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產階級專政是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權,也就是無產階級民主。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說:“公社的偉大社會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項具體措施,隻能顯示出走向屬於人民、由人民掌權的政府的趨勢。”又說:“公社是由巴黎各區通過普選選出的市政委員組成的。這些委員是負責任的,隨時可以罷免。其中大多數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認的工人階級代表。公社是一個實幹的而不是議會式的機構,它既是行政機關,同時也是立法機關。警察不再是中央政府的工具,他們立刻被免除了政治職能,而變為公社的負責任的、隨時可以罷免的工作人員。所以其他各行政部門的官員也是一樣。”馬克思:《法蘭西內戰》,《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56—57、55頁。
馬克思提出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政權,是由公社組織起民族的統一。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說:“民族的統一不是要加以破壞,相反地,要由公社在體製上、組織上加以保證,要通過這樣的辦法加以實現,即消滅以民族統一的體現者自居同時卻脫離民族、淩駕於民族之上的國家政權,這個國家政權隻不過是民族軀體上的寄生贅瘤。舊政權的純屬壓迫性質的機關予以鏟除,而舊政權的合理職能則從僭越和淩駕於社會之上的當局那裏奪取過來,歸還給社會的負責任的勤務員。”馬克思提出他的貢獻不是階級鬥爭,他所加上的新內容是無產階級專政。1852年3月5日,馬克思致信德國記者魏德邁說:“至於講到我,無論是發現現代社會中有階級存在或發現各階級間的鬥爭,都不是我的功勞。在我以前很久,資產階級曆史編纂學家就已經敘述過階級鬥爭的曆史發展,資產階級的經濟學家也已經對各個階級作過經濟上的分析。我所加上的新內容就是證明了下列幾點:(1)階級的存在僅僅同生產發展的一定曆史階段相聯係。(2)階級鬥爭必然導致無產階級專政。(3)這個專政不過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馬克思:《致約·魏德邁》,《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7頁。
無產階級專政理論是總結1848年法國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的經驗而提出來的。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目標,成為推動社會主義運動發展的一麵旗幟。
1847年經濟危機席卷歐洲,運輸工人破產。1848年2月,法國巴黎爆發二月革命,推翻菲利普王朝的統治,建立法蘭西共和國。這就是法蘭西第二共和國。議員拉馬丁任臨時政府外交部部長,並組成以拉馬丁為首的臨時政府。臨時政府任命路易·勃朗為勞工委員會主席,設立國家工廠,安頓失業工人。但是,臨時政府很快解散國家工廠。6月,法國工人發動六月起義,遭到鎮壓。鎮壓六月起義的陸軍部部長卡芬雅克任臨時政府總理。
馬克思高度讚揚六月起義是無產階級第一次大規模的戰鬥。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法蘭西階級鬥爭》中說:“這是分裂現代社會的兩個階級之間的第一次大規模的戰鬥。這是為資產階級製度的存亡而進行的鬥爭。”馬克思:《1848年至1850年法蘭西階級鬥爭》,《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8、480頁。
1848年12月,議員、拿破侖一世的侄子波拿巴當選總統。波拿巴任命保守派的秩序黨領導人巴羅為總理,秩序黨人尚加爾涅任巴黎軍隊總司令。這樣,就形成波拿巴和秩序黨聯合執政的局麵。1850年11月,波拿巴解散議會,免去巴羅的職務,尚加爾涅也失去權力。波拿巴掌握實權。1851年1月,尚加爾涅正式被免去巴黎軍隊總司令職務。12月,波拿巴反動政變,稱拿破侖三世,建立法蘭西帝國。這就是法蘭西第二帝國。1848年革命的結果是建立帝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