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劉氏治療脊柱(2 / 3)

(4)用於腰椎間盤突出症術後腰膝酸軟無力,配丹參、防己、杜仲、續斷、牛膝、何首烏等。

(現代研究)無梗五加皮有抗關節炎作用;對腸管及子宮均有興奮作用。刺五加有“適應原”樣作用,能增強機體對有害刺激因素的抵抗能力。對於高血糖,有降血糖作用;而在胰島性低血糖時,又能升高血糖。有抗疲勞作用,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對放射性損傷有保護作用;有明顯抗緊張作用。香五加有強心、鎮靜和利尿作用。過量能中毒。對腫瘤有抑製作用。

四、威靈仙

(處方用名)威靈仙、葳靈仙、靈仙。

(性味歸經)辛、鹹、溫,歸膀胱經。

(藥物功效)祛風濕,通經絡,止痹痛。

(臨床應用)本品味辛行散,性溫通利,主入膀胱經,宣通十二經脈,有較強的祛風濕、通經絡、止痹痛的作用,為治風濕痹痛的要藥。既可祛在表之風,又可化在裏之濕,通達經絡,治全身痹痛。常用量為5~10g。治骨鯁可用至30g。本品能損真氣,氣弱者不宜服。忌茶、麵湯。

(1)治風濕腰痛,配當歸、桂心,為神效丸。

(2)用於肥大性脊柱炎和腰部勞損,威靈仙注射液於華佗夾脊穴注射,一般每次取穴2~4個,每穴注射1ml,日1次。

(3)用於腰部損傷中後期之腰部酸痛等症,配川斷、杜仲、當歸、熟地、牛膝、白芍、桑寄生、炙甘草。水煎服,藥渣熱敷腰部。

(4)用於關節疼痛,日久變形,或腰腿疼痛沉重者,取威靈仙60g,酒浸3~7日,曬幹研細末,煉蜜為丸(9g),1次1丸,日2次。

(5)用於跟骨骨刺之足跟痛,單味威靈仙用醋煎,熏洗患足。

(6)用於跌打損傷疼痛及風寒腰背疼痛,配大茴香、桂心、當歸,名神應丸。

(現代研究)威靈仙有鎮痛作用;有溶解尿酸、抗利尿作用;並有抗組胺作用;醋浸液對魚骨刺似有一定的軟化作用,並使局部肌肉鬆弛,促使骨刺脫落;煎劑能抑製革蘭菌和真菌。

五、薟草

(處方用名)薟草。

(性味歸經)辛、苦、微寒,歸肝、腎經。

(藥物功效)祛風濕,通經絡,清熱解毒。

(臨床應用)本品生用,善化濕熱,用於祛風濕、平肝陽較宜。酒蒸後性變甘溫,用於風濕痹痛兼有腰膝酸軟者較好。筆者常於治療脊柱疾病的方劑中加入本品。現代應用治療高血壓、尿酸性痛風及坐骨神經痛。常用量為10~15g。本品為燥散之品,無風濕者不宜服。

