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是列寧主義關於國家學說的重要內容。社會主義社會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政權,廣大人民群眾享有民主。社會主義社會是生產資料公有製為主體,承認財產權的資產階級權利仍然存在。
共產主義是一項國際戰略,是實現人的自由和全麵發展。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國際戰略,必須把本國的事情辦好。共產主義是建立在無產階級專政基礎上的。列寧提出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就是堅持把本國的事情辦好,建立和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1917年,列寧發表《國家與革命》,係統論述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提出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第一階段的理論。這為十月革命和建立蘇維埃政權指明了方向。
列寧提出從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必須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政權。列寧在《國家與革命》中說:“現在,問題的提法已有些不同了:從向著共產主義發展的資本主義社會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非經過一個政治上的過渡時期不可,而這個時期的國家隻能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專政。”又說:“民主在其發展的某個階段首先把對資本主義進行革命的階級——無產階級團結起來,使他們有可能去打碎、徹底摧毀、徹底鏟除資產階級的(哪怕是共和派資產階級的)國家機器即常備軍、警察和官吏,代之以武裝的工人群眾(然後是人民普遍參加民兵)這樣一種更民主的機器,但這仍然是國家機器。”列寧:《國家與革命》,《列寧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8、201頁。
無產階級專政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權,是廣大人民群眾所享有的民主。列寧說:“而無產階級專政,即被壓迫者先鋒隊組織成為統治階級來鎮壓壓迫者,不能僅僅隻是擴大民主。除了把民主製度大規模地擴大,使它第一次成為窮人的、人民的而不是富人的民主製度之外,無產階級專政還要對壓迫者、剝削者、資本家采取一係列剝奪自由的措施。為了使人類從雇傭奴隸製下麵解放出來,我們必須鎮壓這些人,必須用強力粉碎他們的反抗,——顯然,凡是實行鎮壓和使用暴力的地方,也就沒有自由,沒有民主。”又說:“人民這個大多數享有民主,對人民的剝削者、壓迫者實行強力鎮壓,即把他們排斥在民主之外,——這就是民主在從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時改變了的形態。”列寧:《國家與革命》,《列寧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8、201、196頁。
無產階級專政在從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第一階段過渡的時期,專政的職能必須加強,對人民的剝削者、壓迫者和敵對勢力實行強力鎮壓。在社會主義製度建立後,無產階級專政,除了對反對無產階級專政的敵對勢力實行鎮壓外,主要是指無產階級(經過共產黨)領導。這就是使用“專政”一詞的轉義。
社會主義社會建立生產資料公有製,資產階級權利仍然存在。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提出,資產階級權利承認財產權,承認財產權的平等權利。由於權利是平等的,結果必然導致權利的不平等。資產階級權利在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仍然存在。社會主義條件下,資產階級權利或財產權不能消失,應該在生產資料公有製的條件下加以限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