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是我,寒川。剛有麻煩事找上門來……是這樣,別人找我當新人獎的評委……嗯,是灸英社的新人獎。我也是盛情難卻啊,神田一向很關照我,我也不好回絕。但就這麼稀裏糊塗答應下來,想想還真麻煩……哎呀,竟然找我當評委,真是想不到,這麼說來,莫非我也夠得上資深作家了?”
寒川興高采烈地說個不停。不用說,當晚他就給神田打了電話,答應擔任評委。
2
寒川收到四部新人獎候選作品,是大約半年之後的事了。四部作品都是短篇,換算成原稿用紙約五十張到一百張不等。
看著四部裝訂成冊的小說,寒川抱起胳膊暗想,這一天終於到來了。他渾身上下幹勁十足。多少年來望穿秋水,等的就是這一天。
寒川心五郎已經當了三十多年作家。當年他的作品被評為小說雜誌新人獎的佳作,從此在文壇嶄露頭角,之後幾十年間筆耕不輟,著作日增。遺憾的是,他至今還沒有任何代表作,出版的小說也大多止於初版。雖曾入圍文學獎,但從來無緣折桂,徒然錯過不少大好機會。之所以能以作家身份為生至今,靠的就是筆不停揮地勤奮寫作。隻要有人約稿,不管時限多麼十萬火急,他從未拒絕過。小說雜誌的編輯都覺得他是個“好用的作家”,他對這一點也心知肚明。他很清楚,這正是他賴以立身的資本。
但他絲毫沒有因此而壯誌消歇,渴望成為暢銷作家的願望一如既往地強烈。他渴望出名,更期盼獲得大眾認同,總是夢想有一天成為一流作家,被公認為作家中卓爾不群的存在。
在他看來,當上文學獎項的評委,正是身為作家獲得認可的證明。評委可以居高臨下地評價其他作家的作品,或者評定合格,或者打上不合格的烙印,真可謂作家中的作家。
寒川一直想,什麼時候自己也能當回評委呢?多年來他不斷和文學獎擦肩而過,覺得哪怕就一次也好,真想一改總是被別人評審的立場,反過來嚐嚐評審別人作品的滋味。
這個夢想今天終於成真了。
寒川做了個深呼吸,拿起一部候選小說。這是他有生以來評審的第一部作品,很有紀念意義。作品名叫《虛無僧偵探早非》,是在電腦上寫成然後打印出來的。聽說最近幾乎沒人手寫稿子了,想到以往的評委都得看五花八門的手寫原稿,寒川不禁覺得他們真是辛苦。
看了一會兒,寒川忍不住頻頻皺起眉頭。小說帶有一種矯揉造作的風格,很不容易看下去。他從旁邊的筆筒裏拔出一支紅圓珠筆,開始對不滿意的地方動手修改。
不對,打住打住!
他又把圓珠筆放回原位。自己的任務是評價作品,而不是上陣修改,他總算想起來了。
他接著往下看。小說裏很多地方都讓他覺得磕磕絆絆,但他還是耐著性子細讀。
這份工作著實累人啊,他不禁歎了口氣。可感歎歸感歎,他一點也不覺得厭煩。
看完《虛無僧偵探早非》,寒川暗暗搖頭。他認為這部作品明顯不夠格,內容太過荒誕無稽。看到中間,情節已經一塌糊塗,結局也叫人莫名其妙。說得直白一點,這部作品的趣味到底在哪裏,為什麼竟能通過層層篩選入圍,他完全想不通。
他把《虛無僧偵探早非》丟到一邊,拿起下一本《輻射線路的殺意》。
3
召開評審會的日子終於到了,寒川來到會場所在的酒店。
會場裏已經有神田等幾位編輯恭候,一個名叫友引三郎的評委也早早到達。除了寒川和友引外,還有一位評委,一共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