(1)用於四肢麻木、疼痛,配熟地、炙川烏、羌活、防風,名為薟丸。

(2)用於腰椎管狹窄症,如通督壯腰湯(見“麻黃”條)。

(3)用於濕熱痹證,配臭梧桐、桑枝、忍冬藤、地龍、防己等。

(4)用於風濕痹痛損及肝腎者,配桑寄生、牛膝、杜仲、菟絲子、熟地、木瓜、當歸。

(現代研究)薟草有抗關節炎、降低血壓及擴張血管、抗菌及抗瘧作用。

六、伸筋草

(處方用名)伸筋草。

(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肝、腎經。

(藥物功效)祛風勝濕,通利關節,舒筋通絡,健骨止痛。

(臨床應用)本品常用於骨關節損傷後關節腫痛、屈伸不利及風寒濕痹之腰膝冷痛等症。常用量為9~12g,熏洗方中多用至30g。孕婦及出血過多者忌用。

(1)用於風寒濕痹之腰腿疼痛,配桂枝、牛膝、秦艽、細辛、當歸、杜仲、防風、蜈蚣。

(2)用於損傷性關節僵硬、屈伸不利,配千年健、五加皮、炙川烏、炙草烏、紅花、白芥子、威靈仙等。

(3)用於腰椎骨質增生及強直性脊柱炎等症,配透骨草、炙川烏、忍冬藤、青風藤、紅花、威靈仙、防風、乳香、沒藥,水煎熏洗並熱熨。

(現代研究)對小腸與子宮有興奮作用;有利尿、增進尿酸排泄的作用;還能解除小兒之痙攣性尿瀦留及便秘等。

七、桑寄生

(處方用名)桑寄生。

(性味歸經)苦、甘、平,歸肝、腎經。

(藥物功效)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養血安胎。

(臨床應用)本品質潤,能降血中風濕,為祛風益血之品,兼能潤筋通絡。尤長於補肝腎、強筋骨,為治療肝腎不足、腰膝酸痛的要藥。常用量為10~20g。

(1)用於經常性腰痛,動則加重者,本品60g、紅糖30g,水煎服。

(2)用於腰膝關節疼痛、屈伸不利之痹證,配續斷、獨活、牛膝、木瓜、五加皮、伸筋草。

(3)用於肥大性脊柱炎之腰背酸痛,常在辨證的基礎上加入本品。

(4)現代臨床治療高血壓、血管硬化、四肢麻木,配夏枯草、生白芍、地龍、決明子。

(現代研究)桑寄生有降低血壓及擴冠作用;有利尿作用;本品10%煎劑或浸劑在體外對脊髓灰質炎病毒和其他腸道病毒有明顯抑製作用(直接滅活)。

第三節 活血祛瘀類

一、雞血藤

(處方用名)雞血藤。

(性味歸經)苦、微甘、溫,歸肝、腎經。

(藥物功效)活血補血,舒筋通絡。

(臨床應用)本品既能活血又能補血,且有舒筋活絡之功,是脊柱外科常用中藥之一。也可用於骨關節損傷後期,肢體腫脹、活動不利及腰膝酸痛、筋骨麻木、風濕痹痛等症。常用量為10~15g。大劑量可用至30g。

(1)用於骨質疏鬆症之腰背疼痛,配骨碎補、續斷、鹿角霜、鹿銜草、山藥、白術、牡蠣、熟地、茯苓。

(2)用於強直性脊柱炎,配忍冬藤、絡石藤、海風藤、青風藤、薟草、伸筋草、五加皮、蜈蚣、炙川烏等。

(3)用於腰椎間盤突出症恢複階段之下肢麻木、腰膝酸痛,配續斷、杜仲、薟草、當歸、天麻、威靈仙、狗脊等。

(4)用於腰椎管狹窄症,如通督壯腰湯。

(5)用於頸椎病之頭暈目眩、頸肩臂痛等症,配天麻、鉤藤、丹參、白芍、半夏、茯苓等。

(現代研究)豐城雞血藤酊劑給大鼠灌胃,對甲醛性關節炎有顯效;給大鼠注射酊劑,有鎮靜催眠作用;煎劑可促進腎髒及子宮的總磷代謝。昆明雞血藤煎劑對實驗動物已孕及未孕子宮均有興奮作用,小劑量能增強節律性收縮,較大劑量收縮更顯著,振幅明顯增大。

二、牛膝

(處方用名)牛膝、懷牛膝、淮牛膝、川牛膝。

(性味歸經)苦、酸、甘、平,入肝、腎經。

(藥物功效)活血通絡,強筋壯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臨床應用)懷牛膝細長,肉潤而柔,走而能補,長於補益肝腎,強壯筋骨。凡損傷而致肝腎不足、腰膝痿弱之症均可用之。川牛膝粗短而微黑,柔而枯,為通絡破血下降、宣通關節之品,凡瘀血阻滯、筋脈不利諸症多用之。酒製牛膝通經絡,鹽製補肝腎,生用散惡血、破瘀、引血下行,故牛膝亦可作為引經藥。牛膝配澤蘭能利腰膝間死血。常用量為3~10g,量大者可用到30g。

(1)用於骨痿筋弱,配杜仲、萆、防風、菟絲子、肉桂、肉蓯蓉,煉蜜為丸(《保命集方》)。

(2)用於跌打而致腰膝疼痛,配杜仲、木瓜、天麻、菟絲子、白芍、續斷、當歸、蘇木。

(3)用於風濕所致腰痛、四肢無力,配山茱萸、肉桂,共為末,溫酒送服。

(4)用於跌打損傷、腫痛或骨折瘀腫,配骨碎補、蘇木、自然銅、沒藥、乳香。

(現代研究)本品所含昆蟲變態甾體激素具有較強的蛋白質合成促進作用。其醇提液對離體蛙心有抑製作用,能直接擴張蛙血管。牛膝有抗炎、鎮痛及利尿作用。

三、土鱉蟲

(處方用名)土鱉蟲、地鱉蟲、蟲、土鱉、土元。

(性味歸經)鹹、寒,有小毒,歸肝經。

(藥物功效)破血逐瘀,續筋接骨。

(臨床應用)本品破血逐瘀之力較強,多用於急性腰肌損傷。常用量:內服煎湯為5~10g。研末後服每次1~1.5g。

(1)用於骨折筋傷瘀滯腫痛,可配骨碎補、桃仁、紅花、乳香、沒藥、煆自然銅等同用。

(2)用於急性腰扭傷,可單用本品,焙幹研末吞服。

(3)用於腰椎間盤突出,可配杜仲、狗脊、骨碎補、續斷、桑寄生、紅花、桃仁、牛膝等同用。

(現代研究)試管內用美藍法測得土鱉蟲浸膏有抑製白血病患者白細胞的作用。但用瓦泊呼吸器法則為陰性結果。

四、澤蘭

(處方用名)澤蘭、澤蘭葉。

(性味歸經)苦、辛、微溫,歸肝、脾經。

(藥物功效)活血祛瘀,行氣消腫。

(臨床應用)本品辛散溫通,性較溫和,行而不峻,能舒肝氣而通經脈,具有祛瘀散結而不傷正氣的特點。常用量:內服煎湯10~15g。

(1)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可與當歸、川芎、桃仁、紅花等配伍。

(2)用於胸脅痛,可與丹參、鬱金、柴胡、白蒺藜等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