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高宗止戈釋兵權(2)(2 / 3)

很快便聽到嶽家軍班師回朝的消息,趙構心中的一塊石頭才踏踏實實落地,他現在還需要另外一塊石頭落地。這天他召嶽飛進宮麵聖,嶽飛見到他之後冷淡叩過禮,也不見垂頭喪氣,也不見惱羞憤怒。趙構看著嶽飛的臉,佯裝關切道:“連日征戰,愛卿飽經滄桑啊!”嶽飛低頭不語。

趙構尷尬笑笑,道:“朕知道你心裏一定責怪朕,為什麼大好形勢下,讓你班師回朝?”

嶽飛淡淡:“是。”

嶽飛一語雙關,趙構吃了個軟釘子,心裏惱怒,但又不好發作,隻聽嶽飛道:“曾幾何時,金人鐵浮屠拐子馬,屠刀所指,三軍膽寒,如今我軍連戰連勝,金人聞風喪膽,正是輕取中原的最好時機。”

趙構忙打斷他道:“你知道嗎,打一場仗要消耗多少銀子?增加多少賦稅?百姓要添多少重壓?沒錯,現在是一片大好形勢,郾城穎昌朱仙鎮,幾場大捷,確實大快人心,但是正因勝了,我們和議時便占了上風,愛卿,你的辛苦沒有白費!”說著笑了笑,道,“先戰後和,獲取談判籌碼,是為上策;不戰而和,難免稱臣納貢,是為中策;隻戰不和,必定生靈塗炭,國庫虛空,天下難安,這是下下之策!”

說著他拉起書案上剛寫的一幅字,指給嶽飛看:“愛卿,文武之道,一張一弛,這個道理你要懂得。”

嶽飛指著那幅書法中的“武”字道:“臣隻知道止戈為武,動武並不是因為好戰,而是停止兵戈之亂。金人和和戰戰,沒有定數,到戰火重燃之時,難道不是生靈塗炭、國庫虛空、天下難安嗎?皇上心中若是真有百姓,就不該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趙構被嶽飛戳中軟肋,勃然大怒,道:“放肆,住口!嶽飛,朕念你是大宋的功臣,今日的大不敬之罪,朕且記下了,太祖有言道:犯吾法者,唯有劍耳!他日再犯,朕和你就沒有做君臣的餘地了!”

說著轉過身去,嶽飛無聲地笑了笑,便向趙構告辭退了下去。

這天晚上,趙構又召見韓世忠、張俊、嶽飛三人進宮,說是要為他們接風洗塵。其實圓月當空,湖水波光粼粼,音樂嫋嫋,歌女曼妙。趙構舉杯向他們三位敬酒道:“三位將軍辛苦了,朕敬你們一杯!”

張俊、韓世忠舉杯相迎,唯獨嶽飛拿起酒杯,獨自一飲而盡。趙構有些惱怒,卻裝作沒看見,笑道:“這一仗,金國是第一次切切實實感到我們大宋的兵力了,朕心中甚是欣慰,為了感謝三位將軍,良田屋宅,金銀玉帛,定是不會少了大家的。”

張俊連忙拱手作揖道:“承蒙皇上厚愛。”

在一旁陪酒的秦檜笑道:“隻要是有功之臣,皇上絕對不會虧待了大家。唉,想想宋金兩國交戰,霜露十餘載,也該到了止戰息戈的時候了。”說著,他向張俊使了個眼色,張俊立馬會意,起身磕頭謝罪道:“唉,末將有愧。”

趙構連忙過去扶他,問道:“何愧之有?”

張俊堅決不起,道:“若不是行軍作戰,處處掣肘,現在恐怕已將金人打回去了!”秦檜接口問道:“張將軍的掣肘是?”

“地方官常常不配合,前日請糧若幹,地方不予理睬,隻能無奈退兵。”

趙構裝作驚訝,道:“哦?有這樣的事?”說著望向韓世忠、嶽飛二人,韓世忠點了點頭,道:“末將也曾遇過。”嶽飛也微微點頭,表示的確遭遇過這樣的情況。

秦檜立馬進諫道:“皇上,這事倒也好辦,隻要給三位大將軍掛個職銜,就可以指揮地方官了。”趙構點點頭,道:“好,秦相國說得不錯。那好,你草擬聖旨,封張俊、韓世忠為樞密使,嶽飛為樞密副使。”

嶽飛、韓世忠聽過,不覺一愣,張俊急忙跪地磕頭謝主隆恩,嶽飛、韓世忠也隻好跪謝皇恩,趙構見狀,開懷大笑。

秦檜舉杯向趙構敬了敬,又向張俊、韓世忠、嶽飛三人敬了敬,道:“皇上知人善任,以後大家同心同德,共建大業!”嶽飛不知道秦檜和趙構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隻好把酒喝了下去。隻聽到秦檜繼續說道:“諸位可知道宣撫製的規矩嗎?拜予新職,應謝去舊職。”嶽飛與韓世忠聽後,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皇上也想學習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