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七十七 天雨滅巨焰(1 / 3)

第二天,又有一支魏軍出營襲擊,也獲得了不菲的戰果。

從此以後,魏軍隻要有機可乘,便主動進襲,而且每戰或大或小,絕不會空手而歸。受到襲擊的蜀軍大多是往葫蘆穀去的運輸隊,因而魏軍繳獲糧米、木牛流馬等物資裝備堆積如山,幾乎每天都有成隊被捆綁的蜀兵俘虜帶回營來。

眼見俘虜與日俱增,司馬懿大方地吩咐左右將他們全部釋放,“這些俘虜都是些老弱殘兵,即使殺了也無關大局,不如放他們回去宣傳我軍的寬厚仁德。”

魏軍諸將奉命終日固守陣地,早已躍躍欲試,等得不勝其煩,見近來有了建功機會,紛紛向司馬懿請纓出戰,而每次領兵進襲,盡皆有所斬獲。如此二十餘日,竟然連戰連勝。

魏軍上下士氣日益旺盛,自恃已是攻無不克。普遍認為蜀軍由於轉移陣地分散了兵力,加之大興建築、助民農耕,導致軍隊素質劣化,已經疲弱得不堪一擊。

隨著捷報頻傳,將士們對蜀軍的看法也逐漸浸透到司馬懿的心裏,他的臉上開始露出了光彩。

一天,他在親自審問了一名被俘的蜀將之後,自信地對部將說道:“戰局已越來越對我軍有利了。”

原來在審訊之中,那名蜀將不僅說出了孔明現在的確切位置,還供出在葫蘆穀以西十裏之處,蜀軍營造了一座儲糧城寨,現正向城內大量運糧,屯滿之後,可供全軍數年食用。

“如此看來,孔明留下把守祁山的兵馬為數不多。”

司馬懿自忖掌握了戰局的主動權,不覺為之振奮,他從那靜寂已久的帷帳中,又開始威風凜凜地發出進攻祁山的將令。

長子司馬師不解其意,來到他座前問道:“父親為何不去進攻孔明所在的葫蘆穀,卻去攻打祁山?”

“因為祁山乃是蜀軍的根據地。”

“但孔明才是蜀軍的支柱啊。”

“說得不錯,所以我才命前陣先去大舉進攻祁山,我自帶大軍隨後出發。其實我會突然改變方向,前去急襲葫蘆穀,踏平孔明陣地,將他屯在城寨中的糧食一舉燒光。用兵之道,在於秘而不露,你不必多問。”

司馬師聽得心服口服,禁不住讚歎道:“父親用兵實在高明。”

司馬懿又將張虎、樂□喚進帳來吩咐道:“我率大軍走後,你們領兵多帶些硫黃煙硝,隨後接應。”

卻說近一個月來,孔明每天登上葫蘆穀口附近的高地眺望,眼看著蜀兵一次次在渭水與祁山之間打敗仗。

高翔的運輸隊頻頻在這片危險地帶遭到魏軍襲擊,祁山大營蜀兵的每戰必敗,其實早已都在孔明的算計之中,他絲毫未因此而感到沮喪。

這一天,孔明望見不計其數的魏軍兵馬離開營地,一隊一隊擺開陣勢,浩浩蕩蕩地向著祁山開去。

他頓時不禁險些叫出聲來:“好啊!司馬懿終於開始行動了。”他翹首以待魏軍大軍出動,已經苦苦等了一個月了。

孔明立即挑選一名近侍,遣他到祁山大營去傳達命令,要他們務必嚴格按照自己事先的安排行事。

魏軍聲勢浩大的兵馬一舉壓到河灘上,來勢洶洶,猶如要將渭水水流切斷一般。他們避開蜀軍各處要塞前密集的鹿砦,從多處搶灘登陸,令蜀兵防不勝防。轉瞬之間,魏兵已經登上渭水彼岸,防守的蜀兵陣腳大亂,慌忙向山腳下的陣地退去。

“蜀逆在此為害多年,今日定要將其斬草除根!”

司馬懿此時的指揮果斷有力,與平日判若兩人,猶如鬼神魔怪附體一般。魏軍在他的指揮下,鬥誌空前旺盛。鼓角聲聲震天動地,刀光劍影寒光閃閃。這一日恰逢狂風大作,隻吹得草木伏地,水霧騰起,那水霧轉眼間化為流雲,向著祁山的山腹飄去。山呼海嘯般的呐喊聲中,血肉橫飛,屍骸遍野。

蜀軍遭到了紮營祁山以來最為猛烈的攻擊。早在發動總攻之前,魏軍便已做好不惜一切代價的準備,此時盡管到處已是屍骨累累,馬蹄在血汙中打滑,但魏軍仍然殊死搏鬥,一步一步向蜀軍核心陣地挺進。

看到戰鬥已進入激烈混戰的階段,身在中軍的司馬懿突然下令:“立刻改變攻擊方向!跟我來!”

說著調轉馬頭,率領中軍精銳向葫蘆穀方向馳去,因為他的目標本來就不是祁山大營。張虎、樂□領著兩隊人馬也隨後跟進,司馬師、司馬昭二人緊緊護衛在他的身旁。

祁山大營的蜀軍一心與魏軍前鋒肉搏,誰也沒有注意到魏軍後續部隊改變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