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尾聲:北江大堤:樂章的休止符?(30)(1 / 3)

自西而東,五嶺由越城嶺、萌渚嶺、都龐嶺、騎田嶺、大庾嶺五座大山組成,地處廣東、廣西、湖南、江西、福建五省區交界處,是中國江南最大的橫向構造帶山脈。越城嶺和萌渚嶺是由湘入桂的交通要道,都龐嶺和騎田嶺是由湘入粵的交通要道,大庾嶺是由贛入粵的交通要道。長期以來,作為天然屏障,五嶺山脈阻礙了嶺南地區與中原的交通與經濟聯係,使嶺南地區的經濟、文化遠不及中原地區,被北人稱為“蠻夷之地”。

這片廣袤的“蠻夷之地”,氣候炎熱,濕潤,原始森林無邊無際,江河湖海奔流不息,大象、犀牛、野豬、虎、豹、熊、鹿及各種魚類出沒於森林與河海之中。柳江人、麒麟山人、甑皮岩人等史前人類生活在這裏。在秦始皇將嶺南納入中國版圖之前,嶺南這片土地的主人主要有閩越、南越、西甌、駱越等百越支係。

雖然遠古的嶺南炎熱潮濕、林木蒼鬱、瘴海連天、禍患不測,但卻出產有珠璣、玳瑁、象齒、文犀、翠羽等讓中原人士豔羨不已的珍品。因此,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又利越之犀角、象齒、翡翠、珠璣,乃使尉屠睢發卒50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嶺,一軍守九嶷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郡,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餘幹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監祿無以轉餉,又以卒鑿渠而通糧道,以與越人戰,殺西甌君譯籲宋。而越人皆入叢薄中與禽獸處,莫肯為秦虜,相置桀駿以為將,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殺尉屠睢,伏屍流血數十萬。乃發適戍以備之。”

這段記載於漢劉安《淮南子》卷十八《人間訓》的文字,講述了秦始皇時代一段意義重大的史實,這就是靈渠的開鑿與嶺南的納入中國版圖。

2.始皇帝下令鑿渠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50萬大軍在尉屠睢的率領下分5路向嶺南進攻。“塞鐔城之嶺”的一軍麵對的是廣西桂林北部的越城嶺,越城嶺南麵是百越的西甌部落,屬於現在的廣西;“守九嶷之塞”麵對的是廣西賀州東北的萌渚嶺,萌渚嶺南麵也是百越的西甌部落,屬於現在的廣西;“處番禺之郡”麵對的是湖南郴州南麵的騎田嶺,騎田嶺南麵是百越的南越部落,屬於現在的廣東;“守南野之界”麵對的是江西西南角大餘縣南麵的大庾嶺,大庾嶺的南麵也是百越的南越部落,屬於現在的廣東;“結餘幹之水”麵對的是江西上饒南麵的武彝山,這個區域是百越的閩越部落,屬於現在的江西與福建。

五路大軍中,進展最順利的是“結餘幹之水”的一軍,迅速取得勝利,在福建境內設置了閩中郡。與南越部落接觸的“處番禺之郡”和“守南野之界”兩軍也比較順利,進入了廣東。然而,西麵“塞鐔城之嶺”和“守九嶷之塞”的兩路大軍卻遇到了西甌部落頑強的抵抗。戰爭持續了3年,仍沒有結果。

西麵兩路秦軍不能取勝的原因:一是因為越城嶺地勢較高,山路崎嶇,交通不便,導致秦軍糧草供應不上;二是因為西甌部落所在地區叢林密布,江河橫流,地形複雜,北方人難以適應;三是因為這兩路秦軍麵對的是頑強的西甌部落。秦朝以前,北人多次入侵西甌之境,但都未能成功。舜帝南巡,死於蒼梧,有傳說是死於戰事。西甌部落人民強悍,對外來入侵者抵抗頑強,並且熟悉本土地形,所以麵對技術先進、武器精良、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的秦朝大軍,仍然能取得暫時的勝利,使秦始皇的威力不能順利覆蓋嶺南。

當時的秦朝十萬大軍,沿著湘江逆流而上進入廣西北部的興安縣,占據了中原與西甌部落往來的湘桂走廊。湘桂走廊是位於湖南與廣西之間的狹長平原,夾在越城嶺與海洋山之間,是中原通向嶺南的咽喉要道。進入湘桂走廊的秦朝十萬大軍,由於到處遭遇西甌部落的狙擊,欲進不得,欲罷不能,隻好駐守險要地區,修建城堡,派兵駐屯,以防西甌人的進襲。這就是著名的秦城。秦城建在興安大、小溶江之間,周長大約20公裏。宋代張孝祥為秦城寫有詩歌:

塹山堙穀北防胡,南築堅城更遠圖。

桂海冰天塵不動,那知壟上兩耕夫。

秦城北20裏有嚴關,在嚴關鄉仙橋村的獅子山與鳳凰山之間,“群山環之,鳥道微通,不可方軌”,地勢極其險要。周去非認為秦城“形勢之險,襟喉之會,水草之美,風氣之佳,真宿兵之地”。而嚴關天險則“進有建瓴之利勢,退有重險之可蟠”。

秦軍駐守秦城,憑借嚴關天險,與西甌部落攻守膠著,戰事持續三年而無進展。為了解決糧草供應問題,解除秦軍後顧之憂,完成嶺南統一大業,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令監禦史祿“以卒鑿渠而通糧道”。

二、開鑿靈渠的技術條件和地理條件

1.春秋戰國的水利技術

秦始皇下令鑿渠通糧道,並非突發奇想,而是以先人的工程經驗以及可靠的科學技術為保障的。

長江、黃河、淮河、海河、遼河、鬆花江、珠江構成了中國的七大水係,當時已經有長江、黃河、淮河、海河四大水係納入秦朝版圖。其中,公元前486年,吳國的邗溝就溝通了長江和淮河;公元前482年和公元前361年,溝通黃河與淮河的菏水與鴻溝也相繼開通。這些人工運河使長江、黃河、淮河三大水係成為一個內河水運網,船隻可以在三大水係間自由穿梭。與此同時,它們也為後來的人工運河的修建提供了寶貴的技術支持和工程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