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異嗜癖母雞吃仔雞,母雞啄食雞蛋等。
③患佝僂症表現為骨端粗大、關節腫大、胸骨彎曲、脊柱呈弓狀肋骨端形成算盤珠狀的突起。幼雞多呈犬坐姿式。
④減少活動和敏感性差,基礎代謝率提高。
不同日齡和不同產蛋水平的雞對鈣的需要量不同。在育成階段雛雞對鈣的需要量一般占飼料的確良0.9%~1.0%,而在產蛋階段則需要3.3%以上,在熱天或產蛋後期則需要4%左右。通常一個蛋含有2.3克鈣,但鈣在體內的存留率為50%~70%,因此,母雞每產一個蛋,需要食進4克左右的鈣。青年母雞對鈣的利用比老齡雞要好。
籠養蛋雞疲勞症:這是骨質疏鬆症的一種類型,特征是不僅從髓骨抽出磷酸鈣,也從質密骨,尤其是從股骨的質密骨中抽出磷酸鈣,使股骨變得很薄以致於斷裂;或是從骨中轉移出大量的礦物質,使骨骼不能支持母雞的重量。有些雞癱瘓是由於第四、第五胸椎損傷,相應部位的脊髓受壓迫的結果。疲勞症幾乎都發生在籠養蛋雞,地麵平養的蛋雞很少發生。患疲勞症的母雞從籠中取出,在墊草地麵平養數日可恢複。
鈣飼喂過量的影響:在生長期飼喂含鈣2.5%以上的日糧,如誤以蛋雞日糧喂生長歡喜,可引起腎病、內髒痛風,輸尿管中尿酸鈣沉積,且發病率高,死亡率10%~20%。在飼喂高鈣日糧後1~2周內,幼母雞發生高血鈣和低磷酸鹽血症。甲狀旁腺的體積減少,其活動能力大為降低。飼料采食量降低,增重速度減小,延遲性成熟。
磷缺乏症:磷主要存在於細胞核和肌肉中,如核蛋白、核酸和磷脂,並參與氧化磷酸化過程,形成高能含磷化合物(三磷酸腺苷)貯存能量,供生命活動需要。雞日糧中嚴重缺磷或磷的可利用性極差,則很快喪失食欲、衰弱,在10~12天內死亡。在不太嚴重的缺磷可引起佝僂病或生長停滯。
植酸磷:所有單胃動物由於胃腸道中沒有植酸酶,不能利用植酸磷。在植物中約有1/3的磷以非植酸磷的形式存在,而可被雞利用。在計算日糧的可利用磷含量時,無機的補充磷和動物性飼料中的磷按100%可利用計算,而來自植物的磷假設30%可利用。
雞對磷的需要量:在雞日糧中鈣磷比可在相當寬的範圍內變動,則不產生嚴重損害。一般情況下,產蛋雞應飼喂含總磷0.55%、有效磷0.35%的日糧。也就是每天應攝取350毫克的有效磷。熱天血磷降低,因此,飼料中總磷可提高到0.7%。產蛋雞日糧中既要注意鈣磷含量,也要注意兩者的比例。雛雞的鈣磷比例為1.2:2,產蛋雞為4:1。
(2)鉀、鈉與氯
鉀、鈉與氯都是電解質元素,共同維持體液的酸堿平衡和滲透壓,關係密切。主要分布於動物體液和軟組織中。
①鉀鉀在維持細胞內液滲透壓和調節酸堿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參與蛋白質和糖的代謝,是維持神經和肌肉興奮性必不可少的因素。
鉀缺乏症:一般情況下,動物飼料不會缺鉀,鉀過低的主要症狀是全部肌肉衰弱,從而四肢無力;腸臌脹,心髒及與呼吸有關的肌肉衰弱。在嚴重的逆境條件下易於發生低血鉀,血漿蛋白升高,在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影響下,使腎髒釋放鉀進入尿中。雞缺鉀表現為生長阻滯,死亡率高。鉀過量影響鈉、鎂的吸收,甚至引起“缺鎂痙攣症”。
