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儲蓄良好的人際關係對於獲得機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這就好比是銀行存款一樣,平時一點點地存進去,需要的時候就會全部派上用場,甚至還會有利息,這利息就是別人對你的善意回報。所以中國有句話說“和氣生財”,一個對他人和氣的人,必定會有好人緣,而好人緣必定會帶來各種機遇。
既然我們已經認識到了人際關係的重要性,那就應該從現在開始儲蓄這種人際關係,以下幾點可以給我們一些參考。
1.積極的做法
首先,不時地給人一些利益。給人利益要適可而止,不可過於頻繁,也不可過大,因為過於頻繁或利益過大會讓人受寵若驚,甚至以為你別有用心,因而不敢接受。所以,應適當給人一些利益,且要表現得自然、有誠意,這既可以拉近彼此的關係,也不至於讓對方對你存有戒心。
其次,時刻關懷別人。關懷沒有標準,可以有實物的關懷,也可以有精神的關懷,尤其是在別人不得意或生活遭遇困難時,這種關懷無異於雪中送炭。
2.消極的做法
首先,盡量不要得罪人。得罪人對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非常不利,倘若你做不到主動積極地去建立關係,那至少也別輕易得罪人。
其次,不要斤斤計較。被別人占便宜看似一種損失,其實是一種投資,對方占了你的便宜,會覺得對你有所虧欠,通常情況下,多數人都會選擇恰當的時機給予回報。不過,也有一些得了便宜還賣乖的人,這種人當然不會有虧欠之心,倘若真的遇到這樣的人,也不必斤斤計較,隻需以平常心對待,而不要有所期望即可。
當然了,儲蓄人際關係的方法還有很多,並且沒有固定的模式。隻要你真正理解“人際關係的建立和銀行存款一樣”的道理,並努力去嚐試,無論是什麼樣的方法,隻要大方向沒有變,就必然會有所得。
成功課堂
古往今來,凡是擁有超強人脈的人,都比較容易獲得成功。因為,一個有著良好人際關係的人,往往能夠在關鍵的時候得到很多人的幫助。當年的孟嚐君如果不是憑借著廣泛的人脈,怎麼會有逃回齊國的機遇?所以說,一定要在平常就注意儲蓄人脈,即使是平民百姓極不起眼的人,都可能在關鍵時刻起到大作用。
10.珍惜擁有,就是積累成功
沒有人能夠估量出機遇到底有多大的價值,或者它能夠產生多大的附加價值,但是,我們卻能夠從很多事例中看出,失去機遇後有多大的損失。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珍惜現在擁有的,也許你尚未發現這是機遇,但是依然請你珍惜。因為珍惜擁有可以積累成功的因素,當某一天,你成功了或是失敗了,再回頭看時,你就會發現,當時擁有的就是一個良機,隻不過是你抓住了或是錯過了而已。
在遙遠的小國家秘魯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
一位農夫準備翻蓋自己家的老宅子,挖掘地基時發現了一座古墓,但當時他並不清楚其中的玄機。在挖掘過程中,他並沒有發現古墓中有任何人的屍骨,僅僅是一件不起眼的陶器和幾枚古代錢幣。農夫又在周圍尋找,也並未發現其他物件,難免有些喪氣。但是,他還是將這些錢幣和陶器小心翼翼地收藏了起來。
之後,農夫從未將這些東西拿出來,隨著時光的推移,慢慢地也就淡忘了。
直到有一天,一位喜愛古玩收藏的美國人到訪他的村莊,這才喚醒了農夫的記憶。於是,他將古錢幣拿出來,想讓這位美國人鑒定一下,並估個價。美國人把玩良久,才若有所思地給出200美元的價格。農夫一聽,欣喜若狂,心想自己平白無故地白撿了200美元,真是太幸運了,於是他毫不猶豫地與這位美國人談成了這筆交易。
接著他又想到還有一件陶器,不知道還能賣幾個錢。於是,他又把那個陶器翻出來,那位美國人當即就給出了100美元的價格。結果,可想而知,那位美國人沾沾自喜地抱走了這兩樣古玩。
當然,農夫也在為自己的意外之財而喜不自禁。當地的村民也不時向他投來羨慕的眼光。這消息不久便傳到了國家文物局。一位老專家專程趕到這個村莊,特地對這個古墓所在的位置進行了考察。“按照墓穴的狀態來推斷,”這位專家意味深長地說:“那件陶器應該是印加帝國時代的文物,而且是件無價之寶,價值遠比那些古錢幣要高得多。”
後來有打聽出這件價值連城的陶器在國家博物館也有相同的一件,它的價格是500000美元。
聽到這些,農夫悔不當初。但是,一切都為時已晚。
故事中,農夫隻是失去了一些錢財,更何況那些財富也隻是些身外之物,尚不足以終生喟歎,但是如果失去的是寶貴的健康、內心的快樂、完美的真情……我們又能做何感想呢?隻是後悔就夠了嗎?
