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應盡快建立健全大學生流動黨員的管理機製,推進大學生就業,推動流動黨員的管理。
一要擴大黨組織在大學生流動黨員中的覆蓋麵。基層組織應調查分析大學生黨員的流向,在聚集大學生流動黨員的“兩新”社會組織、非公企業等領域設置黨組織,力求做到全麵覆蓋。同時,針對大學生流動黨員的特點,利用網絡平台、QQ群等現代信息技術,提供就業信息,幫助解決困難,吸引大學生流動黨員回“家”。
二要建立大學生流動黨員的全麵動態信息係統。應由國家牽頭,投入人力和財力,在相關學校及社會的協助下,建立全國性共享的流動黨員個人信息係統,任何人可以隨時了解高校流動黨員的信息情況,有利於通過聯係社會和高校進一步加強對高校流動黨員的個人動態管理。畢業生流動黨員的確定必須同時把握“戶口檔案關係在校”和“黨組織關係確實無法轉出”兩個關鍵點,缺一不可。非同時存在上述兩個條件的,一般應盡量動員和要求將黨的組織關係隨人轉出。可以推行實施《黨員證》製度。四川成都市作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從去年7月以來,按照“城鄉銜接、全麵覆蓋、係統配套、運轉有序”的原則,在部分區(市)縣試行了《黨員證》製度,著力破解城鄉一體化背景下流動黨員“去向難把握、黨費難收繳、活動難開展、教育難組織”的難題,初步構建了城鄉一體黨員動態管理格局,社會反應良好。
三要創新活動載體,引導大學生流動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集中為流動黨員發放活動證,及時提供真誠關懷和熱情服務,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加深廣大流動黨員對黨的感情,激發他們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內在動力。大學生黨員應該更好地提升自我,引領其他流動人員,做好共產黨員的帶動性,先進性。一是要學好專業知識,實現自己升華。大學生黨員首先要牢固掌握專業知識,保證自己能夠順利就業,或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實現創業。保證了自己,才能更好地為其他人服務,增強自己話語的說服力。二是要關注就業信息,總結應聘經驗。大學生黨員要培養良好的信息素養,平時多關注各大招聘網站,各種招聘機構,汲取可用的就業信息,及時將信息整理出來,思考國內現有的行業形式,總結出每一類別招聘機製,根據招聘行業的類別,有區別地投遞簡曆,總結麵試經驗,提高就業幾率。
案例與啟示
給“風箏黨員”係上紅線
——北嶴建立大學生網絡黨支部
前不久,溫州洞頭北嶴鎮的20多名大學畢業生流動黨員,參加了一場特殊的見麵會。說它特殊,是因為通過網絡他們經常交流思想早已“相識”,但真正現身參加組織生活,還是第一次。洞頭北嶴為那些平時東奔西走的大學畢業生黨員,建起了網絡黨支部。
流動黨員管理一直是基層黨建的難點,北嶴鎮的大學生流動黨員分布很廣,近的在台州、杭州,遠的在天津、北京等地。一批大學生流動黨員就成了離群的“孤雁”,沒有參加村居支部會、組織生活,有的甚至連村居支部換屆都沒能出席投票。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今年7月,北嶴鎮黨委為在外的128名大學生流動黨員建起組織——“大學生流動黨員e網絡黨支部”。在這個網站上,黨員的亮相,以照片形式呈現;基層黨建,以網絡學校和專題論壇版塊,以及黨員視頻會、網上民主生活會等互動載體來實現;日常交流,則通過黨員Q群和黨員信箱。
在杭州工作的北嶴鎮大學生流動黨員林玲玲形象地說,e網絡黨支部就好比一條黨組織的紅線,讓她這個“風箏黨員”有了歸屬感,也為她的理論學習、了解家鄉變化打開了一扇窗。
(來源:《溫州日報》,2010年10月19日,許永浩陳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