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玲
我和張梅玲老師相識於1999年秋天,那時我剛剛在全國小語會第三屆閱讀教學研討會上作了樣板課《小攝影師》,並獲得好評,因此被內蒙古教科所邀請到包頭市作觀摩課,和張老師同行。
大概因為我太關注語文這門學科,因此對像數學這樣所謂其他領域的知識和從事其研究的人物常常一無所知。坦白地講,我原來並不知道張梅玲是何許人也。但是一見麵,我就不由得被她深深吸引。
她個子不高,但是氣質非常好,說話有點南方口音。張老師很健談,尤其談到教育教學,好像總有說不完的想法和見解。她精力蠻充沛,談話之後我和另外幾個同行的老師常常懨懨欲睡,而她還要戴上老花鏡再看一會兒報紙或者雜誌。張老師愛美,而且從不掩飾自己對美的追求。她喜歡穿裙子,用她自己的話說:“一年四季從來不穿外褲。” 張老師也很講究吃,她每天早晨必須要吃一碗水果或者西紅柿、黃瓜之類的蔬菜,難怪皮膚白皙,恐怕這就是美容之道。那一次見麵,我隻記住了這麼多,但是很喜歡這個有學問的老太太。
第二次和張老師見麵是2000年的春天,在深圳。想不到一見麵,張老師就認出了我,而且準確無誤地叫出了我的名字,我真是由衷地佩服張老師的記憶力。但是我更佩服的是張老師的為人。那天中午,主辦單位準備了豐盛的午宴來款待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上菜的速度慢了些,使得這頓飯吃了很長時間。大概出於禮貌吧,一些有關單位的領導還要不停地敬酒,說些客氣話,時間就越發顯得不夠用。我看到張老師不住地看表,一位領導顯然也看出張老師著急了,就安慰她說:“張老師,別著急,咱們慢慢吃。您什麼時候去,報告就什麼時候開始,能請來像您這樣的大教授,我敢說,老師們等多久都沒意見。”
張老師客氣但是很堅決地說:“你們的好意我都領了,但是我喜歡把事情簡單化,下午我要按時作報告,不能讓老師們等。我們不是說要珍愛生命嗎?如果讓老師們坐在那裏等,我就成了一個浪費別人生命的罪人。”包括我在內的每一個人都對張老師的這種“目中有人”肅然起敬,於是免去了一切繁縟之節,準時和張老師一起來到了會場。
去年11月,我參加長沙的一個教學活動,剛好又遇到張老師。她看起來有些憔悴,我想是太累了。雖然我有很多問題還想向她討教,但是我沒有打攪她,希望她可以好好休息一下。晚上九點多,她竟然打電話過來叫我,說有事情請我幫忙。我來到她房間,看見她正伏案整理明天報告會上要用的資料。她說:“小王,我原來請人幫我寫好了一個文字投影片,今天我在路上又有了一些新的思考,你能不能幫我重新寫一張。”我擔心自己寫不好,於是推辭。張老師打趣地說:“一個語文老師還怕寫不好字?不是謙虛,我的字可真不好看,怕寫出來老師們都看不懂,要不然,我才不把這個機會給你呢!”張老師的鼓勵和信任讓我激動,同時也被她認真做學問的態度所感動。寫完了字,我準備告辭,張老師卻從衣箱裏掏出了幾件衣裳,讓我幫她參謀第二天的報告會上穿哪件衣服更好看。我忍不住笑著說:“您真是個愛美的老太太。”張老師滿足地長出了一口氣,說:“我呀,是熱愛生活。”
有半年沒有見到張老師了,在這個多情的夏季,張老師一定還是思考著,忙碌著,我想她一定還會笑容滿麵,在每一個閑暇的空間對著鏡子試穿霓裳吧。
2003年夏
吳正憲
吳老師曾經是我們崇文區小學教研室的主任,我對她最初的深刻印象源自於我的媽媽。大概是十年前,我在區裏的一個教學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當時我媽媽也是崇文區的一名老師,而且是一所普通小學的極其普通的老師。有一天,她回到家興奮地告訴我說:“今天吳正憲老師到我們學校去了。當我們校長介紹我是王文麗的母親的時候,她深深地給我鞠躬,說感謝她養育了這麼優秀的女兒。”記得張梅玲教授說吳老師是懂學生的,她也懂老師啊!就是這一次深情真誠的鞠躬,就是這麼一句讚揚的話,讓我的母親一連好幾天睡不著覺,也讓我一個剛剛摸到一點點教學門道的小老師決心一輩子做一個優秀的教師。
吳老師的人品和學品都讓我敬仰,她一直告誡我要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在她的影響下,我已經成為一名語文教研員。吳老師是民進黨員,我是共產黨員。有一次,不知怎麼地我們就聊到了“愛黨”這個話題。吳老師說:“文麗,我們都愛黨,愛社會主義,愛我們的國家,愛教育,愛孩子,但是愛黨絕不僅僅是思想和口號,作為一名教師,愛黨更多地要體現在你是否有愛的責任和能力。不管什麼時候,你都要立足課堂,要鑽研教學,為孩子們學習服務,為老師們教學服務。記住:這是你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