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聚散依依2(1 / 2)

入院當天,醫師除了進行一些常規檢查外,還進行了病理切片檢查。第二天一早,醫師來查房,便將結果告訴了他們:李宗仁的病已診斷為“直腸癌”,需要立即進行手術治療。

醫師很懂得病人和家屬的心理。在將確診結果告訴了李宗仁和胡友鬆之後,便即刻離開了病房。按照病情,隻有手術治療,可決定是否施行手術,還得請示周總理。他們都知道,周總理雖然日理萬機,但很關心李宗仁先生的病情。再說,大凡是患了癌症的人,當聽到醫師的確診消息後,必然有一場情緒的緊張和心裏的驚恐。

果然,當李宗仁還處在這意外打擊所造成的劇痛和麻木之中時,胡友鬆便一頭伏在病房的條桌上,傷心的哽咽。在20世紀60年代的中國,一個人被確診為癌症,無異於被最高法院終審判處了死刑。胡友鬆,這個全憑了自己果斷的抉擇才和李宗仁結為夫妻,又全憑了李宗仁的地位才改變了惡劣處境的女子,一時怎麼舍得離開自己恩愛的丈夫?她不願意她和李宗仁的結合隻這麼短暫,這麼倉促。美好的生活才僅僅開始,怎麼就要結束了呢?李宗仁自然也害怕癌症。前妻郭德潔就是死於乳腺癌。最親近的人,活生生的例子,他還能不談癌色變嗎?醫生走後,李宗仁臉色蒼白,精神頹喪,痛苦萬分地坐在床上,許久沒有說話。這種時候,他能說什麼呢?約莫過了半個小時,他才用連自己聽來都感到變了調的嗓子對在一旁痛苦得不能自拔的妻子說:“若梅,你去掛個電話,請尹冰彥先生和程思遠先生來一趟。”

“嗯。”胡友鬆一邊揩著抑製不住的淚水,一邊踉蹌地走出了病房。

李宗仁用手指叩了叩額頭,他想震動一下那已經被嚇得麻木了的腦筋,眼前還有個這麼年輕的妻子,他必須強作鎮定,不然會使她更為傷心,更為恐慌。醫生並沒有說不可做手術,隻要能做手術,總還有幾分苟延性命的希望,德潔不是在紐約做完了手術之後,還活了一年多嗎?一年多,對於一個已經78歲的老人來說,也不算太短了。兩個兒子都成家立業了,元配夫人在美國跟著大兒子幼鄰,生活也很好。他已經沒有什麼牽掛了。人固有一死嘛!想到這,李宗仁率性閉上眼睛,躺在床上想睡一下,讓自己那緊張到近乎麻木的神經,好好地放鬆一下,歇息一會兒。

胡友鬆出去了好一陣子才回到病房。電話打通了,尹冰彥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時也大吃一驚。可他立即意識到了他不能在電話裏表現得太為詫異和驚歎。他說,他負責通知程思遠先生,並勸邊打電話邊抽泣的胡友鬆鎮定情緒,以免加重李宗仁先生的精神負擔,他和程思遠先生馬上就來。胡友鬆打完電話轉回病房途中,遇到那位來查房的主治醫師。醫師告訴她,李宗仁的病情已向周總理辦公室彙報,周總理同意進行手術治療,並且批示:“早手術比晚手術好,做比不做好。”

胡友鬆稍稍控製住了情緒,回到病房時見李宗仁平靜地閉目躺在床上,於是便自己倒了一杯開水,想為自己壓壓驚,舒緩一下剛才像是被炸彈轟震過的腦子和被巨石夾擊過的心。畢竟是因為打擊太過於沉重,她甚至連咽開水都有些發顫。

“德公。”她輕輕地呼喚,她在這時,不能不說話,不能不和自己的親人說話。

“哦,你回來了。”李宗仁有些蒙蒙矓矓,他雖然強抑著自己的情緒,可無法讓腦子歇息下來。

“電話打通了,尹先生和程先生馬上就來。”胡友鬆將那張靠椅移到李宗仁的病床邊,她要將剛才得到的情況趕快告訴他,“醫院向周總理辦公室彙報了您的病情。周總理很關心,指示說:‘早手術比晚手術好,做比不做好’。”

“哦,周總理,我真太感謝他,太……”李宗仁沒想到自己的病情這麼快就被周總理知道,更沒想到周總理指示得這麼及時,這麼果斷。人,在這樣的時候,最需要有智慧、有主見的人來決定對策,而周總理的決策,李宗仁當然毫不猶豫地遵命。

“您現在有什麼不舒服嗎?”胡友鬆看李宗仁說話時嘴唇有些不自然地抽搐,她雙手握過他的一隻手,輕輕地給他揉著。她似乎覺得,李宗仁在發燒。

“隻是頭有些暈,不知道血壓是不是正常?”

“我叫醫師來!”胡友鬆起身要按床頭的呼喚電鈴按鈕,李宗仁卻示意暫不要呼喚,他想再安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