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 / 2)

不能戰而貪,以迅敗亡,遺羞千載;為求和致死,其存氣節,終遜完人

宣和六年八月,金主阿骨打死,兄弟阿木班貝勒吳乞買繼位,改名為晟(金太宗)。因為金使臣屢次往來中原,更探明了宋的虛實和山川形勢。見宋朝雖然民不聊生,兵力衰弱,趙佶君臣卻積累了大量的金玉寶物,汴京城內常是笙歌達旦,繁華無比,以致野心越旺,圖謀吞並之念更切。

到了第二年的冬天,吳乞買以阿木班貝勒舍普為都元帥,在京遙領。宗翰(粘罕)為左副元帥,進取太原;宗望(斡離不)為南路都統,進取燕京。兩路會師,同撲汴梁。一麵派人向宋強要割讓河東、河北之地,以黃河為界。

宋廣陽郡王太監童貫,以兩河燕山宣撫使名義鎮守太原,得信大驚,不知如何是好,意欲逃回開封。

知府張孝純再三勸說:“金人背盟,應當召集各路將士與他對敵。大王一走,人心定必搖動。河東一失,河北也決不能保。請暫守些日,以報國恩。”

童貫大怒罵道:“我是宣撫大臣,沒有守土之責。留我在此,要你何用?”說罷,不等金兵到來,便命所部兵將押了輜重和所刮取的民脂民膏,連夜往汴京逃去。

張孝純憤道:“童太師多少年來作威作福,一旦國家有事,便這樣抱頭鼠竄,連所部人馬都用來護送贓物行李,將來拿什麼臉去見人呢?”慨歎了幾句,立刻召集手下兵將,堅守太原。宗翰以大兵圍攻,再三勸降,孝純不聽。

宗望由平州進兵,攻破檀州、薊州,兵到三河。宋軍迎敵大敗,守將郭藥師脅迫他的部下一同投降。宗望便令郭藥師做向導,長驅南下。宋朝的守土官將,不是聞風逃走,就是開城投降。金兵如入無人之境,極少有人對抗。隻兩個月工夫,便打到了黃河北岸。

趙佶害怕敵人,傳位給兒子趙桓(欽宗),改元靖康。一聽金兵這樣厲害,嚇得心慌膽寒,就在往年元夜張燈大舉作樂的上元佳節裏,帶了蔡京、童貫、朱勔等奸賊逃往南京(宋南京屬河南歸德府)。所帶三萬人馬,都是童貫在陝西召募來的身長力大漢子,號稱“勝捷軍”。平日環繞他的王府,耀武揚威,休說老百姓不敢近前,差一點的朝中親貴也不敢由他府門前經過。這次由太原逃回,正趕上這位太上皇趙佶畏敵逃亡,便在裏麵挑了兩萬名精卒,隨同逃走。

當趙佶等過浮橋時,禁軍衛士平日受著趙佶的豢養,一見不能同行,紛紛攀望求告。童貫等奸賊恐怕禁軍阻礙,下令放箭,當時射死了一二百,禁軍們方始痛哭而退。道旁觀眾憤慨不已。趙佶逃後,當權文武官將為保身家,都勸趙桓逃走,隻有東京留守(先任行營參謀官)李綱再三諫阻。趙桓迫不得已,勉強答應。先前主張逃走的貴官們,又變主張求和。見李綱忙著布置守城計劃,全部袖手旁觀,絲毫不加援助。

金兵攻城時,李綱親率軍民防守,已將金兵打敗,趙桓偏是膽小害怕,派使臣到金營求和。宗望一開口便勒索黃金五百萬兩、銀子五千萬兩、牛馬一萬頭、絹帛一百萬匹,並且還要趙桓尊稱金主為伯父,把燕雲一帶逃往河南的老百姓全數押回,把中山(河北定縣)、太原、河間(河北河間縣)三鎮土地獻與金邦——在未交割以前,要宋朝的宰相作押頭。當日金兵便攻打天津、景陽等門,示威要挾。

李綱親自督戰,並遣所募勇士縋城殺敵。這班由民間投效的勇士,人人奮勇,同仇敵愾。苦戰了一日,把金兵殺了好幾千。趙桓還是聽了奸臣李邦彥的話,去向金人求和,隻把黃金五百萬兩減成一百萬兩,下餘全照宗望所說行事。跟著下令,用軍法搜刮民間金銀,共搜得金子二十萬兩、銀子四百萬兩,而一些文武貴官卻是分文不出。李綱再三諫阻,趙桓不聽。

民間金銀雖被官家搶奪一空,每天送往金營的金銀絹帛牛馬之類,仍是夠不上數。宗望先是威逼不已,後見各路勤王兵馬相繼趕到,聲勢越來越盛,宗翰圍困太原,又被張孝純擋住,不能前來會師。剛在那裏情虛,恰巧趙桓送來三鎮地圖,並命宇文虛中通知金人,割讓三鎮之地,宗望這才乘機下台,不等金銀數足,退兵北去。老將種師道請乘金人半渡,伏兵襲擊,趙桓不許。

李綱借發兵護送金人為由,暗告將士分路尾追,乘機猛襲。將士受命,踴躍爭先,眼看追上,金人都害了怕。宰相李邦彥責李綱不該追敵,發下詔書,召還追兵。將士在路上接到退軍命令,無不憤怒。李綱又向趙桓力爭,再下令追擊時,金兵早已走遠了。呂好問告趙桓道:“金人得誌,更輕中國。一到秋冬,必要卷土重來,禦敵設備,當速請求。”趙桓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