鉀的需要量:鉀在維持電解質平衡、加速多餘賴氨酸的分解代謝和緩解逆境的應激作用,雞日糧的鉀需要量為0.4%。
②鈉與氯鈉和氯主要分布在動物體液和軟組織中。鈉總量的80%分布於細胞外部,氯在細胞內外均有分布。氯元素在血液中占酸離子2/3。主要作用是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和調節酸堿平衡。鈉可促進神經和肌肉興奮性,參與神經衝動的傳遞;氯與氫離子結合成鹽酸,使胃蛋白酶活化,並保持胃液呈酸性,具有殺菌作用。
缺乏症與過量危害:缺乏症狀表現為食欲不振,生長減緩,飼料利用率下降,母雞產蛋減少,出現啄肛、啄羽、啄趾等惡癖。缺氯的雛雞受到突然的噪聲或驚嚇的剌激表現類似痙攣的典型神經反應。
雞對食鹽過量敏感,容易發生食鹽中毒。當飼糧中食鹽達2%時,雞表現為極度口渴,步態不穩,後肢麻痹,劇烈抽搐;輕者飲水量增加,糞便過稀,重者造成中毒死亡。
鈉與氯的需要量:鈉與氯常同時以NaCl供應給其最適宜的比例。雛雞對鈉的需要量為日糧的0.1%~0.2%。成年雞的需要量為日糧的0.3%~0.5%。使用鹹魚粉時,要測其中含鹽量,以防止食鹽中毒。
(3)鎂鎂是組成骨骼的組成部分。體內約有70%的鎂參與骨骼和牙齒的構成;鎂是許多酶係統的輔助因子,具有調節神經肌肉興奮性及維持心髒正常功能的作用。
鎂缺乏症與過量危害:給雛雞喂以無鎂日糧隻能活幾天,喂以低鎂日糧生長緩慢,昏睡,必跳氣喘,當受到驚擾時出現痙攣並進入昏迷狀態,這種狀態有時是暫時的,常常是致命的。產蛋雞的日糧缺鎂導致產蛋迅速降低,蛋重、蛋殼重降低;蛋黃和蛋殼中鎂含量下降。產蛋雞日糧中鈣含量增加會加重缺鎂的作用。缺鎂時可在飼糧中補加硫酸鎂、氧化鎂和碳酸鎂。
鎂過量可引起中毒,采食量與生產力下降,昏睡、運動失調和腹瀉,嚴重時死亡。雞飼糧鎂高於1%時,生長速度減慢,產蛋率下降,蛋殼變薄。
在正常生長階段、生產和繁殖情況下,雞日糧中含500毫克/千克的鎂既能滿足需要。
(4)硫硫以含硫氨基酸形式參與被毛、羽毛、蹄爪、角等角蛋白合成;硫是硫胺素、生物素和胰島素的成分,硫胺素參與碳水化合物的代謝。
硫缺乏症與過量危害:硫的缺乏通常是雞缺乏蛋白質時才會發生。蛋氨酸是雞飼糧中主要的限製性含硫氨基酸,它的缺乏與不足可抑製雛雞生長發育,降低產蛋母雞的生產力。向缺乏蛋氨酸飼糧添加合成蛋氨酸,在中能和高能飼糧,都對小母雞和產蛋母雞的增重產生良好作用。
蛋氨酸明顯過量,產生低血糖和減少雛雞肝的ATP含量。硫或硫酸鹽氧化物形式的無機硫過量,對雛雞有不良影響,抑製生長發育,出現佝僂病。
常量元素中任何一種元素對雞都是必需的,但從生產實際出發,飼料中常感缺乏的是鈣、磷、鈉和氯。尤其是鈣、磷含量和比例影響到雞正常生長發育,所以在生產中必須注意滿足雞的需要,另外鈉在飼料中容易缺乏,但用補充食鹽可滿足需要。飼料中鉀、鎂和硫含量與雞需要相比,均能滿足需要,一般常規雞日糧中不用添加。
2.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指占動物體重0.01%以下的元素,主要包括鐵Fe、銅Cu、鋅Zn、錳Mn、碘I、鈷Co、硒Se、鉬Mo和氟F。
(1)鐵成年動物體內含鐵量平均為0.005%~0.006%。在各器官組織中,血液及具有造血、貯血功能的器官鐵濃度最高。肝、脾、骨髓是主要貯鐵器官。
