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起就讀過佛教教義、古蘭經、聖經這類的書,完全從廣泛涉獵的角度。記得說在佛教裏,拜的學問是很大的,拜的人要懂,受拜者更要懂,拜佛要心無掛礙。有的人皈依了佛教但還是拜不下去,心想為什麼要去拜木頭拜石像!其實佛是不需要拜的,拜佛實際上是在拜自己,是在“修心”。
發現經商的人都供著觀音什麼的佛位,進門先去燒香虔拜,他們是在求“執著”呢,還是求“放下”呢?
老劉從桂林療養回來,除了送我一瓶香奈爾和幾盒酥糖糕餅外還另有兩小盒精致的“禮物”,嗬嗬,是套套,“桂林地產,艾滋病日那天在大街上,你們同行,一個美女記者追著攆著送給我的。”
笑,馬上給他講了個笑話:“一個丈夫要出差,臨出門時妻子拿了兩個套兒遞給他,囑咐防病起見想著用上。丈夫說:不必客氣,咱家也不富裕,還是你留著用吧,我在外還是用她們的。”老劉笑噴,馬上回應一個:“今年夏天,一個俄羅斯遊客到北戴河的一家小藥店買安全套,姑娘給拿了兩種,他看了看說NO,比劃要長的大號的,沒有,他猶豫一下走了。旁邊一大嫂說,塑料袋大,白送他幾個,喊他回來。”哈哈——
當年在中石油某司當秘書時從內參上初次見識艾滋病一詞,當時翻譯成“愛資病”,注解是“資產階級才專有的墮落病”。這才十幾年工夫,這個墮落的東西就勢如破竹在中國蔓延開來,那勢頭讓當局憂心忡忡,覺得不轟轟烈烈的管管不得了啦。怎麼管?提倡安全防護遠離誘惑。幾年前,有家雜誌促銷,以安全套作為贈品,一時把滿街男女羞得臉紅心跳氣憤有加。大學和小區安放自動售套機、星級酒店客房加送“第7小件”、廣州市80輛公共汽車廣告全是套,均引發一些人的強烈不滿。而現在買報紙、買手套、買藥的時候就能拿到隨物贈送的安全套。好多單位艾滋日那天,也像做廣播體操一樣於上午10點集體每人給來了一套。占街宣傳的場合上,還像撒喜糖一樣天女散花一把,致使人群瘋搶。“中央一套”、“春晚”“二人轉”被搶注成安全套的商標後縱然爭議不小,但生產企業是成功了。可見愛護“下半身”這一文明和開化的標誌已被多數公眾賞識認可,說明性禁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