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嶽雲救駕陷危難(1 / 3)

趙構見到嶽飛從美人房間走了出來,卻並沒見其色欲交歡之狀,心裏已經失望到極點,那張俊趁機道:“陛下,當一個男人一不求財,二不好色,那他到底要什麼?”趙構脫口而出,道:“那隻有第三樣了,權!”說著自己也不禁打了冷戰,武將弄權,前車之鑒,這可馬虎不得。

第二天他便帶著嶽飛來到淮西軍營,看著淮西軍軍容不整、操練不嚴,他不禁感到惱怒和失望,一陣寒風吹來,他咳嗽了幾聲。姚公公急忙遞上手絹,他接過擦了擦嘴巴,瞄了一眼嶽飛,開始他的第三次試探,歎了一口氣,道:“唉,自從海上歸來,朕的身體便多災多病,遍尋名醫,也無良方。看到你們父子能並肩作戰,朕好生羨慕。”

嶽飛坦然道:“皇上日夜為社稷操勞,龍體欠安,我們做臣子的該多為皇上分憂才是。”趙構見自己並沒有把嶽飛引到“正題”,便直接說道:“金國近來有何動靜?”

嶽飛毫無顧忌道:“自從金兀術殺死粘罕以來,金國便消停了許多,但臣竊以為金人正厲兵秣馬,準備下一次南下。”

趙構追問道:“那偽齊近來如何?”

張俊在一旁插嘴道:“皇上,臣得到密報,金人廢黜劉豫之後,意圖改立先皇太子為傀儡皇帝,圖謀製造兩宋南北對立之局麵。”

趙構道:“朕也聽聞此事了,可這有什麼辦法呢?”

張俊看了看高宗頭頂,道:“金人貫行‘以漢治漢’,不過這次,他們這步棋走得狠了點,”轉頭對嶽飛道,“嶽帥,你對偽齊頗有了解,你看當如何?”嶽飛不知這話裏有陷阱,望向遠方,思索片刻,道:“金人一貫主張以漢治漢,張邦昌、劉豫,莫不如此。然而這次有所不同,先皇太子是趙氏正統,一旦他在汴京登基,中原民心士氣便心向新帝,到時,我們再想北伐,便難如登天了。皇上,為民心士氣考慮,皇上需當機立斷,冊立太子,以破金人陰謀。”

張俊聽聞,立馬怒惱叫道:“大膽,作為武將豈可幹涉內政!皇上尚無子嗣,立何太子?”

嶽飛並不理會張俊的嗬斥,慷慨激昂道:“文官武將皆為宋國臣僚,憂心國事,怎分內外?若此時立了太子,便可攻破金人之陰謀,此為攘外。放眼曆朝曆代,立太子往往能避免群臣擁立新主、平定民心。皇上此時立太子,便能向世人展現一個心懷寬廣的君王,此為安內。故而,立太子,是攘外安內,平定天下之舉。”趙構越聽越皺緊了眉頭,等嶽飛說完,一字一頓地說道:“卿言雖忠,然你握重兵於外,朕的家事非卿所當顧!”

嶽飛一聽,麵如死灰,不知高宗何以如此震怒。隻聽高宗接著說道:“朕曾擬定讓愛卿掌管淮西軍軍權。然而,淮西內部再三陳情,說淮西這支部隊隻服王德,希望朝廷任命他擔任總管。朕很為難。”

嶽飛聽過,備覺詫異,道:“據臣所知,王德和酈瓊素來不相上下,互不服氣。若是王德為總管,必然會導致二虎相爭!”

趙構問道:“王德不行,那張俊怎麼樣?”

嶽飛看了看張俊,坦然答道:“皇上既然問了,臣隻好據實回答。張宣撫性子有些暴躁,謀略欠缺,恐怕酈瓊會不服。”趙構聽了,審視著嶽飛道:“那楊沂中應該高出這二人了?”

嶽飛搖頭道:“沂中雖勇,和王德差不多,怎麼駕馭得了這支部隊?一旦處置不當,變亂可能在彈指間就會發生。”

趙構道:“臨安如今依靠這批人馬駐守淮西作為屏蔽,如果抽撥了淮西軍即能平定中原,朕當然舍得。但朕擔心……如因調動了淮西軍,不但不能收複中原,卻先把淮西丟了,那麼,勢必連建康和臨安也難保周全,愛卿可念及這一點?”嶽飛立即拱手道:“臣有對策。近來頗有傳聞,說廬州、壽州之間微有邊警,經進一步調查才知道,乃是金賊乘隙渡淮,淮西軍竟未能察覺,可見軍中將領不明之甚!我知道淮西軍的將校中,有擅自拉了士兵逃往淮北的,而淮西方麵一直隱諱不報。皇上,淮西軍如此混亂,朝廷卻茫然不知,豈不要敗壞國事?若不將此軍嚴加操練,如何能夠拱衛東南周全?”

趙構冷眼看著嶽飛,不快道:“照愛卿的意思,淮西軍非你莫屬啊!”

“臣不是圖謀這支部隊,有了這五萬人馬,臣率本部兵馬即可出兵北伐,不出三年,中原可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