鐵的主要營養生理作用有三個方麵:第一是參與載體組成,轉運和貯存營養素。鐵蛋白、血鐵黃素和轉鐵蛋白等是體內的主要貯鐵庫;第二是參與體內物質代謝,二價或三價鐵離子是激活碳水化合物代謝的各種酶的不可缺少的活化因子。第三是生理防衛機能,轉鐵蛋白除運載鐵之外,還有預防機體感染疾病的作用。
鐵缺乏症與過量危害:雞缺鐵,由於形成血紅蛋白所需的鐵不足,發生低色素小紅細胞性貧血。由此產生不同臨床表現:生長慢,昏睡,可視粘膜變白,呼吸頻率增加,抗病力弱,嚴重時死亡率高。
日糧中過量的鐵鹽可形成不溶解的磷酸鹽,可降低磷的吸收,從而產生佝僂症;或不溶解的磷酸鐵呈膠體懸浮,可吸收維生素或礦物質微量元素,從而妨礙其吸收。
日糧中補鐵通常用硫酸亞鐵、氯化亞鐵、檸檬酸鐵、酒石酸鐵等。
(2)銅銅對造血起催化作用,它促進鐵從網狀內皮係統和肝細胞中釋放出來進入血液,以合成血紅素。銅是多種酶的成分和激活劑,如鐵氧化酶、酪氨酸酶、過氧化物岐化酶等都含銅。紅細胞的生成、骨骼的構成、被毛色素的沉著等,均需有適量的銅存在。
銅缺乏症:雞缺銅主要表現為食欲異常、毛發色素沉著異常、骨骼關節異常、貧血、生長受阻、蛋殼異常增多、共濟失調和痙攣性的癱瘓等。
雞對銅的需要量約為10毫克/千克,日糧中加補銅25克/噸可以維持雞的健康狀狀況正常。日糧中鋅的含量增加會加劇缺銅症狀。
(3)鈷鈷是維生素B12的成分,參與造血過程。鈷是磷酸葡萄糖變位酶和精氨酸酶等的激活劑,與蛋白質、氨基酸、輔酶、脂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謝有關。
鈷缺乏症與過量危害:缺鈷表現為營養不良的症狀,如食欲不振、生長停滯、體弱消瘦;隨後出現貧血症狀,皮膚黏膜蒼白肝與血中維生素B12急劇下降,尿中丙二酸顯著增加,肝脂變性等。日糧中鈷過量可引起中毒,表現為厭食,腿僵直,運動失調,肌肉震顫,以及小紅細胞低血素貧血症。在雞飼糧中補加硒和維生素E,對防止過量鈷的中毒有一定作用。
日糧中一般不缺鈷,大多數飼料中均含有鈷,其含量與植物生長的土壤有關。穀物籽實含鈷量較低,約為0.07mg/kg,動物性飼料含鈷豐富,可達1mg/kg。每噸飼料中含鈷4克是允許量,超過5克,雞的生長受阻,含量達到50克時雞就會死亡。
(4)硒硒存在於雞體的細胞中,肝腎中硒的含量最高。硒具有抗氧化作用,是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主要成分,能分解組織脂類氧化所產生的過氧化物,保護細胞膜不受脂類代謝副產物的破壞。硒與肌肉的生長發育和動物的繁殖密切相關。硒和維生素E都是抗氧化作用,有相互節省的效應。但高水平的維生素E不能完全替代硒的需要。
硒缺乏症與過量危害缺硒引起的症狀,某些和維生素E的不足相似。
①雛雞滲出性素質此症是一種伴有毛細血管通透性異常的皮下組織水腫。最常危害3~6周的雛雞,初始表現為腦、翅和頸水腫,繼而大量皮下出血,嚴重時由於腹部皮下液體的積聚,致使雛雞站立時兩腿分開。病雞精神委頓、腿弱、消瘦、虛脫而死。
②營養性肝壞死雞常因肝組織大量壞死而突然死亡。
③生長停滯雛雞生活力弱,生長緩慢,不能達到正常體重。
④繁殖力減退缺硒可使公雞生成精子數量減少,活力降低,精子畸形率增加。母雞產蛋量和孵化率降低。
