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花豬I係的選育工作,是運用先進的遺傳育種科學理論,采用群體閉鎖,繼代選育的方法,向更好的瘦肉型豬的選育方向發展。種豬的來源乃就國營南郊農場所屬的建新種豬場,重新組建群體品係選育的核心群,根據製訂的選育指標,選出7頭公豬和33頭母豬,組建了北京花豬I係基礎群。在曆年繼代選育的過程中,並深入的探索了在選育中近交和選擇的效應,其數據分析和計算方法,皆根據統計學和遺傳學的原理。在種豬譜係上每一個體的近交係數和所有個體間的親緣係數的計算,采用了北農大師守堃同誌所編的程序。
關於群體閉鎖、繼代選育的選進育種方法,早在70年代初,在我國即已用,有些豬種已在試行,但均未見有係統而完整的報道。北京花豬I係的選育,經過四年的工作,卓有成效的顯示出選育工作的成績。在育種核心群4年累計的262頭良種豬群中,探索出一套切合國情的品係選育的新方法,並為國內有條件的豬場在提高豬種質量方麵指出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這對推動全國豬群質量的不斷提高,將會起到難以估量的作用。
選育工作的進展,取決於年培育的種公豬質量的高低,而公豬在改進整個豬群質量上,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過去我國在豬種選育工作進程上所以緩慢,主要對種公豬性能測定上,限於條件,未能認真的賞徹個體測定的實質,而是將測定的小公豬,按常規的分圔小群飼養,采取小群平均計料,每一個體(公豬)分別稱重,這樣個體的真正優勢,難以充分表現出來,選擇時將會出現失誤。1986年北京花豬I係選育協作組進行了“小公豬個體測定欄”的設計,因而對選留的後備公豬進行了分槽喂養的新技術,這樣就可以達到“個體計料”和“個體稱重”的要求。此種“個體測定欄”的應用,即可充分顯示出每個個體真實的生產性能,從而更有把握的把真正的優秀者選拔出來。優良種公豬的選出,加速了花豬I係選育的進程,同時為品係選育工作,在測定方法和設施改革方麵,闖出一條切合國情的道路。
在進行選育工作的同時,必須考慮到要使花豬這一首都優良的當家品種,能充分顯示其優良特性,還應進行一係列有關的觀察和測定,以便掌握其特性的實質和牽能,以便在進行良種推廣時,預測北京花豬I係在劣種特定條件下,可能發揮的最大潛力,因此配合選育工作,進行了以下輔助試驗和觀測:
北京花豬作為母係的雜交效果;仔豬早期離乳提高母豬繁殖力的觀察;北京花豬的生長觀察I肉豬經濟生長的效益;北京花豬產肉能力及其觀測方法;青年公豬去勢肥育試驗的觀察;微量元索添加劑對經濟生長豬的增重效果觀察!北京花豬應用的個體測定欄介紹共8項。
因此,通過這次“北京花豬I係”的鑒定,不僅給國家提供了所急需的瘦肉多的“北京花豬I係”這一優良新品係,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交出新品係的同時,也獻出一套選育優良新品係的簡單易行的科學選種方法。
在召開北京花豬I係鑒定會時,與會專家教授除一致同意作為新品係豬驗收外,並認為有大力宣傳推廣這一新品係選育技術的必要。同時連日來各地紛紛來函請求介紹先進經驗和索取選育技術資料,為應廣大群眾的需求,由北京花豬選育協作組將全部資料彙編成冊,以饗讀者。
這一重要科研成果的取得,是在北京市國營農場管理局、南郊農場與北京農業大學等教學、科研和生產單位密切協作並由北京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取得的。這種三結合的技術路線是一條保證事業成功的主要經驗,必須吸取而應著重指出的,
北京市國營農場管理局畜牧處主持此項工作的同誌要我在北京花豬I係選育資料《彙編》付印之時為全書寫一前言,盛情難卻,故簡述北京花豬育成的艱難曆程,以示豬'種選育工作成果的來之不易,並向多年奮戰在北京花豬選育工作前線的同誌們,致以衷心的感謝和熱烈的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