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北京黑豬(二)(1 / 3)

一、北京黑豬的新進展

北京黑豬已是北京地區養豬生產的當家品種豬,在第六個五年計劃期間進行了大量養豬配套體係研究,北商品瘦肉型豬,並已形成相當規模的生產力。隨著養豬生產力發展,對北京黑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黑豬原種場重組了新的選育群,重點提高母係群的繁殖力和胴體瘦肉率。

新的選育指標要求窩產活仔11頭以上,60日齡轉群窩童達到170~180公斤,生長育肥豬每公斤增重耗料3.4公斤以下,胴體瘦肉率54%以上。在質量性狀上要求頭部輕秀,背腰平直,一致性更強些,腿臀部更加豐滿。經過7年五至六個世代的選育,應用繼代選育與家係選擇相結合、個體測定與群體測定相結合,數量性狀遺傳與生化遺傳方法相結合,完成了規定的選育任務,獲得了可喜的選育效果。

1.體型外貌

北京黑豬體質堅實,結構勻稱。頭部輕秀,兩耳向前上方直立或平伸,麵微凹、額較寬、嘴簡直、粗細適中、中等長。頸肩結合良好。背腰平直或微凸、且寬。四肢強健,腿臀豐滿。腹部平直。被毛全黑,乳頭多在7對以上。背膘較薄、肉質好,屬優質瘦肉型豬的配套母係豬種。

2.生長發育

根據1989~1990年兩年測定雙橋I係20~90公斤活重平均日增重537士53克、I係為516士78克,北郊農場畜牧試驗I係20~90公斤活重,平均日增重625士61.5克,I係為528士71克;北郊農場七裏渠原種豬場I係為651士69克、I係為645士45克。6月齡母豬平均活重89.55士了.15公斤、公豬卯.10士7.77公斤。8月齡配種前體重母豬為110.95公斤、公豬115.99公斤。6月齡母豬活重比1982年確認為新品種時提高11.27%,公豬提高2.69%。

3.繁殖性能

據1989年春276頭青年母豬的初情期198~215日齡,持續期53~65小時,排卵數為14枚左右,小公豬3月齡時出現性行為,4~5個月齡體重50公斤能交配,8月齡體重100公斤左右,可用於配種。

經產母豬排卵數為16~18枚,據924窩的統計其繁殖力均達到了新選育指標的上線。

北京黑豬生後182~185日齡活重達到90公斤,比1982年縮短10~15天。增重速度最快的為北郊七裏渠豬場,20~90公斤活重平均日增重達到648克,生後165~170日齡活重達到90公斤。

北京黑豬經過五個世代的選育,肥育期日增重比品種鑒定時低5外,這與日糧粗蛋白爽水平未達到設計要求有關,飼料利用效率提髙了7.87%,選育效果是顯著的,而比選育指標3.4低1.19%。三場中以北郊七裏渠豬場飼料利用效率最高:

二、北京黑豬在雜交繁育體係中的應用

北京黑豬做為北京地區的當家品種豬,在規模化養豬企業雜交繁育體係中的應用占有廣泛優勢。以北京黑豬為母係,長白豬或大白豬為父係,其雜交一代商品瘦肉型豬日增重650克以上,優勢率達到13~15!%,每公斤增重耗料為3.0~3.2公斤,優勢率為6~8外,胴體瘦肉率為56~58外,雜種一代母豬的繁殖力每窩產仔12.5頭,產活仔12頭,初生窩重15.85公斤,優勢率達到了10~15%。長X楓“北三元雜種商品瘦肉率達到55.23、,60窩長X楓.北雜交豬每窩產仔13.55頭,比北京黑豬多1.88頭,比長白豬多1.9頭,比太湖豬僅少.5~1頭,優勢率達9~11%。以北京黑豬為母係的二元或三元雜種商品瘦肉型豬均具有良好的肉質,從未發現有劣質肉,並為廣大市民所歡迎的豬肉食品。

三、評價與展望

北京黑豬是北京地區的當家品種豬,也是北京地區規模化養豬企業繁育體係中的配套品種豬,與國外精選的瘦肉型良種豬均有很好的配合力,其自身的繁殖力、肥育力和產肉力與國外許多品種豬接近或相似。隨著北京黑豬多品係多方向選育工作的開展,及市場變化北京黑豬除滿足商品瘦肉型豬生產外,還要開發中型烤箱和烤乳豬等社會生活的需要。北京黑豬在建立良好繁育體係基礎上,仍需不斷提高各品係的獨特優點,品種豬的繁殖力和肩體瘦肉率,並保持其優良的肉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