硒過量可引起中毒,硒中毒有急性與慢性之分:慢性中毒雞表現委頓與缺乏活力、消瘦、羽毛粗亂、抑製雛雞生長,降低孵化率,胚胎畸形。急性中毒表現失明、覓食困難、吸收紊亂,常死於呼吸窒息。
雞日糧中所需的硒水平應為0.15~0.2毫克/千克,通常以亞硒酸鈉補充。
(5)鋅鋅是動物體內多種酶的成分或激化劑;是胰島素的成分,因此,鋅影響著蛋白質、氨基酸、核酸、糖、脂肪和參與碳水化合物的代謝。鋅參與骨骼和角質的生長,增強機體免疫和抗感染力,促進創傷的愈合。
鋅缺乏症與過量危害:雛雞缺鋅的症狀包括生長遲緩,腿骨短粗,跗關節腫大;皮膚有鱗片,羽被蓬亂,飼料轉化率降低,喪失食欲,在有些情況下死亡。從飼喂缺鋅日糧母雞孵化出的雛雞衰弱、不能站立,羽毛生長受阻,出現卷曲羽毛。呼吸頻率加速,受驚擾時症狀不斷加重死亡。
缺鋅對胚胎的發育有顯著的影響,主要損害骨骼發育,胚胎肢細,脊柱彎曲,胸廊縮短,脊椎骨畸形;常常無爪,在嚴重的情況下胚胎無下部骨骼或翼骨。
鋅的來源廣泛,幼嫩植物、酵母、魚粉、麩皮、餅粕類等含鋅豐富。在實際飼養中,應注意給雞補鋅。生長雞需要鋅30~40毫克/千克,產蛋雞需要40~60毫克/千克。常用硫酸鋅、碳酸鋅和氧化鋅補飼。
(6)錳錳的主要作用是在碳水化合物、脂類、蛋白質和膽固醇代謝中作為酶活化因子或組成部分。錳是維持大腦正常代謝功能必不可少的。
錳缺乏過量危害:雛雞缺錳骨骼發育異常,發生骨短粗症,其症狀是脛骨跗骨關節粗大,脛骨遠端和跗骨近端銜接處扭轉,最後跟腿自踝中滑出(稱脫腱症),導致跛行、癱瘓,由於不能得到飼料和水終至死亡。
產蛋雞和種雞缺錳產蛋率下降,孵化率明顯下降。薄殼和無殼蛋增多。幼雛缺錳導致神經症狀,運動失調,特征是望天瞻星的姿勢,與缺乏硫胺素雛雞的症狀相似。
錳過量生長受阻、貧血和胃腸道損害,有時出現神經症狀。
青綠飼料、糠麩含量豐富,禾本科籽實及塊根、塊莖中含量較少。錳的補加量為50~80毫克/千克,在生產上常以硫酸錳、碳酸錳和氧化錳來滿足錳的需要。
(7)其他微量元素
①鉬鉬的主要營養生化作用作為是黃嘌呤氧化酶、醛氧化酶、亞硫酸鹽氧化酶等的組成成分,參加體內氧化還原反應。禽類氮代謝形成尿酸需要大量黃嘌呤氧化酶。鉬對促進雛雞生長、提高種蛋孵化率等有重要作用。
動物性飼料中鉬的含量較高,平均為2毫克/千克,而穀實類飼料含量較低,平均為0.3毫克/千克。
②氟氟是骨骼中磷灰石的組成成分。它可以降低磷灰石的溶解度,因而起到增強骨質的作用。微量的氟對牙齒的形成以及防止感染也起積極的作用。體內氟的主要作用是預防成年雞產生骨鬆症和增加骨強度。
一般不易出現缺氟,雞在低氟攝入條件下,可通過腎髒的重吸收作用和骨對氟的親和力,增加及及減少排泄,以保證體內需要。氟中毒可能出現,骨有積蓄大量氟的能力,隻有攝入過量氟超過沉積能力,才進入軟組織引起生理代謝紊亂或功能異常。肉雞對日糧中氟可耐受300毫克/千克,蛋雞400毫克/千克。超過此限度可產生中毒。主要表現是種雞蛋孵化率降低,軟骨內骨生長減慢,而類骨質過度生長,骨膜肥厚,鈣化程度低。
③鉻鉻在雞體內主要沉積在肝、脾和腎中,其它組織含量較少。三價鉻為必需元素,鉻參與骨骼生成、糖代謝及胰島素的生化過程,對血紅蛋白合成及造成過程具有促進作用,有助於體內代謝,抵抗應激影響;並具有使雞生長發育加快,體重增加以及體質增強的作用。
六價鉻具有很強的毒性,可經消化道、呼吸道以及皮膚而被吸收。飲水中六價鉻濃度達5毫克/千克以上時能引起慢性中毒。
