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力學的第二原理則有所不同。其實,能量遞減定律在本質上與大小無關。此一法則的觀點在卡爾諾·進行熱力機關效率的量化考察時,才在他的思惟中產生。克勞修斯則以數學用語將此定律普遍化,抵達了“熵”(Entropy)此一可以計算的量化概念。為了應用,必須有此精密界定。即使沒有人想去測定物理世界的各種能量,即使不能創出能量此一概念,這定律也仍然以朦朧的形式成立,至少可以大致表現出來。其實,這定律在本質上表現的是物理變化有落下變為熱的傾向,熱則均等地普及於物體之間。如果這定律能以這種不太精密的形式表現,就不致依存於任何慣例。這定律在物理學定律中是最形上學的法則,因為它不以任何記號為媒介,不依據人為的測定法,可直接指出世界的進展方向。依這定律,可以目睹的彼此異質的變化,會逐漸稀化,變成目不能見的同質變化。不確定性本是太陽係中豐繁多樣的變化原因,卻會逐漸後退;相對的安定性則顯化為要素振動的無限交替與反複。這就像某人C存力量,不將之用於行動,最後隻好把它用在肺部的呼吸和心髒的鼓動一樣。

從這觀點而論,像我們太陽係這種世界,巳不斷耗費所儲存的變動力。起初擁有最多可以使用的能量。這變動力不斷減少。它由何而來?現在可以假定是從空間的某一點之外來的,但這隻減少了一點困難,但就變動力的外在源泉而言,仍然會出現同樣的問題。可以互相傳達變動力的世界,其數無限;宇宙所含變動力的總和也是無限,因此無須去探求這變動力的根源,就像無須去采求其結果一樣。這種假設既不能反駁,也不能證明。但是談到無限的宇宙,就等於承認物質與抽象空間的完全一致,詔此也承認物質的所有部分都絕對互相疏離。這最後的命題,以前巳經談過。同時我們也曾指出,要讓這命題跟物質各部分互相影響的觀念和解,非常困難。我們在此想訴諸影響。最後可以假定,普遍的不確定性是來自普遍的安定狀態,我們是活在可利用的能源日益減少的時代。而前一時代則處於變動力日益加強的進程中。加強與減少的交替會無窮持續下去。就像近來的精密證明那樣,這假設在理論上是可以肯定的。但是,依波爾茲曼的計算,這假設從數學觀點看來缺乏概然性,在實際上無異於絕對不可能。其實,站在物理學的基礎上,這問題依然無法解決,因為物理學家不能不把能量和有廣延性的微粒子結合起來。即使隻把微粒子看成能量的儲存室,物理學家依然停留在空間中。如果物理學家將能量的根源求之於空間外的過程,他勢必違背自己的本分。從我的觀念來看,能量的根源必須求於空間之外。

生命起源及其命運

先抽象思考一下廣延性。如前所述,廣延已顯現為緊張的中斷。因此,必須先注意滿足廣延性的具體物象。支配這物象的秩序,會顯現為自然法則。這秩序是在相反秩序被廢除時自動產生的。意誌的鬆弛即產生這種廢除現象。物象的進行方向向我們暗示解體事物此一觀念。這顯然是物質性的本質特征之一。由此可得一結論,事物的形成過程與物理過程不同方向。因此,這過程從定義本身而言,是非物質。我們眼中所見的物質世界形象,是落下的砝碼形象。無論從物質引出什麼意象,都不能得到上升的砝碼觀念。可是,我們若更接近具體物象,甚或不考察一般物質,隻在物質內部考察生物體,這結論便以更強大的力量向我們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