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你們大都督司馬懿的頭盔呀!上次被我們打得隻顧逃命,頭盔掉了都來不及撿。”
“你們要是覺得可惜,就打過渭水來取呀!”
“算了吧!這種蠢貨大都督的手下,哪裏敢來啊!”
司馬師氣得咬牙切齒,諸將也恨得跺腳扼腕,他們轉身走回營中,徑直來到司馬懿帳內,將蜀兵的惡毒辱罵一一轉述給司馬懿,異口同聲地要求他立即發令出戰,懲治囂張的蜀軍。
司馬懿笑著聽他們說完,然後喃喃自語般地說道:“諸位一定記得聖賢所言:小不忍則亂大謀。現在的上策是專守防衛,可不是逞血氣之勇的時候。”
司馬懿打定了主意,無論蜀兵如何辱罵,也不出動一兵一卒。蜀兵罵得累了,又見魏營毫無反應,不久便也停止了謾罵挑釁。
孔明見司馬懿拒不出戰,又命馬岱去葫蘆穀督造木柵,構建柴寨。數月以後,工程完畢,馬岱回到大營向孔明複命:“遵照丞相之命,葫蘆穀中深挖了數條塹壕,寨中各處皆堆滿柴草,暗藏硫黃煙硝。地雷也已埋設穩妥,引火藥線均從穀中鋪設至四周山上,各處完工之後,均已細心遮掩,無人能夠看出破綻。”
“是嗎?都是按照我交給你的圖紙施工的?”
“與圖紙所示絕無不同之處。”
“好!待將司馬懿引進穀裏,就用百雷烈火招待他。你先去葫蘆穀後麵的小路埋伏,等到司馬懿追趕魏延進入穀中以後,即帶伏兵堵住前麵穀口,再令士兵一起點燃引火藥線,讓那座山穀成為一片火海,司馬懿與他的大軍便永遠留在葫蘆穀中了。”
馬岱退出之後,孔明又先後召進魏延與高翔,分別密授機宜,命他二人各自領兵出發。消停數月之後,孔明的帷帳裏又重新充滿了生氣。
孔明的表情也似與平日不同,眉宇之間顯露出穩操勝券的自信,他決心此次一定要置司馬懿於死地,一舉實現稱霸中原、恢複漢室大統的宿願。
他生來身體瘦弱,不甚頑健,加之是年他已五十有四,深知自己並無幾年時光馳騁疆場了。除此之外,與魏國如此不分勝負地無休無止對峙下去,對於蜀國來說,也是無法承受的重負。不可否認,此時麵對磐石般固守不動的魏軍,孔明心中已經越來越焦慮了。
不久,孔明自己也率領一支人馬向葫蘆穀方向開拔。出發之前,他向留守祁山大營的諸將訓示道:“請諸位同心同德守住祁山。如果司馬懿隻派部將來進攻,你們隻許詐敗,不可取勝;隻有當司馬懿親率大軍前來時,你們才可奮力抵抗,並伺機迂回去進攻渭水的魏軍大本營。”
孔明做完詳細的戰鬥指示,遂將中軍移往葫蘆穀附近。在葫蘆穀布完兵陣之後,又將原來派去迂回到葫蘆穀後的馬岱再次召來,秘密布置道:“戰鬥開始以後,你必須在葫蘆穀南側的山峰上,白天豎起七星旗幟,夜晚點燃七盞明燈。這是指引我軍引誘司馬懿進入葫蘆穀的暗號,千萬不可疏忽大意。我知你一貫忠勇盡職,故將這個重任托付與你,望你不要辜負我的希望。”
馬岱滿懷感激地接受了密令,隨即帶人奔南山而去。
魏軍對蜀營的異動十分注意。此時一得知有隊伍開拔,夏侯惠與夏侯和二人立刻去向司馬懿請戰:“請大都督準許我們二人領兵出擊。今日已經找到了蜀營的破綻,我們定能將其大營一舉踏平!”
司馬懿聽二人興衝衝說完,麵不改色地冷冷問道:“何以見得?”
“蜀軍已經不堪等待,開始分兵轉移了。”
“啊,哈哈哈!那又是孔明布下的圈套。”
“大都督為何如此懼怕孔明?”
“懂得懼怕應該懼怕之人,我覺得並非是一種恥辱。”
“可是,如果錯失了天賜良機,大都督還能堅持這種信念嗎?”
“你們真認為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當然!蜀軍在葫蘆穀險峻之處大興土木已久,就是為了營建一個穩固的常駐基地。蜀兵又在祁山一帶耕田種地,安撫百姓,目的也是為了自給自足。如今這兩個軍事、經濟上的目的已接近完成,孔明肯定已開始逐漸將其據點從祁山轉移過去。”
“嗯,言之有理。”
“倘若讓孔明轉移到葫蘆穀盆地,依仗天險地勢與構築的牢固城寨,將祁山大營作為前衛陣地,加之糧食亦能自給自足,那時再想消滅孔明,隻怕是更不可能了吧。”
“你們二人留在我身邊,我另外派人前去進攻!”
司馬懿終於下了決心,他急忙召來夏侯霸、夏侯威二將,每人撥與五千兵馬,命令他們分路向蜀軍祁山大營進攻。
二將引軍疾馳祁山,途中遇到高翔統領的運輸隊,魏軍毫無懸念地打得蜀軍運輸隊四散奔逃,繳獲了許多木牛流馬與蜀兵丟棄的馬具、戰鼓、旌旗。魏軍旗開得勝之後,高唱凱歌,浩浩蕩蕩地回營去向司馬懿報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