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奇的母親魯氏是對劉少奇少年時代劉少奇的母親影響最大的人。魯氏出生在距炭子衝數裏之遙的顧廬塘一戶富裕農家,是家中最小的女兒。她雖然沒有文化,但聰明伶俐,而且身體強壯,非常能幹,是操持家務的一把好手。自從嫁到劉家,魯氏一直是家中的主心骨。劉壽生在世時,魯氏不僅將一家十多口的家庭生活處理得井井有條,而且協助丈夫分擔一些農田管理、雇請幫工和子女教育的事情。劉壽生去世後,魯氏挑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依靠幾個漸漸成年的兒子,克服種種艱辛,使劉家的家業不僅沒有凋零,反而逐漸興旺起來。後來,又增加了幾畝田產,並加修了幾間茅屋。母親的辛勤、幹練、任勞任怨給幼年劉少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活在這樣一個勤勞、節儉、充滿慈愛但又嚴格的家庭,劉少奇受到了多重熏陶。劉少奇小時候身體比較瘦弱,但是文靜聰明,因為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所以總是受到父母親和哥哥姐姐的寵愛。母親在吃飯時常常為他加菜,蒸一碗臘肉或者煎一個荷包蛋等,劉少奇也常常將這些美味與哥哥姐姐一起分享。劉少奇雖然受到寵愛,但是並沒有被嬌縱。五六歲時,他便跟隨哥哥姐姐看牛、割草、砍柴、摘野菜。八九歲時,就已經和鄰家的小夥伴一起從事野外勞動了。每到農忙時,父親和哥哥們下田去插秧勞作,劉少奇就跑到田間去端茶送水。禾苗長起來之後,劉少奇時常去水田中參加除草勞動。這是他能做也是做得最多的一種農活。六月的炎熱天氣,站在水田中彎腰扯草是十分辛苦的農活,非常需要體力和毅力。劉少奇不怕苦不怕累,和哥哥們一起扯草,扯得又快又好,時常得到父親和哥哥的讚揚。就這樣,在這種平凡簡單的勞動中,幼年的劉少奇很早就體會到生活的不易。
出生在這樣一個耕讀之家,有爽直忠厚、知書達理的父親,堅毅幹練、任勞任怨的母親,相親相愛的哥哥姐姐,勤勞、節儉、忠厚、豁達的家風,這些都對少年劉少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培養了他勤勉、善良的優良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