成功課堂
英國作家湯馬斯·摩爾曾經在他的作品中寫道:“許多人對待機遇,一如孩童在海濱玩耍那樣,他們讓小手握滿了沙子,然後讓沙粒掉下,一粒接一粒,直到全部落光。”的確,很多類似的事情經常在我們身邊發生,那些倍感珍貴的東西往往都已經失去。機遇也是如此,存在時無法估量它的價值,失去之後才會感受到自己的損失。當然,悔之晚矣!
11.不滿足是前進的機遇
一個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人,永遠不會取得進步。而當別人都在追求進步時,原地踏步本身就是一種後退。在生活質量上,我們可以滿足於每天的粗茶淡飯,可以滿足於身上的素色布衣,但是在工作和事業上,我們卻不能滿足於每天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不能滿足於永遠碌碌無為地跟在別人後頭做事。隻有不滿足,才能激發進取心,才能為成功的人生帶來機遇。
張博從小就酷愛學習,而且年紀不大就已經掌握了很多知識。長輩們對於他的成績都很滿意,誇獎之聲不絕於耳,但是張博本人卻並未沉浸在被誇獎的喜悅中,而是意識到自己的記憶力並不是很強。他認為如果記憶力好的話,自己會有更大的進步。於是,為了彌補這個缺憾,他決定采取一些措施以增強記憶。於是他開始要求自己,凡是所讀的書一定要親手抄寫,抄寫一遍再朗誦一遍,然後就將其燒掉,再重新抄寫和朗誦,如此這番抄誦六七遍,直至可以背誦了才作罷。由於長時間地抄寫,他右手握筆的地方長出了厚厚的趼子。冬天的時候,堅持抄寫使他的手指凍得裂口甚至凍僵,以至於每天都要在熱水裏反複浸泡好幾次才能屈伸,後來,他給自己的書房命名為“七錄齋”。他如此這般勤奮學習,堅持不懈,終於成為明末著名的文學家。由於張博寫作思路敏捷,很多人慕名而來,向他索取詩文,他贈予別人的詩文從不打草稿,都是當著來客的麵一揮而就,因此名噪一時。
不難看出,張博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成就,與他從小堅持抄誦詩文有著不可分的聯係。而他之所以要求自己如此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就是因為他不滿足自己當前的成績,正是這種不滿足給他創造了機遇。如果張博當時滿足於自己的成績,或許他也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但是絕對不會有後來那樣大的成就。這就是機遇,它會讓一個人走上更高一級的台階,而這個機遇的前提則是不滿足於現狀。
著名京劇藝術家梅蘭芳先生在剛學戲的時候,發現自己有一個很不利的條件——眼皮下垂,迎風流淚,眼珠轉動不靈活。“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唱旦角的,眼睛不能傳神,那怎麼成呢?於是親戚朋友都為他擔憂,他也開始為此發愁了,總想著用什麼辦法改善這種不足。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現看飛翔的鴿子可以使眼珠變得靈活,於是,他開始每天早晨起床後就放鴿子高飛,盯著它們一直飛到天上,然後,在一群鴿子裏,他還要仔細辨認哪隻是別人的,哪隻是自家的。最後,他不僅改善了自己的不足,還練就了舞台上那一雙神光四射、精氣內含的秀目。
永遠不滿足自己已有的成就,總是以更大的熱情去爭取更大的成功,一個不斷地給自己加壓、不斷地給自己創造成功機會的人,人生的發動機才不會熄火,生命之舟才會駛向越來越美好的情境。
齊白石原本是個木匠,他靠自學成了著名畫家,並榮獲世界和平獎金。然而,對於眼前已經取得的成就,他從沒有滿足過,為了取得更大的進步,他不斷地從曆代名畫家那裏吸取長處,以豐富自己的作品內涵。他60歲以後的畫跟60歲以前的畫明顯不同,而到了70歲以後,他的畫風又發生了改變,甚至到了80歲以後,他的畫風比起80歲以前也有很大的變化。據說,齊白石一生中,其畫風至少發生了5次變化。即使是在他已經80歲高齡以後,他還是不滿足於當前的作品,依然每日揮毫潑墨,練習不止。有時候,因為家裏來了客人或是身體不適一時不能作畫,過後他也一定要補畫出來。
正因為齊白石先生在其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之後還不滿足,依然想著改進自己的技藝,因此,他晚年的作品要比早期的作品成熟很多,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流派與風格。
