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社會公平正義的理念,積極做好人民外交的工作。發展人民外交與發展政府間外交一樣重要。就像長線投資在短期來看並非有利可圖,應該站在戰略的高度和長遠的目標看待和把握這一問題。發展人民外交,是為了支持人民中的友好政黨、團體,建立長期友好關係,做到以民促官,建立兩國長期的友好關係。這才能更好發揮軟實力的作用。
人民外交著眼於人民,堅持官民並舉,以官帶民,以民促官。2001年8月6日,江澤民同誌在周邊安全問題座談會上講話說:“民間外交與官方外交有很強的互補性。要著眼於人民,堅持官民並舉,以官帶民,以民促官。努力將各種外交資源有機結合起來,統籌使用,形成合力。通過加強往來,增進了解,加深友誼,爭取理解、同情和支持,全麵推動國家關係的發展。”江澤民:《同周邊國家發展睦鄰友好關係》,《江澤民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7頁。
發展人民外交,做到以民促官。新中國成立後,中日尚未建立外交關係,毛澤東提出以民促官的對日外交方針,是以人民外交促進國家外交的建立和發展,對中日關係正常化發揮積極的作用。外交做到眼睛向下,除了發展政府外交,要重視與友好政黨、團體等的人民外交,發展人民之間的互信和友好關係。社會主義主張社會公平正義,要重視與其他國家中讚成社會公平正義的左派政黨、團體建立更緊密聯係。很多國家中,各種政黨、團體往往通過議會、輿論等陣地,對政府的內外政策發揮一定的製約和影響。一些國家中,由於反對黨得到人民的支持,政黨輪替對國家政策變化的影響比較大。人民外交與政府外交相結合,共同促進國家關係發展。
俄羅斯外交開始注重發揮軟實力的作用。特別在前蘇聯地區,俄羅斯外交注重軟實力,表現在實行人民外交,支持友好政黨,做到以民促官。2010年,親俄羅斯的烏克蘭地區黨領導人、前總理亞努科維奇當選烏克蘭總統,宣布放棄加入北約的計劃。同年,吉爾吉斯斯坦總統巴基耶夫被推翻,親俄的反對派人民信任政府聯盟執政,奧通巴耶娃任臨時總理,後任臨時總統。新政府要求美國在合同期滿後,撤出馬納斯軍事基地。
從烏克蘭到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俄羅斯大力支持親俄的政黨和社會力量,支持建立親俄的政府,力圖扭轉俄羅斯周邊地緣政治的長期被動局麵。美國在前蘇聯地區推行顏色革命和建立對俄羅斯的包圍圈,也一定程度上受到限製。俄羅斯能夠憑借軟實力,重新建立對周邊地區地緣政治的優勢。
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奉行社會公平正義,積極開展人民外交的工作。以人民外交建立人民的友好關係,發揮人民的影響力,推動政府間關係的發展,積極發揮軟實力作用。堅持社會公平正義,發展人民外交,推動世界政治經濟秩序朝著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