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戴著自由的王冠穿行;寄托與閑情;樂音裏的咖啡茶 (2)(2 / 2)

我向發現、種植和生產咖啡、茶、音樂的始者鞠躬90度且姿態是虔誠而優雅的。

你不喝咖啡不了解?沒關係,把它幻化成影像。電影《2046》的鬼魅氣氛,《半支煙》裏舒淇演的那個舞女,羽西化妝品中最明豔的口紅,情人相擁眼帶桃花一身激情的衝動————

這是我和咖啡20年深切糾纏難分的感悟。從最初的每天一杯到現在的每天4杯,從最初的喝了睡不著覺到現在的不喝睡不著覺——手握一杯咖啡,身在靜中任時間在手指間緩緩流淌,靈魂放鬆。感覺著咖啡可以用來回憶,也能舒緩而清醒神誌。閑暇時它清香,高興時它甜蜜,悲傷時它也不苦澀,傷心時它楚而不酸。

茶是什麼?好像懂茶的人特別多,多到已成為一種文化而非最古老的解渴俗物。茶喝到這會似乎是越喝越讓人往醒著往心性澄明奔了,仿佛得道的高僧。所以品茶就像是品悟佛法。佛法度人用的不是河東吼,而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把迷途羔羊領回家,我是在工作的時間讓茶把心留在家。

咖啡曖昧,更適合某一類型的女人和男人,有一點浮靡有一些媚,有些雅頹有些精妖。四季的清晨、午後和暗夜,看一杯香氣嫋娜的咖啡,好像是看著讓人欲罷不能的罌粟花,喝上一口,唇齒之間全是風情。如果說有一個地方,可以聞到來自遠方的香濃,可以找到儲存許久的芳香,可以聽到從不褪色的心聲,可以觸摸記憶的褶皺,可以守候四季的變遷,那就去咖啡館。要上一杯藍山、摩卡或者卡布其諾,看燭影搖曳,聽西樂聲聲,遙相呼應的全是紙醉金迷。

茶的雅趣源遠流長,集中華千年茶藝之精粹,承華夏百代品茗之真諦,情趣高雅,求和求真。這“雅趣”重禮儀講雅靜倡內省,寄情山水,融情茶湯,於茶香,茶色,茶葉之中升華人格陶冶情操蕩滌心靈調和陰陽。茶道如月人心似江,世人悟性有別慧根各異,沉浸茶道皆有各自美妙感受。

因為工作是寂寞的,便需要些音樂伴陪。發現最好是中國古典。日子長了便如咖啡和茶須臾不可離開。用笛簫洞簫演奏的《杏花天影》《平沙落雁》《靜夜思》《妝台秋思》《醉花陰》最適宜在春天和秋天聽。這樣的季節這樣的音樂宜喝咖啡。咖啡最好是現磨的,裏麵加些巧克力糖漿,淋一點鮮奶油浮在麵上,香濃爽滑。咖啡喝著時可以放下工作看看電影,《中毒》《紅玫瑰與白玫瑰》《阮玲玉》《歲月挽歌》什麼的,它們是幻化成了電影的咖啡。簫聲和電影鬱釅深情,有咖啡陪著就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了,如花魁見到了賣油郎,從了良。

冬天冷寂,盛夏燥熱,適宜讀經參禪,或者正襟危坐聽著古琴曲《梅花三弄》《風入鬆》《高山流水》《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春江花月夜》之類喝著或釅或清的茗茶。這時聽到的古琴曲,恰如相知偶遇,沐清風春雨柔而不躁娓娓佳言,心弦不急不緩溢滿彈撥下去的雅興。這樣的季節別聽琵琶。琵琶錚錚,有金石之音,肅殺之氣太濃。冷寂和燥熱時一聽到琵琶就會使人想到項羽,他已被逼到了烏江邊上,四麵楚歌。

像河流和天空已難見清澈和蔚藍,生活中的人不禁想以各自的喜好尋找一種安慰的接觸。握住咖啡杯,端起蓋碗茶,聽著古樂叮咚,就會舒服的如同接觸到那蔚藍色的天和涓涓的清泉,變得心動心安心靜,還如第一次被愛的手握住,雖然表現得漫不經心卻心顫如電。

會想,內心愉悅雖顯奢侈,但它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