美籍中國物理學家丁肇中教授因發現“J”粒子而獲得了1976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金。但是,他並沒有停在對“J”粒子的發現中,而是繼續發奮攻關,於1979年又發現了“膠子”,這也是一項重大成果。對於丁肇中先生接二連三的成就,不少人產生了疑問,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天才嗎?其實,根本原因在於丁肇中先生在取得一個又一個巨大成就之後,並沒有沉浸在他人的讚譽中,他非但沒有放鬆自己,反而進行自我施壓,讓自己向著進一步成功靠近。因此,他每天隻睡四五個小時,剩餘的時間幾乎都要用在科學研究上。而這種不滿足也真的成就了他更加光彩奪目的人生。
成功課堂
成功的方法有很多種,或者笨鳥先飛,或者努力付出不怕吃苦,或者不滿足於現在的成績,但是無論采取哪種方法,都是為了給自己尋找和創造機遇,最終邁向成功。
12.沒有機遇,創造機遇
“沒有機遇”永遠是那些失敗者的托詞。一旦失敗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會告訴你,他們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得不到像別人一樣的機遇,沒有幫助他們的人,沒有提拔他們的人……他們還會感歎好的地位已人滿為患,高級職位已經被其他人捷足先登,一切好機會都已經被他人搶去了……總之,他們是沒有絲毫機會了。
其實,真正有誌向的人是不會為自己的失敗尋找任何托詞的。他們從不怨天尤人,而是盡自己所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向前邁步。他們更不會奢望別人的援助,不會幻想天上掉餡餅的事情發生,他們不會乖乖地坐在樹旁等待過來撞死的兔子,他們會努力地去為自己創造機遇。
古今中外,但凡有突出成就的人,幾乎都有過創造機遇的經曆。有時候,在常人看來已經是山窮水盡的地步了,而那些成功者卻不這樣想。在他們看來,機遇是需要自己去發現的,即使最終未能發現,也要想盡辦法自己創造出來。
亞曆山大在打完一次勝仗後,有人問他:“如果有機會的話,您想不想攻占下一個城邑?”“你說什麼?”亞曆山大怒吼起來,“就算沒有機會,我也會創造機會!”是啊,即使沒有機會,也要去創造機會,這正是這個世界上到處需要而又恰恰缺少的一部分人。
成功屬於那些奮鬥不息的人。無論是誰,都不能把自己發展的機會寄托在別人身上或是別的地方,因為那樣必然會遭到失敗。從這個意義上說,機會完全可以自己去創造。有很多在世界上做出一番大事業的人,他們並非是常人眼中的幸運兒,相反,卻是在最初被人們認為是“沒有機會”的苦孩子。
林肯的童年是在一所極其粗陋的茅舍裏度過的,那茅屋既無窗戶也無地板,而且離學校非常遠,他每天都要跑幾十裏路,到一所簡陋不堪的學校去上課。同時,為了能夠汲取更多的知識,林肯還時常跑到一二百裏以外的圖書館去借要用的書籍,晚上回來後,他便借著燃燒木柴發出的微弱火光來閱讀。即使是這樣的條件,林肯的學業都沒能持續下去,上了一年學後他就退學了。但是,退學後的林肯並未放棄學習,他依然想盡一切辦法去學習知識。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中成長的他,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機遇雖然具有一種超乎人類能力的大自然的力量,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人在機遇麵前就是完全被動的、消極的。無數事例證明,相當一部分成功人士並非時時都有好的機遇,隻不過是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去爭取機遇、創造機遇。
培根說:“智者所創造的機會,要遠遠多於他所能找到的。消極等待機會是一種僥幸心理。正如櫻樹一樣,雖然它是在靜靜地等待著春天的到來,然而它卻時時刻刻在養精蓄銳。”人也一樣,我們可以等待機遇,但是等待的過程中,我們不能無所事事,而應像櫻樹那樣不放鬆養精蓄銳的積累,時機一旦成熟,就要審時度勢、見縫插針,這樣,就真的會迎來有利於自身發展的機遇。
成功課堂
對於一個計劃周詳、考慮縝密的人而言,他總會遇到更多的有利因素,也總會遇到令人豔羨的機遇。對於一個強者而言,即使沒有機遇,他也會想盡一切辦法去創造出契機,從而與機遇結緣,並最終成就自己的人生。如果你也渴望獲得成功,那就做一個積極投入的參與者吧,而不應是一個逍遙自在、沒有任何壓力的生活旁觀者。
13.抓牢第二次機會
