,另一個人也不示弱,他從那個筋疲力盡的人手中接過大鐵錘,也把鐵球打得叮當作響,可是鐵球始終紋絲不動。

台下的呐喊聲逐漸消失,所有觀眾好像都已經認定錘擊是沒用的,就等著奧本·海默出來做出什麼解釋。會場恢複了平靜,隻見奧本·海默從上衣口袋裏掏出一個小錘,然後認真地對著那個巨大的鐵球不停地、有節奏地敲擊著。

10分鍾過去了,20分鍾過去了,會場早已經開始騷動,觀眾以各種聲音和動作來發泄著他們的不滿。而台上的奧本·海默卻仍然在一小錘一小錘地敲擊著,他似乎根本就沒有聽見人們在喊叫什麼。台下的觀眾開始憤然離去。

大概在奧本·海默敲到40分鍾左右的時候,突然聽到坐在前麵的一個人尖叫道:“球動了!”會場頓時鴉雀無聲,人們都聚精會神地看著那個鐵球。隻見那鐵球真的開始以很小的幅度擺動了起來,不仔細看很難察覺。奧本·海默仍然沒有任何反應,還是繼續一下一下地敲著。最後,球在他一錘一錘的敲打中越蕩越高,並拉動著那個鐵架子哐哐作響,巨大威力使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受到強烈的震撼。終於,響徹雲霄的掌聲在體育館內爆發,在掌聲中,奧本·海默轉過身來,慢慢地把那把小錘揣進兜裏。

人們開始安靜下來。奧本·海默開始了人們期待已久的精彩演說,這演說隻有一句話:“在成功的道路上,如果你沒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來,那麼,你就隻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麵對失敗。”

成功課堂

沒有一個人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誰都不可能一步登天。所有的成功都是經曆了一連串的失敗之後才獲得的。性格決定成敗,麵對困境時不屈不撓、堅定不移的性格會讓你的人生與眾不同。

12.保持低調的性格

古羅馬大哲學家希留斯曾說過:“想要達到最高處,必須從最低處開始。”

但是卻有人不善於把自己的位置放到最低,他們更喜歡淩駕於眾人之上。一些大學剛剛畢業的學生,他們自以為讀了不少書,長了不少見識,因此難免會有些盛氣淩人,在剛剛做了一點兒事情後就開始斤斤計較,認為索取是應該的,因此日益不滿自己目前的所得。然而,即使是這樣,幾年後,還是沒能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於是就更加不滿意。具有這種心態的人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做好準備接受一些問題、壓力、錯誤、緊張、失望等,因為這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活的確有太多壓力,以至於不少人感覺難以應付。

有一位名叫威爾斯的年輕人,他始終對生活不滿,對自己同他人之間存在的差距感到不平衡,這樣的想法一直折磨著他。直到一年夏天他與朋友丹尼爾乘漁船出海,才讓他一下子悟出了平常悟不透的道理。

丹尼爾的父親是一位漁民,他常年在海上打魚,威爾斯看到這位老人從容不迫的樣子,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威爾斯問老人:“您每天要打多少魚?”

老人說:“我的孩子,這並不重要,關鍵是隻要不是空手而歸就可以了。丹尼爾上學的時候,為了能夠繳清學費,我不得不總是想著要多打一些。如今他已經大學畢業了,我就再也不去奢望打很多魚了。”

威爾斯若有所思地看著遠處的海,突然想聽聽老人對海的看法。

於是他說道:“您看,海的確夠偉大的,它以如此博大的胸懷包容了如此多的水滴和生靈。”

老人說:“海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它有包容萬物的胸懷嗎?”

