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夢想成真(2)(1 / 3)

“一村一品”,一個村發展一個品牌。

浙江一百三十三家賣場和超市啟動“綠色通道”,

從青川發出的藥材和農副產品,一個來回,

像變幻魔術,一年就拿回三千萬元。

千名村社幹部和致富帶頭人走出大山,

到浙江學習、培訓,視野與觀念不再如前;

百名專家從浙江不同領域走進青川,

把脈產業方向,認證品牌前景,

讓科技與百姓可感可依,不再遙遠。

浙江創意在青川琳琅滿目,最漂亮的

莫過於那塊“飛地工業園區”。

對於山連著山、地質災害頻繁的青川,

連建房子的平地都很難找到,

哪裏能劃出園區空地?

“川浙合作產業園”選址在廣元城區,

十家企業落戶了,投資額超過十六億元,

五千多青川災區的群眾就業,

園區利稅像雪球一樣回落青川。

青川從大山裏伸出一條腿,一步邁出,

幸福和夢想,像子彈一樣飛……

19

滿城水色半城山,

岷的江在都江堰的落筆,濃墨重彩,

成為聞名遐邇的世界遺產。

拜水都江堰,魚嘴分流,七河穿城而過,

所有的生命因水而生動。

問道青城山,道生一,一生二,三生萬物,

大地春回,滿目鬱蔥,欣欣向榮。

這裏曾經是聚焦世界目光的“前沿”,

這個在劫難裏“站立著的廢墟”,

舀“江之尾”的黃浦水擦洗傷口,

晨昏三個三百六十五,

華麗轉身,成為災後重建的翹楚。

都說最漂亮的是民居。

都說最堅固的是學校。

都說最現代的是醫院。

都說最滿意的是群眾。

而在其中,在整個城市空間與形態裏,

自然、文化與曆史的特征凸顯,

世界遺產的保護和傳承,

讓來自巴黎的建築大師Alain Marinos

睜大了眼睛:“保留了自己的靈魂,

以現代化適應曆史的遺跡。”

都江堰,不是簡單重複的彈丸麗江,

不是“小家碧玉”的縣城,

不再是“滿目瘡痍”的傷城,

而成為一個新興的國際性旅遊目的地。

與法國戰後重建、旅遊複興繁榮,

遺產地保護與更新的“大景觀地網絡”

任何一個城市都能找到對應。

上海市市長韓正從“江之尾”溯江而上,

走進都江堰災後重建的滬都家園,

那些剛搬進新家的災區群眾,

一擁而上。家長裏短,油鹽醬醋,

把這個大都市的“大人物”

當成了自家久別的親人。

臨走,村民董光泰雙手遞上一袋泡菜,

“這是自家醃的,新鮮,帶回去嚐嚐。”

新建的都江堰三級甲等醫療中心大廳,

一位懷抱小孩正在候診的年輕母親,

認出這個大上海的市長,

集結的感恩與激動,一起湧出,

她遞上懷裏的小孩在韓正的臉上,

留下純真的一吻,這一吻,

黃浦漲潮,三千萬上海人民都感受到了。

玉壘山前奔流而過的岷江回眸一望,

山麓上已成廢墟的戲樓、樂樓等古建築,

重新站立起來。逶迤的樓閣,依然雄偉氣勢。

這就是世界文化遺產二王廟,

這裏的一舉一動都進入中國視野、世界視野。

地震之後,國家列為災後文物重建一號,

一在中國是特殊的排列,一為大,

一是所有秩序的前,所有輕重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