④砷砷廣泛地分布在雞的各組織和體液中,尤以皮膚的含量較高。低濃度的砷有一定的造血刺激作用,能促進細胞的生長和增殖。缺砷雞生長減慢,損害繁殖性能。含甲基的有機砷與細胞膜磷脂有密切關係。
⑤矽結締組織中矽是氨基葡萄糖蛋白複合物的組成成分。在生骨細胞的亞細胞結構中是一個主要組成離子。雞缺矽,骨的有機基質形形成成減少,日糧中補充偏矽酸鈉,可使雞日增重提高50%。體內矽與鉬互相頡頏。
⑥鎳體內含鎳甚微,日糧中鎳的平均吸收率低於10%。鎳的主要生物學作用是作為酶的結構成分或活化因子,也可能在體內作為生物配位體的輔助因子,使腸道三價鐵更易吸收。
(四)維生素
維生素是一類動物代謝所必需的需要量很微的低分子有機化合物。
維生素不是形成機體各種組織器官的原料,也不是能源物質。它們主要以輔酶和催化劑的形式廣泛參與體內代謝的多種化學反應,從而保證機體組織器官的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正常,以維持動物正常健康和各種生產活動。
按其溶解性,維生素可分為脂溶性和水溶性兩大類,每一大類又包括許多種維生素。常用的維生素共有14種。
凡能溶解於脂肪中的維生素,稱為脂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視黃醇)、維生素D(抗佝僂素)、維生素E(α-生育酚)和維生素K(抗出血因子)等4種。
水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3、維生素B4、維生素B5、維生素B6、維生素B11、維生素B12、維生素B7和維生素C。前9種水溶性維生素,因它們的生理作用及化學組成彼此間均有不少相似之處,故在動物營養上常稱為B族維生素。水溶性維生素可從水溶性的食物中提取,在化學組成上不僅含有碳、氫、氧三大元素,多數都含有氟,有的含硫或鈷。
1.脂溶性維生素
(1)維生素A(視黃醇)維生素A為黃色片狀結晶體,是不飽和的一元醇,有視黃醇、視黃醛和視黃酸三種衍生物。維生素A維持正常視覺,維持粘膜上皮細胞的正常結構。是動物機體預防疾病、增進健康、調節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代謝所必需。與動物繁殖有關,可促進動物和骨骼的生長發育。
維生素A缺乏症:雞表現暗適應能力降低,嚴重時引起夜盲或幹眼病,視力減弱或失明。幼雞生長發育受阻,降低增重、減弱對疾病的抵抗力,生產力下降。繁殖機能障礙,公雞出現性機能衰退,精液品質下降,死精增多,受精率降低;母雞產的蛋常在孵化2~3天內發生胚胎死亡。皮膚表皮幹燥、被毛粗亂,無光,有的出現脂溢性皮炎症;食欲不佳,易患呼吸道疾病。神經功能紊亂,腦積水,外圍神經退化,運動失調,關節腫大,對骨骼生長發育有不良影響。
維生素A過量雞的中毒表現:食欲不佳,被毛粗亂,骨畸形,生長緩慢,皮膚增厚或有炎症,最終死亡。
來源和合理供應:維生素A存在於魚肝油、卵黃、血粉、酵母、魚粉中。青綠飼料、青貯料、優質青幹草、胡蘿卜等均富含胡蘿卜素。飼喂富含維生素D的飼料,加強雞的舍外運動,多曬太陽,病雞注射骨化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