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七十九 銀河的祈禱(1 / 2)

孔明的病情顯然是操勞過度所致,暫時尚未到臥床不起的地步。但他病得越重,反而越發寬慰眾人無須擔心,自己仍然整日埋頭於繁忙的軍務之中。

近日頻頻傳來敵營中的消息,雲魏軍上下求戰心切,紛紛抱怨司馬懿膽小怯陣,甚至有人憤然揚言他不配擔當魏軍大都督。魏營中已經傳得沸沸揚揚,說孔明前幾日派人送來巾幗素衣,將司馬懿羞辱得無地自容。現在魏軍將士群情激奮,主戰者乘機鼓噪煽動:“孔明修書給司馬懿大都督,把他說成不中用的女人,大都督竟然不知該如何回應敵人的挑釁。我們這些魏國勇士難道都是木偶?幾十萬大軍開到此地,難道就是為了來受蜀人譏笑侮辱的嗎?”

孔明雖然已在病中,但一聽到魏營裏的動向,仍按捺不住心中的高興,“要來就快來吧!”

他想好應敵計策,又召來一名機敏的細作吩咐道:“你且去魏營仔細打探,務必查明司馬懿究竟是否出兵。”

過了幾天,細作從魏營偵察歸來複命,孔明急不可待地問道:“魏營有何動向?”

細作答道:“敵營上下確實蠢蠢欲動,將士紛紛摩拳擦掌,求戰心切。但營門卻有一名老者鎮守,此人白眉朱麵,眼觀六路,身披閃閃金甲,手持黃鉞昂然屹立,不準任何人擅自跨出營門。有他守在那裏,營中將士縱然想出也出不來。”

孔明聽到這裏,手中的羽扇不覺脫手掉在了地上。

“啊!此人必是魏國朝廷派來監軍的辛毗,字佐治。沒想到他真的那麼嚴格禁止魏軍出戰。”

孔明早已將全身心獻給蜀國,如今自知重病纏身,已不久於人世,更欲分秒必爭完成一統中原的大業,故而辛毗禁止出戰的消息,對他不啻一大打擊。

渭水激流水漲水落,岸畔河灘時盈時涸,炎陽驟雨倒換交錯,日複一日鬥轉星移,然而蜀魏雙方對峙的局麵一成不變,陣前不見旌旗翻揚,營內不聞鼓角鳴動,轉眼之間,秋風已在撫弄遍野的黃花,早晚已帶上了颼颼涼意。

這一日,司馬懿遠遠望著蜀營的方向,喃喃自語道:“怎麼蜀軍營中總有一種蕭瑟淒涼之意?”

他當天晚上秘密派遣細作,前去窺探孔明營中動靜,自己穿上銀甲鐵胄,在燭光下靜待細作歸來。他已做好出戰準備,隻要探來的敵情與自己的揣測相同,就要對蜀營進行奇襲。

細作化裝去蜀營打探了許久,四更時分方才回到營中來向他複命。那細作一邊擦著額頭上的汗水一邊稟報:“蜀軍旌旗如平日一般嚴整肅然,營中並無絲毫散漫懈怠之氣。夜深之後,孔明還乘著白木四輪車在營中巡視,他也一如往常,頭戴綸巾,手持白羽扇,營中將士見他巡視而過,皆肅立行禮,看不出任何紊亂跡象。蜀營軍紀如此森嚴,實在令人吃驚。近來常聽人傳說孔明已經重病在身,看來那恐怕是敵人故意散布的謠言。”

司馬懿聽完細作稟報,不由歎了口氣,對兩個兒子司馬師與司馬昭說道:“諸葛孔明真堪稱古今之名士啊。何謂名士?名士就是他那樣的人。”

在此之前,孔明曾經要求吳國履行蜀吳同盟條約,開辟針對魏國的第二戰線,然而迄今為止,他尚未收到任何吳魏交戰的詳細報告。吳國已於是年五月出動水陸大軍,分三路向魏國進發,從表麵上看來,已經按照條約對魏開戰。

不難想象,孔明是何等焦急地盼望看到吳國的捷報。

幾個月來,他風聞了許多關於吳魏交戰的傳言。有人說吳軍已在戰場上占據優勢,有人說吳魏二軍尚未正式交手,還有人說吳軍已經落敗而逃。

吳魏戰場與祁山渭水遠隔數千裏之遙,各種不著邊際的情報實在難以令人相信。

不覺到了初秋時分,這一天,費禕忽然從成都來到前線孔明大營中。

“我是來向丞相通報吳魏戰況的。”

孔明那天身體頗為不適,但聽說是來傳達自己急於得知的吳魏戰報,立即打起精神來接待了費禕。他迫不及待地問道:“吳國那邊的戰況如何?”

費禕頹喪地說道:“夏五月,吳王孫權舉三十餘萬大軍,分三路北上,擺出了進攻的架勢。魏主曹睿乃自引大軍挺進至合淝,令滿寵、田豫、劉劭分兵也分三路迎敵。滿寵設計盡燒東吳糧草戰具,在巢湖將其先鋒打得大敗。陸遜見先鋒出師不利,遂上表於吳帝,約定率軍迂回至魏軍背後,想以兩麵夾攻挽回敗局,不意此計事先泄露,被魏營搶得先機,吳國全軍隻得無功而返。看來,對於吳國已是無法指望了。”

“……”

“啊!丞相,您怎麼了?臉色為何突然如此蒼白?”

“噢,無甚大礙。”

“不對啊,您的嘴唇也沒有血色了!”

費禕大驚,急忙喚孔明親隨前來。

眾人趕上前來時,孔明已經用衣袖掩住臉麵,昏厥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