威爾斯不敢貿然接茬。

老人接著說:“海之所以能夠容納百川,不是因為它大,而是因為它的位置是最低的。”

大海的位置最低,所以才能夠包容萬物!老人也把位置放到最低,所以才能夠從容不迫、淡定知足。威爾斯為自己悟出的道理感到欣喜。

我們何嚐不應如此呢?看看如今的許多年輕人,他們在很多時候並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稍有一些成績就沾沾自喜,有一點優勢就趾高氣揚。所謂的夜郎自大,正是這個道理。倘若我們在剛剛踏入社會時能夠把自己的位置放得低一些,著手於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和不起眼的細節,才會有無窮的動力和後勁。

任何人都沒有任何理由去鄙視那些所謂低層次的創業者們,他們的創造同樣令人讚歎,令人羨慕不已,並且他們成功的進程也是最明顯的。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們基本上不存在心理負擔,做不好也無所謂,最多還是回到原始狀態——繼續成為一名失業者,因此沒有包袱,沒有顧慮。把自己的位置放到最低,恰恰因為這些,他們方得以成功。

今天,很多年輕人缺乏的正是這種勇氣和重視細節的心態。無論你是家世顯赫,還是出身平民;無論你是事業有成的企業家,還是滿麵塵土的打工者;無論你是才高八鬥的文豪,還是目不識丁的布衣;無論你是天資聰穎,還是迂腐遲鈍……倘若不能找準自己的位置,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則一切都會因你的好高騖遠而變得徒勞無益。

年輕人往往比其他人更熱衷於談論理想和抱負,然而理想和抱負一旦談得多了,就會對目前的狀況感到不滿意:工作不理想,領導不賞識、不重用,門路不多,局限性卻很大,以至於自己根本無法施展才華,等等。似乎這些現實的一切都與理想和抱負有著太大的差距,而要想擁有美好未來,唯一的出路就是必須突破這些現實的種種阻撓牽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這種思想與事實之間的落差又讓我們更加不順心,從而最終陷入了自己設定的困境中。

哥傑斯也是一個剛剛離開校園步入社會的大學生,在他看來,外邊的世界如此精彩,他認為自己在經過數載寒窗後,終於可以大展拳腳了。他懷著滿腔熱情投入到找工作中,終於找到了一家還不錯的公司。然而當躊躇滿誌的哥傑斯真正投入工作後,才發現事情遠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順利,公司裏有太多的局限性,而領導給自己分配的工作又是一個幾乎人人可以勝任的辦公室日常事務性工作,這對於向來自視清高的他而言簡直是一種屈辱,因此他失望至極。

於是,哥傑斯在失望之餘開始隨時隨地發泄自己的不滿,但是似乎無人理會他的抱怨。漸漸的,他不再抱怨了,而是開始埋頭幹活,盡管這時候他依然不情願,但是已不像初到公司時那樣浮躁了,他會把自己經手的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最好。對於哥傑斯的工作表現,領導都看在眼裏,並一一給予了肯定,於是,哥傑斯的“虛榮心”逐漸得到滿足,靠著這種卑微的“虛榮心滿足”,日子還算過得不錯。

這天,他遇到了一位滿頭銀發的老人,對於這位老人,他並未過多地去關注,隻是後來由於工作上的需要與老人接觸了幾次。後來,同事告訴他,這位老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卡普爾先生,也就是公司總裁的父親。幾十年來,從未因自己的特殊身份而講究太多,在很多人眼裏,他是如此平常,甚至可以說是不起眼,他每天與所有的員工一樣按時上下班,風雨無阻。

哥傑斯突然想起在與老人的一次接觸中,曾聽老人講過這樣一句話:“要始終如一地做好你手頭上的事情,你就會實現你所追求的目標。”

對於這句教誨,哥傑斯當時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直到知道了這位老人的身份以後,他才恍然有所悟。從此以後,他開始真正用心地去做任何一件事情,即使是在某些情況下有些不情願,也會盡心盡力地將其完成,而且心態也平靜多了。

好多年過去了,哥傑斯的事業也已經蒸蒸日上,但是他始終貫徹並執行著卡普爾先生當年教導自己的那句話。他要求自己:無論多麼不起眼、多麼煩瑣的事情,都要用心去完成。

成功課堂

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應如此,尤其是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拋卻心高氣傲,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去做事情吧,哪怕那些事情看起來微不足道。能夠把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做好的人,才具備做大事情的基礎,才能夠逐漸靠近自己的理想,並最終邁向成功。

