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是個貴家千金吧,說不定還是個郡主呢!老公公那麼疼寵問陶少爺,一場親事揀擇了這麼多年,一定是最好的。”
“說得也是呀——”
兩個人一來一往地說得熱鬧,柳凝真心中卻一片空白。
他終於要成親了嗎?早知道會有這麼一天——
她低著頭,想為花問陶感到高興,卻一絲笑容也擠不出來。
銀月知道她心中難過,安慰地拍拍她的肩。
“如果這是真的,那倒是好事呀。問陶少爺終於要成家了。”
柳凝真勉強對著她笑了一下。
這確實是件好事,成家之後,也許問陶就會忘了她,也不會再為她難過了——
這應該就是她想要的結果。
正談論著,忽然花老太監以及幾個小丫頭一起來到亭子裏,諸位姨娘連忙聚集過來伺候。
“你們今天興致這麼好,一起來到這花園裏玩賞了。”
“是呀,不過老公公今天心情也不錯,是不是因為問陶少爺好事近了呀?”八娘笑著問道。
“哦?你們也聽說了?”
“隻是聽到一點點,還不是很清楚。不知道老公公替問陶少爺揀定了哪一門好親事?”
“那天在恭王爺的酒席上,蒙恭王爺青睞,提起了這件事。恭王爺膝下有一個獨生寶貝郡主,封號為‘永平’,今年才十七歲,才貌雙全、性情恭順,恭王爺想將她許配給咱家問陶。”
“這麼好的人選,老公公一定早就答應了?”
“人是不錯,咱家倒還沒答應。”
“喔?這是為什麼呢?”
“問陶目前身上還沒有官階,能娶到郡主是一件無比光榮的事,隻不過席麵上有些不太好看。我原本的打算,是要等到幫問陶弄到官位之後,再讓他結親的。”
“那目前怎麼辦呢?如果拒絕了王爺這門好親事,豈不相當可惜。”
“咱家也這麼想。所以,現今正在考慮是先結親好,還是先替他謀求官位好?”
“依妾身來看,老公公何不先替問陶少爺結親?雖然現在問陶少爺沒有官位,稱呼上不是非常體麵,但能夠成為親王的女婿,也不就夠光榮了嗎?老公公以為如何?就是日後為問陶少爺謀求官職,有恭王爺做後盾,不是更如虎添翼?”銀月建議道。
“三娘說的是,這樣豈不是很好?”七娘說道。
花老太監聽了,點頭沉吟。
“這話倒是——”他轉頭看見柳凝真出神的樣子,問道:“真兒,你在想什麼?”
“呃……不,沒什麼。”
“你覺得如何?”
“什麼如何?”她一臉茫然,顯然他們剛才所說的話,她一句也沒聽進去。
銀月見狀,心裏暗呼不妙,連忙低聲在她耳後說道:“老公公問關於問陶的婚事。”
柳凝真聽了,便垂首說道:“妾身認為,替問陶少爺成親應該比任何事來得重要,不應耽擱。”
騙人!難道你真的是這麼想的嗎?
心裏麵突然有個聲音這樣指責她。
然而她的違心之論卻讓花老太監聽了很高興。
“真兒說的是,有什麼事能比陶兒的終身大事更重要嗎?既然眼前有一段這麼好的親事,咱家實在不該白白錯過。”他說著,吩咐柳凝真說道:“真兒,等一下你去查看曆書,挑個好日子,咱家要替問陶下聘。”
柳凝真心中一震,連忙點頭答應:“是。”
眾姬妾聽見花老太監要向恭王府提親,連忙錦上添花地向他賀喜。
柳凝真坐在最後麵,麵無表情地呆愣著,空洞的雙眼連眼淚都流不下來。
問陶要成親了,她心中疼痛莫名,卻連眼淚都不能流,因為她是他的“姨娘”,隻能為他恭喜、高興,不能為他傷心——
花問陶聽說自己的親事快被定下來了,但卻一點兒也不高興。
他不想娶妻,他不要娶什麼恭王府的郡主!今生他隻想娶一位姑娘,除了她,他誰都不想要!
他跑到醉月樓狂飲,月依姑娘一如往常地陪伴著他。
見到花問陶今日神態非比尋常,不由得擔心地問道:“你怎麼了?”
問了幾次不答應,月依姑娘隻好靜靜地陪著他飲酒,不再多問。
花公子想告訴她的時候,自然會開口;他不想說,她問再多遍也無濟於事。
過了許久之後,花問陶才突然說道:“我要成親了。”
月依姑娘聽了這句話,如遭雷殛,頓時僵在當地動彈不得。
她愣愣地望著他好半晌。
“是……是你所喜歡的……那位姑娘嗎?”
這個消息來得這麼突然,月依姑娘一時之間隻能想到這件事。
如果真是這樣,那……她會祝福他的——
花問陶搖搖頭,“不是!不是她。”
沉痛低沉的嗓音,讓月依姑娘聽了更加心痛。
“那你是迫於無奈了?”
花問陶猛烈地灌著酒,不作回答。
月依姑娘沉默下來,表情盡量維持平靜,而不斷微微顫抖的玉手卻無意間泄漏了她的心事。
他要成親了,和別的姑娘成親?
她早知道會有這麼一天。
花問陶豐姿出眾,原本就該有個好佳偶。她雖然深愛花公子,卻知道自己出身低微,無論如何也匹配不上他,最終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和別的姑娘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