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李公佐巧解夢中言謝小娥智擒船上盜 (1)(1 / 3)

唐元和年間,豫章郡有個富人姓謝,家有巨產,隱名在商賈間。他生有一女,名喚小娥,生八歲,母親早喪。小娥雖小,身體壯碩,如男子形。父親把他許了曆陽一個俠士,姓段名居貞。那人負氣仗義,交遊豪俊,卻也在江湖上做大賈。謝翁慕其聲名,雖是女兒尚小,卻把來許下了他。兩姓合為一家,同舟載貨,往來吳楚之間。兩家弟兄、子侄、童仆等眾,約有數十餘人,盡在船內。貿易順濟,輜重充盈。如是幾年,江湖上多曉得是謝家船,昭耀耳目。

此時小娥年已十四歲,方才與段居貞成婚。未及一月,忽然一日,舟行至鄱陽湖口,遇著幾隻江洋大盜的船,各執器械,團團圍住。為頭的兩人,當先跳過船來,先把謝翁與段居貞一刀一個,結果了性命。以後眾人一齊動手,排頭殺去。總是一個船中,躲得在那裏?間有個把慌忙奔出艙外,又被盜船上人拿去殺了。或有得跳在水中,隻好圖得個全屍,湖水溜急,總無生理。謝小娥還虧得溜撒,乘眾盜殺人之時,忙自去攛在舵上,一個失腳,跌下水去了。眾盜席卷舟中財寶金帛一空,將死屍盡拋在湖中,棄船而去。

小娥在水中漂流,恍惚之間,似有神明護持,流到一隻漁船邊。漁人夫妻兩個,撈救起來,見是一個女人,心頭尚暖,知是未死,拿幾件破衣破襖替他換下濕衣,放在艙中眠著。小娥口中泛出無數清水,不多幾時,醒將轉來。見身在漁船中,想著父與夫被殺光景,放聲大哭。漁翁夫婦問其緣故,小娥把湖中遇盜、父夫兩家人口盡被殺害情由,說了一遍。原來謝翁與段俠士之名著聞江湖上,漁翁也多曾受他小惠過的,聽說罷,不勝驚異,就權留他在船中。調理了幾日,小娥覺得身子好了。他是個點頭會意的人,曉得漁船上生意淡薄,便想道:“我怎好攪擾得他?不免辭謝了他,我自上岸,一路乞食,再圖安身立命之處。”

小娥從此別了漁翁夫婦,沿途抄化。到建業上元縣,有個妙果寺,內是尼僧。有個住持叫淨悟,見小娥言語伶俐,說著遭難因由,好生哀憐,就留他在寺中,心裏要留他做個徒弟。小娥也情願出家,道:“一身無歸,畢竟是皈依佛門,可了終身。但父夫被殺之仇未複,不敢便自落發,且隨緣度日,以待他年再處。”小娥自此日間在外乞化,晚間便歸寺中安宿。晨昏隨著淨悟做功果,稽首佛前,心裏就默禱,祈求報應。

隻見一個夜間,夢見父親謝翁來對他道:“你要曉得殺我的人姓名,有兩句謎語,你牢牢記著:‘車中猴,門東草’。”說罷,正要再問,父親撒手而去。大哭一聲,颯然驚覺。夢中之語,明明記得,隻是不解。隔得幾日,又夢見丈夫段居貞來對他說:“殺我的人姓名,也是兩句謎語:‘禾中走,一日夫’。”小娥連得了兩夢,便道:“此是亡靈未泯,故來顯應。隻是如何不竟把真姓名說了,卻用此謎語?想是冥冥之中,天機不可輕泄,所以如此。如今既有這十二字謎語,必有一個解說。雖然我自家不省得,天下豈少聰明的人?不問好歹,求他解說出來。”遂走到淨悟房中,說了夢中之言。就將一張紙,寫著十二字,藏在身邊了。對淨悟道:“我出外乞食,逢人便拜求去。”淨悟道:“此間瓦官寺有個高僧,法名齊物,極好學問,多與官員士大夫往來。你將此十二字到彼,求他一辨,他必能參透。”

小娥依言,徑到瓦官寺求見齊公。稽首畢,便道:“弟子有冤在身,夢中得十二字謎語,暗藏人姓名,自家愚懵,參解不出,拜求老師父解一解。”就將袖中所書一紙,雙手遞與齊公。齊公看了,想著一會,搖首道:“解不得,解不得。但老僧此處來往人多,當記著在此,逢人問去。倘遇有高明之人解得,當以相告。”小娥又稽首道:“若得老師父如此留心,感謝不盡。”自此謝小娥沿街乞化,逢人便把這幾句請問。齊公有客來到,便舉此謎相商;小娥也時時到寺中問齊公消耗。如此多年,再沒一個人解得出。

說話的,若隻是這樣解不出,那兩個夢不是枉做了?看官,不必性急,凡事自有個機緣。此時謝小娥機緣未到,所以如此。機緣到來,自然遇著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