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初生雛雞肛門雌雄鑒別法
肛門雌雄鑒別法是根據初生雛有無生殖隆起以及生殖隆起在組織形態上的差異,以肉眼分辨雌雄的一種鑒別方法。
(1)初生雛雞生殖隆起的形態和分類雄性生殖隆起分為:正常型、小突起型、扁平型、肥厚型、縱型和分裂型;雌雛分為:正常型、小突起型和大突起型。
雄雛生殖隆起類型:
①正常型生殖突起最發達,長徑0.5毫米以上,形狀規則,充實似球形,富有彈性,外表有光澤,輪廓鮮明,位置端正,在肛門淺處;八字狀襞發達,但少有對稱者。
②小突起型生殖突起特別小,長徑在0.5毫米以下;八字狀襞不明顯,且稍不規則。
③扁平型生殖突起為扁平橫生,如舌狀;八字狀襞不規則,但很發達。
④肥厚型生殖突起與八字狀襞相連,界限不明顯,八字狀襞特別發達,將生殖突起和八字狀襞一起觀看為肥厚型。
⑤縱型生殖突起位置縱長,多呈紡錘型。八字狀襞既不發達,又不規則。
⑥分裂型此型罕見,在生殖突起中央有一縱溝,將生殖突起分離。
雌雛生殖隆起類型:在正常情況下,初生雌雛的生殖隆起幾乎完全退化,此類型稱為正常型。但也有約20%~30%的雌雛生殖隆起未完全退化,根據其形態又可分小突起型和大突起型。
①正常型生殖突起幾乎完全退化,其原來位置僅殘存皺襞,且多凹陷。
②小突起型生殖突起長徑在0.5毫米以下,其形態為球形或近於球形,八字狀襞明顯退化。
③大突起型生殖突起長徑在0.5毫米以上,八字狀襞發達,與雄雛的生殖突起正常型相似。
(2)初生雛雞雌雄生殖隆起的組織形態差異初生雛雞生殖隆起從組織特征來看,其粘膜的上皮組織雌雄雛雖沒有明顯差異,但粘膜下結締組織卻有顯著不同。雌雛生殖隆起粘膜下組織的細胞不充實,排列稀疏,其深部組織已退化萎縮,並與淋巴空隙相連而成空洞,深部有少數血管。相反,雄雛此部的細胞充實,排列致密,深部有很多血管,表層也有血管。由裏及表,在外表上雌雄雛雞生殖隆起有以下幾點顯著差異:
①外觀感覺雌雛生殖突起輪廓不明顯,萎縮,周圍組織襯托無力,有孤立感;雄雛的生殖突起輪廓明顯、充實。
②光澤彈性雌雛生殖突起柔軟透明,彈性差;雄雛的生殖突起表麵緊張,有光澤,富有彈性,壓迫、伸展不易變形。
③突起前端的形態雌雛生殖突起前端尖;雄雛生殖突起的前端圓。
④充血程度雌雛生殖突起血管不發達,且不及表層,刺激不易充血;雄雛生殖突起血管發達,表層也有血管,刺激易充血。
3.肛門鑒別的手法
肛門鑒別的操作可分為以下3個步驟:
(1)抓雛、握雛雞雛雞的抓握法一般不兩種:一種是夾握法,右手朝著雛雞運動的方向,掌心貼雛背將雛抓起,然後雛雞頭部向左側迅速移至放在排糞缸附近的左手,雛背貼掌心,肛門向上,雛頸輕夾在中指與無名指之間,雙翅夾在食指與中指之間,無名指與小指彎曲,將兩腳夾在掌麵。另一種方法是左手直接抓握法。此法是左手朝雛運動的方向,掌心貼雛背將雛抓起,雛背向掌心,肛門朝上,將雛雞團握在手中,雛的頸部和兩腳任其自然。
(2)排糞、翻肛手法
①在鑒別觀察前,必須將糞便排出。其手法是左手拇指輕壓腹部左側髖骨下緣,借助雛雞呼吸將糞便擠入排糞缸中。
②翻肛手法較多,僅介紹常用的3種方法。
其一,左手握雛,左拇指從前述排糞的位置移至肛門左側,左食指彎曲貼於雛雞背側,與此同時右食指放在肛門右側,右拇指側放在雛雞臍帶處。右拇指沿直線往上頂推,右食指往下拉,往肛門處收攏,左拇指也往裏收攏,3指在肛門處形成一個小三角區,3指湊攏一擠,肛門即翻開。
其二,左手握雛,左拇指置於肛門左側,左食指自然伸開,與此同時,右中指置於肛門右側,右食指置於肛門下端。然後右食指往上頂推,右中指往下拉,向肛門收攏,左拇指向肛門處收攏,3指在肛門處形成一個小三角區,由於3指湊攏,肛門即翻開。
其三,此法要求鑒別員右手的大拇指留有指,翻肛手法基本與翻肛手法之一相同。
(3)鑒別、放雛手法根據生殖突起的有無和形態差別,便可判斷雌雄。如果有糞便
或滲出物排出,可用左拇指或右食指抹去,再行觀察。遇生殖隆起一時難以分辨時,也可用左拇指或右食指觸摸,觀察其充血和彈性程度。
4.鑒別的適宜時間
最適宜鑒別時間是出雛後2~12小時。在此時間裏,雌雄雛雞生殖隆起的形狀最顯著,雛也抓握、翻肛。孵出後1天以上,肛門發緊,難以翻開,而且生殖突起萎縮,甚至陷入泄殖腔深處,不便觀察。因此,鑒別時間以不超過24小時為宜。
5.鑒別要領
(1)鑒別的關鍵首先正確掌握翻肛的手法。既要能翻開肛門,又要使位置正確。翻肛時,3指的指關節不要彎曲,三角區宜小,不要外拉、裏頂,才不致人為地造成隆起變形,而發生誤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