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酸鼻的一夜過去。
蒙蒙秋雨之中,山寺被放火燒掉。張闓一夥凶兵,跟百餘輛裝滿財物的車輛,連個影子也沒有留下。
兗州的曹操聞變震怒,裂眥吼道:“陶謙殺我老父和全家,是我不共戴天的仇人!”
他把殺父之罪算在陶謙頭上,怨恨不已。
曹操年輕時因謬判誤殺呂伯奢一家卻不以為然。而今天,類似的災難降臨到自己身上,他卻不能不痛恨其殘暴。聽到慘狀,他痛哭不已。
“討伐徐州!”
大軍動員令即日發出。全軍上空,飄蕩著書有“報仇雪恨”的大旗。
曹操動員複仇大軍進攻徐州的消息傳遍各州。這時,寨門前有人來訪曹操,道:“我要見曹操。”
來人是陳宮。
陳宮乃曹操舊知,曾在曹操從都城落荒而來的途中,共吐心聲,盟誓未來。後來,在旅途中了解到曹操德行,識破其人,暗忖:“此人不是真正守王道憂國家的英雄,卻是擾亂國家,最終陷國家於禍亂的奸雄。”便怖其為人,後棄他而去,不知蹤跡。
“你現在做什麼?”曹操問道。
陳宮羞怯,答道:“在東郡做小役。”
曹操露出譏諷的笑容,早已讀懂他的來意。
“如此說來,你與徐州陶謙關係親密咯。你大概是來為這位知己勸我的吧。我覺得,你的懇請大概不能解我曹操的怨恨與憤怒。呃……你遊玩一番就可以回去了。”
“我來的目的如你所知。小生所知的陶謙乃稀世之仁人君子。令尊遭此慘難,完全不是陶謙之罪,而是張闓所為。小生眼見無端戰亂將使仁人君子遭受痛苦,同時有損將軍聲望,不能不悲。”
“休得胡言!”曹操把剛才的微笑變成了怒叱道,“為父親和弟弟報仇,怎麼會有失聲望!你不就是在逆境中棄我而去的人嗎?!你覺得你有資格遊說別人嗎?!”
陳宮赧顏辭別。他沒有勇氣向陶謙複命遊說失敗,就此徑投陳留太守張邈而去。
就這樣,“報仇雪恨”的大旗,卷著曹操的憤怒,向徐州城下進發,大有不挖陶謙之膽、不食其肉決不罷休的氣勢。
這支凶猛的軍隊,所到之處挖掘百姓墳墓,無情斬殺疑似通敵之人,弄得民心極端恐懼。
徐州老州牧陶謙,集合諸將,道:“曹操大軍不可戰勝。受他怨恨,皆因我無德所致……我想自縛,甘願將頭顱獻於其憤怒的刀下,以乞百姓和城中將士之命。”
但大部分將軍道:“不可。豈能看著州牧被殺,自己活命!”大家商議計策,緊急遣使,前往北海,向孔子二十世孫泰山都尉孔宙之子孔融求援。
碰巧黃巾殘黨再次集結,在各處鬧事。北平公孫瓚也向邊境討伐而來。他旗下劉備忽然聽說徐州兵變,出於義字,向公孫瓚提出想前去救援頗有仁人君子之名的陶謙。
公孫瓚不讚成,阻止道:“作罷如何?你與曹操並無怨恨,陶謙又於你無恩。”
但玄德認為,當今義字衰微,現在正是示義之時。於是硬請下假來,借得幕僚趙雲,共率五千人馬,突破曹操包圍,終於進入徐州城。
州牧陶謙迎接玄德,手拉著手,熱淚盈眶,道:“當今之世,再無玄德這樣的大義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