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雞舍的結構與基本要求
雞舍是雞群生活和從事生產的重要場所,起遮風擋雨、避免烈日照射和冬季防寒保暖的作用。因此,在設計雞舍時,要為雞群的生長、發育、產蛋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滿足雞群生物學特性的要求,根據飼養工藝和環境參數,給予科學的合理要求。
(一)雞舍的朝向
確定雞舍的朝向時,主要考慮日照和通風效果,應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地理位置、雞舍的采光及溫度、通風排汙等情況確定。舍內的自然光照依賴陽光,舍內的溫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太陽輻射的影響;自然通風時,舍內通風換氣受主導風向的影響。因此,必須了解當地的主導風向和太陽的高度角。我國地處北緯20°~50°,各地太陽高度角因緯度和季節的不同而不同。雞舍朝南,冬季日光斜射,可以充分利用太陽輻射的溫熱效應和射入舍內的陽光,利於雞舍的保溫取暖。夏季日光直射太陽高度角大,陽光直射舍內很少,利於防暑降溫。所以,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選擇雞舍朝南是有科學報據的。
雞舍內的通風效果與氣流的均勻性和通風的大小有關,但主要依賴進入舍內的風向角度。若風向角度為零,則進入舍內的風為“穿堂風”,在冬季雞體直接受寒風的侵襲,舍內有滯留區存在、不利於排除汙濁氣體,在夏季不利於通風降溫;若風向角度為90°,即風向與雞舍的長軸平行,風不能進入雞舍,通風量等於零,通風效果最差;隻有風向角度為45°時,通風效果最好。
(二)雞舍的間距
確定雞舍的間距主要考慮日照、通風、防疫、防火、排汙和占地麵積。間距大,前排雞舍不影響後排采光,有利於通風排汙、防疫和防火,但會增加占地麵積;間距小,可節約占地麵積,但不利於采光、通風、防疫和防火,影響舍內小氣候。一般育雛育成舍間距為10~20米,蛋雞舍間距為10~15米。
(三)雞舍的麵積
雞舍的麵積大小應根據飼養方式(地麵散養、網上平養、籠養等)、飼養密度和雞的品種而定。
1.雞舍的跨度一般要根據屋頂的形式、內部設備的布置及雞舍類型等決定。通常雙坡式、氣樓式雞舍的跨度,要比單坡式及拱式雞舍的跨度大一些。雞舍的跨度一般不宜過寬,開放式雞舍跨度一般為6~10米,有利於通風和采光;封閉式無窗雞舍的跨度可大一些,為12~15米。
2.雞舍的長度一般取決於雞舍的跨度和管理的機械化程度。跨度小的雞舍長度在50~60米左右,跨度較大的雞舍長度一般在70~80米左右。機械化程度較高的雞舍可長一些,但一般不宜超過100米,否則機械設備的製作與安裝難度較大,材料不易解決。
3.雞舍的高度應根據飼養方式、清糞方法、跨度與氣候條件而決定。跨度不大、平養、氣候不太熱的地區,雞舍不必太高,一般從地麵到屋簷口的高度為2.5米左右;而跨度大、夏季氣溫高的地區,又是多層籠養雞舍,可增高到3米左右。
(四)雞舍屋頂
屋頂是雞舍最上層的結構,起到防熱、防寒、防雨的作用。因此,屋頂的要求是能防水、遮風擋雨、隔熱保溫、結實耐久、輕便、防火,並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現代規模養雞場雞舍的屋頂形式主要有雙坡式、單坡式、鍾樓式、半鍾樓式、拱式和雙坡歧麵式等。平養的跨度不大的雞舍有用單坡式屋頂外,一般常用的是雙坡式。
