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3 / 3)

常言道:老將解甲,聞鼙鼓而心動。王五本是個一生闖蕩江湖,冒險犯難,活動慣了的腳色,怎能安於這淒山古刹的寂寞生涯?何況這批東西又是曆代的文物,貴重的國寶,怎能拱手讓它流入外國。因此,他馬上攬下了這件事情,並且立即和張六兒商量具體的行動辦法。

吃罷晚齋,王五就辭別水心和尚,要同張六兒下山。水心知道他的心情,也不強留,把他倆送出山門,合十麵別。

下山後,他倆仍然一個騎騾,一個騎馬,向皇城馳去,初更時分,便到了德勝門外。張六兒早已探明,這批文物典籍,已經裝好箱,隻等今晚三更時分便要從西什庫教堂運出,送到安定門外火車站去上車。

他們把牲口找個地方寄存後,便一路飛簷走壁,趕到西什庫教堂門口,在一處僻靜所在隱蔽下來,耐心等候。

到了三更時分,果然聽見那教堂的大門輕輕地打開了。首先走出來幾個持槍的洋兵,向街道兩頭張望了一番,守住對麵幾條巷口,接著就由教堂內駛出了一輛馬拉貨車,出了教堂門,向火車站方向駛去。

王五一看就火了,他也來不及估計一下力量的強弱,就跳了出去,大喝一聲:“不準走!”隨即伸出一隻強壯有力的手臂,抓住那馬車後麵的橫檔,用力一拖,竟把那偌大一駕馬車拖得倒退了好幾步。車上一名外國小官員,看見他如此神力,嚇得咂舌不已。這時,張六兒也站出來擋住了馬車的去路。那幾個洋兵都聞聲趕來,用明晃晃的槍刺將他倆團團圍住。王五又吆喝了一聲:“三更半夜,你們偷運什麼,一定有鬼,趕快退回去!”

車上有個旗人也伸出頭來喝道:“你是什麼人,膽敢阻擋聯軍的東西?趕快把他拿下,送到聯軍公所去治罪。”

幾個洋兵聽了,便都動手來抓王五,卻被王五揮動拳頭,把他們一個個打翻在地。張六兒也揍翻了幾個洋兵。他們便乘勢喝令夫走回頭!那車夫也是一個漢人,早就不願幹這種事兒了,見王五白發如雪,身背大刀,知道他是著名的俠客大刀王正誼,心中暗暗敬佩,也不顧車上洋人和旗人的嗬止,掉轉馬頭就重新向教堂門口退了進去。

這時候,車上那洋人急了。他看看衣袋中的懷表,火車出站的時間已經快到了,如果再耽擱,就會誤車,而錯過了這趟火車,在北京多呆一天,這樁重要的買賣就會有被暴露出來的危險,同時在輿論中也會造成極不利的影響和嚴重後果。因此,他毅然拔出了手槍,瞄準王五,放了一槍,打傷了王五的左臂。那些洋兵也從地上爬起來,舉槍向王五和張六兒射擊。王五雖然負了傷,但他舞動手中的大刀,仍然迅捷地砍倒了幾個洋兵。張六兒也在洋兵們射出子彈之前,搠倒了幾個敵人。但是,寡不敵眾,他們終於在亂槍中被擊倒了。張六兒在倒地之前,仍然撲過去,抱住了一名洋兵,咬斷了他的喉管,兩人同歸於盡。

王五也倒下去了。他的身上已被射中了六七發子彈。但是,當那馬車被強迫重新掉過頭來,向火車站開去時,他仍然跳了起來,用他那把形影不離的大刀,砍傷了那個伸出腦袋來詈罵的、出賣祖國文物的旗人,然後,撲下來,倒在那馬車前麵,用他的軀體擋住侵略者盜賣祖國文物的道路!

129

人民在英勇地搏鬥著,而禍國的大臣們卻在屈辱中死亡,等待著最後的懲罰。

在陝西省侯馬鎮一座小地主的花園裏,曾經顯赫一時,位極人臣的大學士、吏都尚書剛毅,正在度過他生命中最後的時刻。他躺在冰冷的炕床上,心中充滿了恐懼、憂慮、羞愧和絕望的感情。

他是滿洲鑲藍旗人,弱冠以筆帖式累遷刑部郎中,光緒十一年擢山西巡撫,二十年詔授軍機大臣兼禮部侍郎,二十四年並任工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持節東南,搜刮了數百萬兩銀子的珍珠寶物,成為既富又貴的朝廷重臣。他迷信舊製,極力反對維新。戊戌八月殺害譚嗣同等六君子,就是他監斬的。許景澄、袁昶等,也是他主張殺害的。這兩年來,由於他對慈禧特別忠順,對祖宗法度特別堅持,冷酷無情地鎮壓維新黨人,因此特別受到慈禧的重視。今年又因保薦義和團,排外滅洋有功,他更加扶搖直上,與端王載漪等一道,當上了義和團提督,把慶王奕劻和榮祿等首輔大臣都擠到了一邊,成了權傾當朝、炙手可熱的人物。

可是,曇花易謝,好景不長。曾幾何時,現在一切都走向了反麵,成了泡影,好像一座冰雪雕就的樓閣,一朝之間就冰消雪釋,融化崩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