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共產黨人致力於改變世界(2 / 2)

1883年3月14日,偉大領袖和導師馬克思在倫敦逝世,享年65歲。馬克思的遺體安葬於倫敦海德公墓,與他的夫人燕妮墓葬在一起。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講話,高度讚揚馬克思是“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恩格斯說:“這個人的逝世,對於歐美戰鬥的無產階級,對於曆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這位巨人逝世以後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會使人感覺到。”又說:“正因為這樣,所以馬克思是當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誣蔑的人。各國政府——無論專製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驅逐他。資產者——無論保守派或極端民主派,都競相誹謗他,詛咒他。他對這一切毫不在意,他把它們當作蛛絲一樣輕輕拂去,隻是在萬不得已時才給予回敬。現在他逝世了,在整個歐洲和美洲,從西伯利亞礦井到加利福尼亞,千百萬革命戰友無不對他表示崇敬、愛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膽地說:他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777—778頁。

1889年,國際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在倫敦召開,第二國際宣告成立。英、法、德和俄國等22個國家代表參加。恩格斯積極支持第二國際,推動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1900年成立社會黨國際局,比利時工黨領導人王德威爾德當選為主席。德國社會民主黨成為第二國際內最大的政黨,主張議會道路的考茨基主義在第二國際中占據主要地位。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成為第二國際的左派,繼續捍衛和發展馬克思主義。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社會民主黨等政黨以“保衛祖國”的名義支持本國政府發動對外戰爭,第二國際瓦解。

1895年8月5日,偉大領袖和導師恩格斯在倫敦逝世,享年75歲。列寧發表紀念文章《弗裏德裏希·恩格斯》,高度讚揚恩格斯是“整個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學者和現代無產階級的導師”。列寧沉痛悼念恩格斯的逝世,他引用俄國著名詩人涅克拉索夫的詩,說:“一盞多麼明亮的智慧之燈熄滅了,一顆多麼偉大的心停止跳動了!”列寧:《弗裏德裏希·恩格斯》,《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頁。

各國工人階級政黨是在第一國際、第二國際推動下成立的。在德國:1869年,德國社會民主工黨成立,稱為愛森納赫派。1875年,德國社會民主工黨與稱為拉薩爾派的全德工人聯合會合並。1878—1890年,德國社會民主工黨一度被俾斯麥政府取締。1891年,更名為德國社會民主黨。李卜克內西、倍倍爾等擔任領導人。在英國:1900年,英國工黨成立,麥克唐納擔任領袖。在法國:1879年,法國工人黨成立。1901年,法蘭西社會黨成立。1902年,法國社會黨成立。1905年,法國社會黨和法蘭西社會黨合並,組成新的法國社會黨,饒勒斯、蓋得、拉法格、瓦揚等擔任領導人。在俄國: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黨)成立,列寧擔任領導人。

共產主義是共產黨人的一麵旗幟。共產黨人既要腳踏實地,把本國事情辦好,又要仰望星空,致力於改變世界。

共產黨人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幹,更要仰望星空,規劃未來。2009年1月31日,溫家寶總理訪問西班牙期間,在塞萬提斯學院與西班牙文化界人士、青年學生進行座談時說:“我經常在思考,一個民族要興旺發達,就不僅要有人腳踏實地,埋頭苦幹,更要有人遙望星空,堅守精神家園。這樣的民族才有希望,才能克服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才能有光明的未來。”溫家寶:《同西班牙文化界人士、青年學生座談時的談話》,《人民日報》2009年2月1日。

馬克思主義的國際戰略是根據時代發展而不斷發展的。共產主義過時的論斷是錯誤的。共產主義的真諦在於國際戰略的理論高度。共產黨人堅持共產主義,關鍵是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國際戰略,致力於改變世界,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