13.摒除驕傲的性格

中國有句古話說“挺起胸膛做人”,但有的人卻把它理解成了做人要將頭高高抬起,鄙視一切,這就錯了。之所以說“挺起胸膛做人”,是要求我們做人要堂堂正正,自信而不居功自傲。傲視一切的人,一切人都會蔑視他;正視一切的人,一切人都會重視他。要想得到別人羨慕的目光,就不要在別人麵前炫耀自己。傲慢是愚蠢的表現,傲慢是不會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愛戴的,它隻會使你臭名遠揚,遭到人們的唾棄。

先來看一則寓言故事:有一天,一匹膘肥體壯的白馬配著裝飾華麗的馬鞍,昂首闊步地在路上走著。它來到一條狹窄的小巷裏,迎麵走過來一頭驢子。驢子背負著很重的貨物,步履維艱。白馬看到這隻卑賤的驢子,大聲嗬斥到:“識相的就快點給我讓開,否則別怪老子不客氣,動作迅速一點!”麵對出言不遜的白馬的吼叫,驢子二話沒說,靜靜地閃到一邊讓白馬過去了。之後,驢子照舊舉步維艱地前行。後來因為這匹白馬跟隨主人打獵時不小心把腿摔傷了,於是主人就卸下了馬鞍,開始讓它下地幹活,馱運肥料。

正所謂“冤家路窄”。過了幾天,驢子又跟這匹白馬相遇了。這一次白馬把傲視群雄的態度拋到了九霄雲外,乖乖地給驢子讓路。驢子這時候也不無諷刺地說:“你美麗的馬鞍怎麼這麼快就光榮下崗了呢?不過,你還值得肯定,因為你已經懂得了謙遜禮讓的美德。”

一則小小的寓言故事折射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謙遜禮讓是做人的根本,驕傲自大的人最終隻會自食其果。在日常生活中,因驕傲自滿而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

某學校新來了一位數學老師,其人雖然思維敏捷、口若懸河,但因其說話十分狂妄,總是誇耀自己過去有多麼多麼風光,自己有多大多大能耐,在上課期間也不時地向學生吹噓一番,讓人十分反感,班裏的學生為此也一再向學校提出換老師的要求。剛上任不久,這位數學老師就“光榮下崗”了,美好的前程毀於一旦。這種人總是急於表現自己,總想在眾人麵前展示一下他們的能力,以此來獲得別人的敬佩和認可,殊不知結果隻能適得其反,使自己的形象在眾人眼裏大打折扣。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你應該在交往中不斷地讓別人來了解自己,隻有這樣才會給別人留下謙虛的好印象。也隻有這樣,人們才會不斷維護你的尊嚴和榮譽。相反,假如你處處顯得高人一籌,則會引起別人的反感,進而遭到別人的排斥。

如果不願意遭到別人的反感、疏遠,就切勿狂妄傲慢。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任何時候都不狂妄傲慢,那麼整個社會的人際關係將會更加和諧。

英國著名作家蕭伯納應邀到俄國訪問,有一天,他在莫斯科的街頭散步,碰到一個可愛的小女孩獨自在玩遊戲。他一時間童心大發,便和小女孩一塊兒興高采烈地玩起來。分手時,蕭伯納得意地對小女孩說:“回去告訴你的媽媽,今天和你玩遊戲的是世界上大名鼎鼎的蕭伯納。”

小女孩望了蕭伯納一眼,學著他的口吻,毫不示弱地說:“你也回去告訴你的媽媽,今天和你玩遊戲的是可愛的小女孩安妮。”

蕭伯納對這個回答十分吃驚,並立刻意識到自己的傲慢,後來,他對朋友說了這樣一番話:“一個人不論有多大的成就,對任何人都應該保持謙遜的態度,這個俄國小女孩給我的教訓,我一輩子也忘不了!”