1.單坡式雞舍跨度小,多帶運動場,適於小規模養雞,環境條件易受自然條件的影響。
2.雙坡式雞舍跨度大,適於大規模機械化養雞,舍內采光和通風稍差。
3.鍾樓式及半鍾樓式雞舍通風和采光比雙坡式雞舍好,但造價稍高。
4.拱式雞舍造價低,用材少,屋頂麵積小。適宜缺乏木樹、鋼材的地方。
5.雙坡歧麵式雞舍采光條件好,彌補了雙坡式的不足,適用於北方寒冷地帶。
(五)牆體
牆體是雞舍的主要圍護結構,要求防禦外界風雨侵襲、隔熱性良好,為舍內創造適宜的環境。牆體多用磚或石頭壘砌,牆外麵用水泥抹縫,牆內麵用水泥或白灰掛麵,以便防潮和利於衝刷。牆上有門、窗,保證通風和采光。牆壁的有無、多少或厚薄,主要決定於當地的氣候條件和雞舍的類型。在氣溫較高的地區,可建造簡易大棚式雞舍,四周無壁,隻建屋頂,但四周必須圍以網眼較細的鉛絲網,以防野獸的侵入,也可建南側敞開的三麵牆雞舍。氣候溫和的地區,牆壁的厚度可薄一些。北方寒冷地區則要考慮冬季如何保暖。
(六)門
門一般設在南向雞舍的南麵。雞舍的門寬要便於所有設施和工作車輛均能順利進出,一般單扇門高2米,寬1米;兩扇門高2米,寬1.6米左右。為了便於車輛進出方便,門前可不設門檻、台階,有條件的可安裝彈簧推拉門,但最好能自動保持在關閉的位置。
(七)窗
雞舍的窗戶要考慮到雞舍的采光係數(窗戶麵積與底麵麵積之比)和通風。開放式雞舍的窗戶應設在前後牆上,前窗應寬大,離地麵可較低,以便於采光。後窗應小,約為前窗麵積的2/3,離地麵可較高,利於夏季通風。成年雞舍的采光係數一般為1:10~1:12,雛雞為1:7~1:9。窗戶麵積過大,冬季保溫困難,而且夏季受反射熱較多,易使雞群煩躁不安,發生啄癖。窗戶麵積過小,會造成雞群光照不足,夏季通風不良,舍內積熱,空氣汙濁,雞群極為不適,降低生產性能。在北方寒冷地區,雞舍在基本滿足采光和夏季通風要求的前提下窗戶的數量盡量少,窗戶也盡量小。密閉式雞舍不設窗戶,舍內的通風換氣和采光照明完全由人工控製,但要設應急窗和通風孔,以防發生意外情況如停電、風機故障或失火時應急。目前,我國比較流行的簡易節能開放性雞舍,在雞舍的南北牆上設有大型多功能玻璃窗通風窗,外形如同可以開關的半通明牆體,兼備了牆和窗戶的雙重功能。
(八)地麵
地麵要求高出舍外,防潮,平坦。一般地麵與牆裙均應塗抹水泥,並設有下水道,便於衝刷和消毒。在地下水位高和比較潮濕的地區,應在地麵下鋪設防潮層(如石灰渣、炭渣、油毛氈等)。在北方寒冷地區,如能在地麵下鋪設一層空心磚,則更為理想。對於農村簡易雞舍,如為沙質或透氣性良好的土壤,也可用其自然地麵養雞,以減少投資,但在雞群轉出後,應鏟除一層舊土,並重新墊上新土和消毒。
(九)通道
雞舍的通道是飼養員每天工作和觀察雞群的場所,通道寬狹,必須考慮到通行和操作方便。通道過寬會減少雞舍的飼養麵積;若過窄,飼養管理工作不便。通道的位置也與雞舍的跨度大小有關,跨度小的平養雞舍,通道一般設在雞舍的北側,寬度為1~1.2米;跨度大於9米的雞舍,通道設在中間,寬度為1.5~1.8米,便於采用小車喂料。籠養雞舍無論雞舍跨度多大,視雞籠的排列方式而定,雞籠之間的走道為0.8~1.0米。
(十)運動場
目前飼養種雞、商品蛋雞、快速型肉雞均采用全程舍內飼養,雞舍不帶運動場。飼養優質雞,采用半放養技術,在飼養的中後期,白天天晴時需將雞群放到舍外運動場飼養,以促進雞的運動,提高肉質。一般運動場的長度與雞舍等長,寬度約為雞舍跨度的2倍。運動場應向南,地麵平整,位置要比雞舍地麵稍低,幹燥,有—定的坡度,便於排水,以防場內雨後積水。運動場的四周需用尼龍網或竹片等圍起來,以防雞隻四處流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