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成化年間的愛情故事(5)(2 / 3)

他知道她希望他能回到父親的身邊,現在一切都如他母親所願,他回到了父親身邊,而且是太子。

然而,自從他回到父親身邊以後,萬貴妃仿佛不再控製宮人的懷孕,不久後,他便開始有了弟弟妹妹。

於是,另一個威脅便也出現了。

君王的寵愛總是象天上的雲一樣變幻莫測,不僅對於大臣,也對於自己的親生骨肉。一些嬪妃便開始勾結朝中大臣,希望能夠立她們自己的兒子為太子,而他因為母親出身低賤的原因,總是成為別人的口實。

已經發生了過幾次大臣上書另立太子的事情,然而,他的父親卻一直沒有同意。

他知道在這件事上,萬貴妃起著極大的作用。

自從七歲以後,他便每天到寧貞宮請安,陪伴萬貴妃度過下午的時光。

這個女人似乎總是神遊物外,即使是他在她的身邊,她也會經常便默然不語,靜靜出神,似乎在思索什麼,又似乎已經離開了這個塵世到了一個不知道遠近的所在。

他經常看見她腰間掛著一個虎形玉飾,有時她會低頭撫摸這玉飾,每當她撫摸它時,眼中都會出現一種奇怪的神色,有時象是懷念,有時象是熱愛,還有些時象是痛恨。

當她撫摸這玉飾的時候,他便也會呆呆地盯著這個玉飾看,萬貴妃雖然已經老了,卻仍然保養得很好,他看見她雪白地有些透明的手指撫過淡綠色的玉石,玉石淡淡的光芒似乎透射到她的手裏。他想這雙手長得真美麗,有些象是他母親的手。

想到他的母親,深入骨髓的恨意便會慢慢地在心底滋生,然而,年紀越大,他卻會掩飾這種恨意,如今,他十八歲的時候,所有的人都以為他已經將萬貴妃當成自己的新生母親了,隻有他自己還記得,他的母親在他六歲的時候已經死去了。

他這樣呆呆地想著,沒注意到萬貴妃忽然問他:“你在想什麼?”

他便隨口回答:“想我的母親。”這句話一說出口,他便忽然醒悟過來,冷汗立刻從心底裏冒了上來。

他小心地抬頭看了她一眼,她仿佛沒有在意。

然而,過了一會兒時間,她卻說:“你還記得你七歲的時候,第一次看見我的光景嗎?”

他勉強點了點頭。

她便笑了笑,“一個七歲的孩子象你那樣聰明,真是很不簡單啊!”

他垂下頭,不敢回答。

他清楚地記得,當他第一次見到萬貴妃的時候,她讓他吃東西,他推說吃過了,後來她又讓人倒茶給他喝,他回答說:“不喝,怕有毒。”

當他這樣回答的時候,萬貴妃眼睛裏有一絲淡淡的寒意,但隻是一會兒的工夫立刻便過去了。

他忽然忍不住問了一句話:“你那一天給我吃的東西裏到底有沒有毒?”

萬貴妃沉默地看著他,他勇敢地抬起頭,迎視著萬貴妃的目光,萬貴妃說:“你年紀大了,和你的父皇一樣有膽識。”他覺得她的語氣裏居然有一絲奇特的欣慰之意。

她又歎了口氣:“我已經老了,可能馬上就要死了,所以你現在也不必再怕我了。”

他咬了咬牙,回答說:“皇娘一定會壽比南山的。”

她微微一笑,淡然道:“但有許多人都很希望我快一點死呢!”

他便沉默,過了半晌,他忍不住又問了一句:“到底有毒嗎?”

她笑了笑,他覺得她的笑容看起來十分嫵媚,她說:“那有什麼關係嗎?有沒有毒,又有什麼關係嗎?”

他沉思了一會兒,回答說:“不錯,並沒有什麼關係。”

然後他便告辭離去,萬貞兒看著他高大而健康的背影,這孩子十分象是見深年輕的時候,隻不過見深在他這樣大的歲數時卻比他要沉默一些。

見深一直不快樂。

想到這一點,她心裏就有些沉鬱地不安,到了如今的年紀,似乎有許多事情都看得很淡,然而,又不象是這樣。

又是夕陽滿天了,她知道自己的時日不長了,然而見深卻隻有四十歲,對於男子來說,這樣的年紀應該還算是錦繡般的日月。

但她卻老了。

總是隱隱地感覺到一切都到了完結的時候,恩恩怨怨,情情仇仇,這一切,也都該結束了。

她慢慢地走出寧貞宮,宮外遍植桑樹,自從回到皇宮後,見深便叫人在寧貞宮的附近都種滿了這種樹,到了夏末秋初的季節,樹上結滿了桑葚,卻並沒有人吃它們,一任落下。落得多了,被宮人踐踏,變成深紫的泥,雖然被人掃去,那顏色卻還在上麵。時間長了後,寧貞宮周圍的地麵都變成了淡紫色。

到了落日的時候,映上日光,那淡然的紫色,便仿佛罩著整個宮宇。

她站在一顆桑樹下,許多年前,她也曾經這樣站在這裏,那時候,那個年幼的孩子用一雙大大的眼睛注視著樹上的果實。

她不由地露出一絲笑容,這孩子從生下起便一直不願放過她,恐怕到她死的時候都是如此。

一個人靜靜地走到他的身旁,她不必回頭,知道必是見深。

她說:“奏章都批完了?”

他點了點頭,雖然她沒有看他,卻知道他是在點頭,這些年,真是太熟悉了,象是一個人一樣。她說:“那一年,你十一歲的那一年,你派人殺死了杜緘言。”

他又點了點頭,如今也根本沒有什麼需要隱瞞的。

“為何?一個十一歲的孩子會有那麼狠毒的心胸?”

他沉思了一會兒,才淡淡地回答:“不為什麼,如果我不這樣作,你便不會是我的。”

她轉過頭,他靜靜地凝視著她,陽光下,這男子的黃色衣袍幻化著奇異的光彩。他隻是這樣靜靜地凝視她,卻讓她覺出心底的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