人在遭遇挫折後,眼前隻有兩條路可以選擇:要麼從此消沉滅亡,要麼繼續奮發向上。兩條路的結果不言而喻,相信每一個人都不想要前者的結果。但是選擇後者,注定要經曆更多的艱辛,不過,隻要客觀認識自己,看清自己的長處,找準方向,把握機會,就一定能夠走出困境。
也許你沒有別人那樣的天賦,在這個方麵,同那些天資聰穎的人相比,你的確已經失去了一次機會。與那些相貌出眾的人相比,你也在某個方麵失去了一次機會。不過沒關係,對於既定事實,我們除了接受或吸取教訓外,無須多想。因為這次機會錯過了,我們還可以繼續尋求轉機,總有下一次機會會來臨。這個時候的我們應該做的是做好充足的準備,一旦機會第二次來臨,就務必將其牢牢抓住。
一個落魄的年輕人流浪到了巴黎,他前去投靠查爾斯叔叔,因為查爾斯叔叔是父親的老朋友,他想,查爾斯叔叔一定會幫助自己找到一份謀生的差事。
終於找到了查爾斯叔叔的家。“精通數學嗎?”查爾斯問道。年輕人羞澀地搖搖頭。
“曆史、地理如何?”年輕人更加慚愧。
“法律呢?”年輕人窘困地把頭埋得更深。
查爾斯叔叔不停地問,年輕人也在不停地搖頭。他發現自己似乎沒有任何長處,找不到絲毫優點。
“幹脆這樣好了,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寫下來,等我給你找到適合你的差事後,會和你聯係的。放心吧,我總能幫你找一份事情做。”查爾斯叔叔最後說。
年輕人慚愧地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和住址,轉身就要走,卻被查爾斯叔叔一把拉住了:“你的名字寫得很好啊,我看這就是你的優點啊。”
什麼?難道能把名字寫好也算是優點?年輕人雖然不敢相信,不過看到查爾斯叔叔的眼睛,年輕人感到是真的。
“能把名字寫好,就能把字寫好,能把字寫好,就能把文章寫好……”查爾斯叔叔對年輕人說。
就這樣,年輕人的優點被一點點地放大著,當他告別查爾斯叔叔走在回去的路上時,感到從未有過的自信和輕鬆。
數年後,這個年輕人果真寫出了享譽世界的經典作品。他就是18世紀家喻戶曉的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
讀完這個故事,你發現了什麼呢?是的,大仲馬也曾一度無所事事,因為他也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然而,他的優點卻被人發現了,盡管他從來沒有想到這也算是優點——名字寫得很好。
我們很多人可能也會對此不屑一顧:名字寫得好算什麼優點!但是,大仲馬的最終成功證明了這的確是優點,不管這個優點有多“小”。有一個小優點作為基礎,你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其無限度地擴大。能寫好名字,就能寫好字;既然能寫好字,為什麼不能寫好文章呢?
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如此。不要以為自己一無是處,你也有優點,隻不過是因為它有些小而被忽視罷了。然而,這卻造成了人的不自信,而不自信以後就更加看不到自己原本就不是非常突出的優點。如此這番,惡性循環就形成了。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首要的一點是不可把優點和標準定得太高,以至於忽視了自身的優點。不要無限度地放大自身的不足,諸如學習不好、家境貧寒、相貌平平等,而應多盤點自己的優勢,諸如身體素質好、歌喉優美動聽、語言表達能力強等。
世界各地都有各種形式的選美,但無論是哪種形式,美的標準幾乎是約定俗成的,那就是參選者要有亮麗的麵孔、婀娜多姿的體態。這種作為選美標準的外在美一度使很多人被拒之選美的門外。不過,有人對此並不認同,她相信內在美的煥發才是選美最重要的條件,並且這種理念也得到了證實,這個人就是美國小姐唐娜·亞鬆真。
唐娜出生在阿肯色斯的一個小鎮上,與大多數青少年一樣,唐娜的青春期生澀、害羞,她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而不知所從。那時她認為自己是隻醜小鴨,並不是選美皇後。可是唐娜卻的確具有一些遠比外在的美更重要的特質,那就是她有一種清新的氣質、穩健的風度。可以說,她是一塊璞玉,隻要稍加琢磨,就能大放異彩。不管別人怎麼想,至少她自己這麼認為。
她決心要把自己的內在美表現出來。於是,她去健身,去學習儀態,爾後去報名參加了一場選美比賽。結果,那次她根本沒能進入決賽,不過,這也沒能打消唐娜的積極性,她一場又一場地去報名參加選美比賽,直到參加過16場選美比賽之後,她終於當選了“阿肯色斯小姐”,爾後又當選為“美國小姐”。後來,她又帶著自己獨有的自然芬芳的內在美踏入了娛樂圈,再加上自己的辛勤努力,今天,她已經是一位出色的藝人了。