蕭伯納並非狂傲之人,但他從一件小事中意識到,做人必須謹防狂妄傲慢。

成功課堂

“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自己有無本事,本事有多大,別人都看得見,心裏都有數,不用自吹,更不能狂妄。我們的為人準則應該是戒驕戒滿,為人忌狂傲。凡是狂妄傲慢的人,都會過高地估計自己,過低地估計別人。

14.鑄就不屈的性格

很多人懷才不遇,或者投資不慎,或者經營無方,或者理財不當……他們失敗了,以前的雄心壯誌被擊垮了,手中的資金和積蓄泡湯了。失敗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為它意味著你的努力付之東流,你的能力受到懷疑,你的前途渺茫難測。失敗的人往往失意,因為無論是別人還是自己,都不再相信自己。失敗的事實會不經意地從陰影中走出來提醒你:你是一個沒用的失敗者!很多意氣風發、能力卓越的人就是被這種失敗的意識打敗,從此一蹶不振的。失敗的人十有八九都忘記了那句已經聽得耳朵生繭的古話:“失敗是成功之母。”或者根本就再也不相信這句話了!

可是,真正想過沒有,一個人在一生當中是不可能不經曆任何失敗的,如果我們選擇一敗塗地,我們的人生就跟畫上了句號沒有任何區別。我們為什麼要讓失敗將自己打垮,而不去換個角度想一想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呢?

那些沉浸在失敗中和正在嘲笑別人失敗的人不妨來看看下麵一則小故事。

五隻駱駝在沙漠裏吃力地行走,它們和主人率領的十隻駱駝走散了,前麵除了黃沙還是黃沙,一片茫茫,它們隻能憑著最有經驗的一隻老駱駝的感覺往前走。

不一會兒,從它們的右側方向走出一隻精疲力竭的駱駝,原來它是一周前就走散的另一隻駱駝。另外四隻駱駝輕蔑地說:“看樣子它也不是很精明啊,還不如我們呢!”

“是啊,是啊,別理它!免得拖累咱們!”

“咱們就裝著沒看見,它對我們可沒有什麼幫助!”

“看那灰頭土臉的樣子……”

四隻年輕的駱駝你一言我一語,都想避開這隻駱駝。老駱駝終於開腔了:“它對我們會很有幫助的!”

老駱駝熱情地招呼那隻落魄的駱駝過來,對它說道:“雖然你也迷路了,境遇比我們好不到哪裏去,但是我相信你知道往哪個方向是錯誤的,這就足夠了。和我們一起上路吧!有你的幫助我們會成功的!”

人常說,“成者為王,敗者為寇”,老駱駝的話是否出乎你的意料之外?睿智的老駱駝明白:失敗的人並不是一文不值,相反,他們擁有很多,因為他們知道哪個方向是錯誤的。

所以,失敗的人大可不必自暴自棄,你擁有的價值是別人所無法企及的。那些嘲笑別人失敗的人總有一天也會嚐到失敗的滋味,因為他們的淺薄和無知。

我們應該時刻提醒自己,即使真的失敗了,也不必瞧不起自己,記住“失敗也值錢”這句話。從物質上來說,失敗能夠讓你避免同樣的錯誤,也就避免了莫須有的損失。從精神上來說,失敗讓你更加堅強、冷靜、謹慎……這些是金錢根本買不到的財富。擁有了教訓,加強了素質,本錢還可以借貸,經驗還可以借鑒,即使你失敗得一無所有,你照樣可以從頭再來,最後必定能夠成功。

許多成功的大人物和商業中的佼佼者從來都沒有看不起失敗,他們甚至把失敗看成寶貴的成功條件和做人資本。

日本三澤屋的社長有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我從來都不信任那些一生都沒有失敗過的人,也不會把重任交給他們!”

無獨有偶,哈佛商學院知名教授約翰·利特也說過:“以前,如果一個人在32歲之前就經曆了重大的失敗,可能別人會看不起他。現在,如果一個人到32歲還沒有經曆失敗的遭遇,這是值得擔心的。”

成功課堂

失敗真的是一種財富,千萬不要嫌惡地將它棄置不用,更不要沉浸在失敗的旋渦中自怨自艾。失敗並不會打敗任何人,打敗你自己的是那顆裝滿失敗的心。隻要你懂得善加利用,你就會發現失敗不僅不會如你所想的那般失落,而且還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