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第十七題論文學的超越視角 (4)(1 / 2)

詩固然無力拯救人的現實處境,但權力能拯救嗎?如果能,那馬戲團的馴獸師確實就是人類最崇高的象征,他揮舞著鞭子使百獸秩序整然;但人不是野獸,人類社會不是馬戲團,也沒有人可以充當自己同類的“馴獸師”。雖然曆史上也有統治者拿起鞭子效法和謀求類似馴獸師在馬戲團那樣的地位,但他拿起鞭子對著同類的時候就已經注定要遭殃了。我們相信,如果人的現實處境需要拯救,像維沃洛奇諾夫質疑的那樣,那這種拯救就同時需要另一種拯救:詩的拯救。文學是對人的現實處境的拯救的拯救。這就是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說的用“真理的聲音”去誘導人的心靈。無論是宗教的真理還是詩的真理都是簡單的,但是卻要不斷地去訴說的,要不斷地去提醒的。因為人是健忘的,因為人在現實的處境是容易迷失的,容易偏離真理的軌道,容易放任自己的貪婪和邪惡。在這個意義上,文學和宗教確實是相通的,它們最後麵對的都是心靈。如果沒有詩和宗教的拯救,人類的生活將毫無意義。

文學史上的偉大作品其實都是對人類現世拯救的另一種精神拯救,它天然地對現世的拯救抱有深刻的質疑。這種質疑不是簡單的不相信,而是把它帶到良知麵前,讓良知去審視,做自我審判,追問現世的拯救到底在哪裏迷失了,忙碌的現世拯救到底把人類什麼最重要的東西遺忘了,現世拯救得來的一切是不是就是人類希望得到的一切。這種深刻的質疑是文學震撼人心的地方,也是文學的不朽之處。

20世紀最令人激動的也最具規模的現世拯救運動,應該說是共產主義運動了吧。它有周密的理論,理論經過嚴格的論證;它有嚴密的方法,方法保證它一定達到目標。俄羅斯和中國是卷入這樣一場壯觀的現世拯救運動中的兩個大國,共產主義革命改變和影響了無數人的命運,革命之後也都建立了新的國家。在十月革命結束剛好40年的1957年,帕斯捷爾納克發表了他的小說《日瓦戈醫生》。如果一場現世的革命需要一件精神的產品來作為紀念的話,《日瓦戈醫生》就是俄羅斯革命最好的紀念。因為它超越了這場革命。因為它不是以文學來大聲疾呼,鼓動人們認同和參與那時尚處在尾聲的革命,當然也不是單純地譴責即將過去的革命。因為它不是以文學虛構故事的形式去描繪這場現世革命的輪廓,不是去告訴正在遠離革命的後世讀者這場革命的真相是什麼。

如果要這樣做,帕斯捷爾納克懂得曆史學、社會學以及政治學將比文學遠為出色,做得更好。因為它站在文學的立場質疑這場拯救現世的革命,因此它也就在精神上拯救了這場革命。所謂文學立場的質疑,不是說質疑革命的正當性;革命作為現世的拯救自然有它的理由。文學立場的質疑是關乎良知,就像所有現世拯救有它的迷失和偏差一樣,20世紀的“共產主義革命”在良知的審視麵前也有它的迷失和偏差。這種迷失和偏差既有“革命”對人的摧毀,對人心的摧毀,也有人心邪惡和無知在“革命”中的泛濫。帕斯捷爾納克天才地捕捉到了這一切,這種對人類事務和人心的洞察依靠的不是知識學的立場,而是藝術家的良知和心靈體驗。小說中有一段寫到日瓦戈醫生和拉莉薩這對革命時代的“不幸者和棄兒”,各自經曆了家庭的破碎和奔波流離,又在莫斯科萬裏之外的荒涼小鎮上重逢,他們相愛又抱頭痛哭。日瓦戈不明白為什麼在個人命運中會出現這一切變化,拉莉薩講了一段話,告訴他自己的看法。這段話堪稱經典。拉莉薩說:

(三)文學的超越視角 (2)

我這麼一個孤陋寡聞的女子,怎麼能向你這麼一個聰明人解釋現在一般人的生活和俄羅斯人的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很多家庭,包括你、我的家庭,為什麼支離破碎?唉,看上去好像是由人們的性格相投不相投,彼此相愛不相愛造成的,其實並非如此。所有的生活習俗、人們的家庭與秩序有關的一切,以及由此派生的、為此安排的一切,都因整個社會的變動和改組而化為灰燼。整個生活都被打亂,遭到破壞,剩下的隻是無用的、被剝得一絲不掛的赤裸裸的靈魂。對於赤裸裸的靈魂來說,什麼都沒有變化,因為它不論在什麼時代都冷得打顫,隻想找一個離它最近跟它一樣赤裸裸,一樣孤單的靈魂。我和你就像世界上最初的兩個人:亞當和夏娃。那時他們沒有可以遮身蔽體的東西,現在我們好比在世界末日,也是一絲不掛,無家可歸。現在我和你是這幾千年來世界上所創造的無數偉大的事物中最後的兩個靈魂。正是為了紀念這些已經消失的奇跡,我們才呼吸,相愛,哭泣,互相攙扶,互相依戀。

這段對人類事務和人心富有洞見的話由一個弱女子之口說出來合理不合理,其實並不是問題。誰都知道小說是虛構的,虛構的合理與否在乎讀者的心理是否反感,隻要在不反感的限度內都是可以接受的。它出自拉莉薩之口是完全可以接受的,這段話的精義不在乎文辭優美,而在於飽經憂患,在於飽經憂患之後對人類的無比的洞察力。帕斯捷爾納克就是這樣來審視革命,審視曾經聲勢浩大的拯救現世的革命。拯救在良知麵前露出的它的破綻:革命聲稱要砸爛舊世界,革命也確實用暴力砸爛舊世界。可是,對日瓦戈、拉莉薩這樣的凡人,舊世界是什麼?不就是他們平靜的日常生活?無辜的凡人擁有他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不對?拯救現世所推動的暴力革命席卷了舊世界,也席卷了無辜的人的日常生活。就像拉莉薩說的剝剩了一絲不掛的赤裸裸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