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北京花豬(3 / 3)

北京花豬能較好的適應我國北方地區的飼養環境,多年來除向本市推廣外,並向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河南、雲南、內蒙古等省、市自治區推廣種豬三萬頭。據反映:北京花豬在當地生長發育良好,適應性較強,深受當地歡迎,而且有些地區還用北京花豬改良當地豬,來信要求購買花豬。1987年春季經農牧漁業部批準,贈送給朝鮮人民主義共和國4頭北京花豬(2公2母)經國家動檢站進行七項檢疫確認無病,於3月17日運往朝鮮。

五、北京花豬今後選育工作設想

北京花豬I係選育工作完成後,並不是選育工作的結束,而是新選育階段的開始,在鞏固現有成績的基礎上,要繼續進行I係的選育提高,同時還要進行北京花豬I係的選育工作,為了選育出更高水平的母係豬種,我們擬以現有豬群中選出部分優良個體並導入其它優秀品種的遺傳物質,選育出一個瘦肉率55%以上的瘦肉型群體品係“北京花豬I係”。

計劃在1988~1989年兩年內選擇出符合要求的個體,在北京花豬I係的基礎上組成新的群體,此項工作從1987年初著手準備,預計從1990年開始向社會養豬生產推出瘦肉率高的“北京花豬I係”豬種。

北京花豬I係青年母豬初情期及發情周期的觀察

北京花豬I係是向廣大規模化養豬場推廣的主要母係豬種之一,為了解其發情特點,我們特擬定了北京花豬I係青年母豬初情期及發情周期的觀察試驗。

試驗豬的選擇

從建新種豬場選擇1990年1月26日至3月10日出生,65~70公斤的青年母豬50頭,將它們單獨飼養在—個開放式母豬配種舍內觀察。

方法

每天早展6130,上午9:00,下午5:00觀察三次並用公豬試情,逐日逐次記錄發情及爬跨時間、拒爬時間,然後計算出發情周期、爬跨持續時間。

二、結果

北京花豬係母豬發情征狀與周期變化以接受公豬爬跨為主要標誌,據此我們人為地劃分了四個期:

發情前期

母豬陰門腫脹不甚明顯,此階段大約2~5天不等,豬的食欲基本正常,僅有個別豬隻精神狀態稍有不安,對環境表現出敏感,有時沿圈的四周運動,並不時地四周觀望,對公豬的叫聲、氣味較為敏感,有的豬爬跨同圈的其他豬,但是不接受公豬爬跨和壓背試驗。

發情盛期

陰門腫脹明顯、陰門口外翻,精神高度不安,早起晚睡,圈內來回走動,有時兩耳豎立,呆立不動,兩後腿叉開,排尿次數明顯增加,不時追逐並爬跨其他豬,也接受其他豬爬跨,接受壓背反射試驗。主動接近公豬,對公豬的氣味、叫聲高度敏感。朋門高度腫脹,並從陰門中流出稀薄的粘液,有極個別的豬(觀察群中僅有一頭)

從一個欄跳到另一個欄。

發情後期

從拒絕爬跨到發情征狀完全消失。此階段陰門腫脹逐漸消失,陰唇出現皺榷,但仍有部分豬爬跨同欄的其他豬,但拒不接受公豬爬跨和壓背試驗,一直到精神恢複正常。

休情期

從發情征狀完全消失到下次發情征狀出現。此階段一切正常,不表現任何發情征狀,經常表現出厭惡公豬有的甚至表現出敵視公豬、攻擊公豬。

為了準確計算發情周期,均是從母豬某次開始接受到下次開始接受公豬爬跨為止計算的。

三、討論與分析

北京花豬I係初次發情並接受爬跨的日期平均在出生的196.7士12天,最早的在163天,最晚的在220天,其初情期較太湖豬晚,比國外豬種稍早。

北京花豬I係發情周期平均為20天(18~23),發情征狀比較明顯,斷定其發情與否,可據其陰門腫脹變化,從陰門流出的稀薄粘液及壓背反射試驗,接受公豬爬跨和其他性行為變化。

北京花豬I係第二個發情周期較第一個發情周期平均縮短1.1天左右,而第一、二、三情期接受爬跨持續時間卻依次延長,這與其他品種母豬發情情況相似。

仔豬早期離乳提高母豬繁殖力的觀察

為了提高母豬繁殖能力,早期補料早期離乳是目前推行的好方法,我們在北京花豬及長花雜交一代母豬實行早期離乳,使每頭母豬從年產仔1.8窩提高到2窩。

一、試驗過程

1.地點

北京市國營南郊農場雙橋門豬場。

時間

1986年3月25日至1986年7月25日。

在正常生產的條件下,隨機選取49頭1胎至8胎的母豬其中純種花豬27頭,長花雜交一代母豬22頭,與長白、約克夏、杜洛克公豬相配,初生仔豬係為長花、約花、杜長花、約長花等雜交二元和三元仔豬。本方法

將上述49頭母豬均按生產群相同的方法進行管理,把斷奶日期提前,從30日齡至45日齡平均35日齡斷奶。

飼養水平:根據場內飼料種類自行配製母豬及仔豬的飼料配比及營養水平。

飼養管理:母豬圖舍為敞開式帶後走庳內有仔豬補料欄,每日打掃困舍兩次,其它管理與生產群相同,仔豬18~20日齡注射豬瘟疫苗,25日齡公仔豬進行去勢。母豬日給料三次,仔豬5~7日齡開始訓練吃料,認料後日補料6~8次,自由飲水。

二、試驗結果

試驗49頭母豬產仔488頭,平均斷奶日齡為35天,仔豬平均個體重為劄9公斤,平均窩重88.6公斤,60日齡稱重轉群平均窩重為171.2公斤,平均個體重為17.3公斤,窩平均成活9.88頭,35日齡至60日齡轉群體重增長近一倍。

母豬在斷奶後5~6日發情配種,妊娠率達95義以上。我們把早期離乳和60日齡斷奶情況進行對比情況。

三、結論

根據我們現在的飼養管理條件和水平,35日齡離乳與60日齡離乳窩重,仔豬個體重差異不大,所以我們認為35日齡離乳較為適宜。

仔豬35日齡離乳比60日齡離乳提早25日齡,這樣使母豬從年產仔1.8窩提高到2.2窩,從而提高了母豬繁殖利用強度。

X經過試驗得知北京花豬母豬及雜交一代母豬所生產的仔豬實行早期離乳,可增加效益增加窩數相對增加仔豬數。

本提高母豬年育成仔豬數由一頭母豬年育成15.46為,提高到18.48頭,平均增加3頭。由於早期補料,減少弱小仔豬的死亡,使仔豬生長發育均勻。

節省飼料提高飼料利用率,仔豬提早離乳25天母豬少吃料約45~50公斤,全年節約90~100公斤,而仔豬及早吃料生長較快相對提高飼料效率。

原來60日齡離乳較長期依靠母豬造成仔豬轉群後不能縮短適應自行采食飼料的時期,影響生長。

禮常規60日齡離乳致使母豬體質瘦弱不易配種早期離乳可以減少母豬體質消耗,及早配種,從而増加年產仔窩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