對於生活中的每一個人而言,這樣的事例實在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外表是天生的,不好改變,但是內在美卻是可以修煉的。你和我,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同樣芬芳的內在美,關鍵是我們得發現自己的內在美,並想方設法將其表現出來。這樣,也許你不能成為選美皇後,但是你一定會成為職場的“女皇”,成為交際場上的明珠,成為人生舞台上的贏家。
成功課堂
當我們因為先天的“一無是處”而失去一些機遇後,大可不必灰心喪氣,因為,那些所謂的“一無是處”並不是全部,隻不過是其中的一個方麵。其實,每個人都潛藏著自身獨特的天賦,隻不過這種天賦就像金礦一樣在我們平淡無奇的生命中埋藏得很深。但是它並不是不能發掘,而這個發掘的過程就是機遇再次降臨的過程,如果你不把這個機遇抓牢,則將永遠挖掘不到自身的金礦。
14.挫折也是機遇
要想確保不會摔倒,那就永遠別站起來,趴在地上的人的確沒有摔跤的危險,但同時也不可能走多遠的距離。所以說,要想獲得成功,就要有敢於嚐試和敢於冒險的精神,要在跌倒後豪邁地笑,並努力地起身,撣掉身上的灰塵繼續前行。成功本沒有捷徑,它就是一個不斷嚐試的過程,失敗、挫折、迷茫,經曆無數次的困境而不倒,你就會成功。
我們一再強調這一點:機遇無處不在。既然是無處不在,在挫折前也必定會有機遇。而在挫折中尋找機遇,其成功率往往更高。
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每個人都會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挫折到來時,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學會思考。因為積極向上的思考對解決困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招聘啟事,這工作正好跟自己在校所學的專業相吻合。於是,他按照招聘啟事上定好的時間準時到達招聘地點,結果發現那裏已經有30多位應征者排好了隊,而招聘啟事上登出的招聘人數是2名。
這位大學生開始同四周的人交談,發現他們中有不少都是有著相關工作經曆的人,他們有豐富的工作經驗,說起來頭頭是道。而大學生本人卻是剛剛走出校門的,雖然專業水平不錯,但是真正用於實踐時,肯定要經曆一個過程。這麼看來,自己實在沒有太多的優勢。盡管如此,他並沒有想著要退縮,無論如何他都要試一下。於是,他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如何解決眼前的困難。
終於,他想出來了。他從包裏掏出便條紙和筆,在上邊寫了幾行字,然後走到負責招聘的女秘書麵前,十分禮貌地說:“小姐,請您把這張紙交給老總,這件事很重要,非常感謝!”說完,就又回到了隊伍中。
那位女秘書被這位大學生的舉動吸引了,因為他看起來神情愉悅、文質彬彬,讓人印象深刻。於是,她就真的把那張紙交給了老總。
老總有些奇怪,他打開紙條,看到上麵寫著這樣一句話:
“先生,我是排在第36號的男孩。請您不要在見到我之前做出任何決定。”
結果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可以猜想一下,或許這位大學生真的不如應征者中那些經驗豐富的人,因此他沒有被錄用;或者他真的憑借自己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有價值的思想而被錄用了。但是不管是哪一種結果,其中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招聘單位的老總肯定要見一見這位年輕人,也就是說他肯定有一個麵試的機會。這個機會就使他向自己的目標邁進了一步。
退一步說,如此勤於思考的人,即使他得不到這個工作,他也會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在困難麵前不退縮,而是積極地尋求解決方法,並有能力在短時間內抓住問題的核心,誰敢說這樣的人獲得成功的概率不大呢?
成功課堂
一個人在其一生中總要麵臨各種困難,這個時候,你就應該把自己當成強者,努力去克服它。克服困難的過程就是抓住機遇的過程,而這機遇是你鍛煉自己堅強的機遇,是鍛煉獨立思考的機遇,是向他人展示你積極進取精神的機遇,而這些都會成為你的某種儲備,將來的某一刻,它們會成為你被認可、被推崇的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