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正值仲秋。他們的旅行一如南畫作品《楓林停車》畫題所表現的那樣。老父時常讓車停在紅葉之下,感興一番:“我作了一首詩,怎樣啊?見到曹操,就讓他看。”
一行在途中來到徐州,州牧陶謙特意親自來到郡界迎接,道:“今晚務必進城過夜……”
他把一行迎進徐州城中,一連兩日熱情款待,視為上賓。
“一州州牧,不當如此款待老朽。這是因為曹操偉大。想起來,我真是有個好兒子啊!”
曹嵩在城裏也是每天炫耀兒子。
事實上,此地州牧陶謙仰慕曹操盛名已久,一直希望有機會結交,卻沒有合適的機會。此次聽說曹操的父親舉家遷往兗州,路過自己領地,道:“天賜良機!”便親自出迎,讓一行宿於城內,傾力接待。
“陶謙好人啊!”曹操的老父對陶謙人品深有感慨。
陶謙乃溫厚君子。對此,不僅曹嵩,世人亦皆認可。
第三天早晨,老父一行謝恩,從徐州出發。陶謙特撥五百兵馬給部下張闓,吩咐道:“沿途相送,不得有誤!”
來到華費山中,易變的天氣突然陰沉,暗雲滿天。
白色電光閃過,大雨嘩嘩驟降。樹葉被山風卷起,峰穀被濃霧掩藏,天氣變得格外恐怖。
“有座廟。山寺的門……”
“到寺廟裏躲躲!”
馬、車、人統統在雨淋之下遁入山門。
不久夜幕降臨。張闓命兵卒道:“今晚留宿寺中,去和寺僧談談,把大殿借下。”
看上去他平時不受部下擁戴,淋成落湯雞的兵卒個個表情不平。
秋雨冰冷蕭條,一直下到半夜。
睡在陰暗廊下的張闓心生一計,把兵卒小隊長叫到無人處耳語,道:“晚上兵士們個個麵帶不平啊。”
“沒辦法。平日軍餉少得可憐,又被派上這種爛差。誰都知道,就算把那個糟老頭子送到兗州,也立不了什麼功。”
小隊長歎道,以為要挨訓斥。不料張闓道:“嗯,說得是啊,難怪的。”接著他又煽動道:“反正我們原來都是黃巾賊一夥的,活得自由自在,想幹啥幹啥。被陶謙討伐,沒辦法才跟他幹的。當個小小官差,餉錢少得可憐,日子窮得叮當響,兵士們報怨不平,也是無奈……你看,幹脆把以前的黃巾紮在頭上,再次暴動,到自由天地裏去如何?”
“話雖如此,都這個時候了,為時太晚了吧。”
“哪裏哪裏,隻要有錢就行。走運的是,我們護送的糟老頭子一家好像有很多錢,家財裝了一百多輛車。我們搶了他,自立山寨去!”
曹嵩不知毒計已經商定,跟肥碩的愛妾在寺廟房裏呼呼大睡。
夜半三更時分。突然寺廟周圍喊聲四起。
“咦,怎麼回事?”曹操的弟弟曹德睡在老父隔壁,穿著睡衣,跑到廊下,沒等開口,就被張闓一劍劈下,當場斬殺。
“哇——”哀鳴遍地。
“呀,殺人啦!”曹嵩的愛妾絕望大叫,試圖翻過圍牆逃命。可是肥胖的身體跌落下來,被張闓的手下用槍刺死。
衛士變成悍匪,殺戮隨心所欲。
老父躲進茅廁,被人發現,剁成肉醬,一命嗚呼。其他家人和仆人共百餘口,盡皆葬身血泊之中。
曹操派來接人的使者應劭,聞此凶變驚慌失措,隻帶隨從數人逃脫危難。但因隻有自己活命,恐有後難,便未回主公曹操處,投靠袁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