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是馬克思主義國際戰略的政治過渡(1 / 3)

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是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主要內容,是馬克思主義國際戰略的一部分。馬克思主義的偉大貢獻不是發現階級鬥爭,而是提出無產階級專政理論。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無產階級民主,為馬克思主義國際戰略共產主義作好充分準備。

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提出建立無產階級專政。馬克思通過對1848年法國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的研究,寫下《1848年至1850年法蘭西階級鬥爭》、《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法蘭西內戰》和《哥達綱領批判》等經典著作,係統論述無產階級專政理論。共產黨把工人階級組織起來,領導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

馬克思提出無產階級專政是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政治上的過渡時期。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法蘭西階級鬥爭》中說:“這種社會主義就是宣布不斷革命,就是無產階級的階級專政。這種專政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差別,達到消滅這些差別所由產生的一切生產關係,達到消滅和這些生產關係相適應的一切社會關係,達到改變由這些社會關係產生出來的一切觀念的必然的過渡階段。”馬克思:《1848年至1850年法蘭西階級鬥爭》,《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2頁。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說:“在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之間,有一個從前者變為後者的革命轉變時期。同這個時期相適應的也有一個政治上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國家隻能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專政。”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4頁。

無產階級專政馬克思稱為政治上的過渡時期。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馬克思主義國際戰略共產主義的政治過渡。無產階級專政走向無產階級的聯合,目標是建立新的無產階級的國際體係。共產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國際戰略的最高目標。

馬克思提出無產階級專政要打碎舊的國家機器,解除舊的武裝,他積極支持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中說:“議會製共和國在它反對革命的鬥爭中,除采用高壓手段而外,還不得不加強政府權力的工具和集中化。一切變革都是使這個機器更加完備,而不是把它摧毀。那些相互爭奪統治權的政黨,都把這個龐大國家建築物的奪得視為勝利者的主要戰利品。”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5—676頁。1871年4月12日,馬克思寫信給德國醫生庫格曼說:“如果你讀一下我的《霧月十八日》的最後一章,你就會看到,我認為法國革命的下一次嚐試不應該再像以前那樣把官僚軍事機器從一些人的手裏轉到另一些人的手裏,而應該把它打碎,這正是大陸上任何一次真正的人民革命的先決條件。這也正是我們英勇的巴黎黨內同誌們的嚐試。”馬克思:《致路·庫格曼》,《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9頁。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說:“但是,工人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並運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又說:“巴黎所以能夠反抗,隻是由於被圍困使它擺脫了軍隊並用主要由工人組成的國民自衛隊來代替它。現在必須使這一事實成為製度,所以,公社的第一個法令就是廢除常備軍而代之以武裝的人民。”馬克思:《法蘭西內戰》,《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5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