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3 / 3)

嶽飛自從平定了曹成,便奉朝命,授為中衛大夫、武安軍承宜使。這時,偽齊劉豫已遷都於汴梁,並與金人會同南侵,共起兵五十萬,命降賊李成為前鋒,攻陷了襄陽府和唐、鄧、隨、郢、信陽軍等地。每占一處州郡,均分派兵鎮守,一麵打算煽動洞庭湖水寨首領楊麼,想用軍船攻打嶽州、鄂州、漢陽、蘄州、黃州,順流而下。再由李成帶精兵二十萬由江西旱路往浙江進發,聲勢甚是浩大。

趙構君臣聞報大震,嚴命嶽飛防堵。

紹興四年三月,嶽飛由江西、南路舒、薪州製置使,又除兼(“除”是實授,“兼”是仍兼原職)荊南鄂嶽州製置使。立上奏疏,請朝廷許他收複襄陽六郡。

這時秦檜還未二次當政。趙構雖然苦盼求和,但見金人不斷南侵,劉豫、李成等叛賊又聯合金兵大舉來攻,聲勢比前更大,眼看國土日蹙,逃亡無地,又不得不依靠嶽、韓諸將,為他抵禦金兵。接到嶽飛奏疏,非但全照所說行事,並以親筆下詔,除收複失地不要越過以前界線外(仍恐激怒金人,心懷畏懼),一切均許便宜措置。又命湖北、荊南各路軍統歸嶽飛節製,並還犒賞嶽飛的全軍將士。嶽飛接到詔旨,越發加緊準備,當年五月,又除黃、複州、漢陽軍,德安府製置使。

嶽飛在當時諸將中,年紀最輕(時年三十二歲),地位本在張浚、劉錡、張俊、韓世忠諸大將之下,忽然得到趙構的嘉勉和信任,以為可以收複中原,行其素誌,自然感奮非常。預計先把郢州攻下,再去收複其他州郡。發兵渡江的那一天,船到中流,見江波浩蕩,上下天光,慨對黃機密等說:“如此大好江山,決不任其落於敵人之手!此時若不大破賊兵,收複襄陽六郡,我嶽飛更無麵目見此江水了!”

到了紹興三年十二月,粘罕才遣前宋使韓肖胄同了金使李永壽、王翊來見趙構,索還劉豫的俘虜和以前曾在西北、後又逃往江南的士民,並要把大江以北的土地都劃歸給漢奸劉豫。這正是以前秦檜向趙構提出的求和計劃。

殿中侍禦史常同說:“先振國威,則和戰常在我。若一意議和,則和戰常在彼。靖康以來,分為兩事,可為鑒戒。”

趙構說:“現在可靠的兵力隻有二十萬,怎麼打得過金人呢?”

常同答道:“古人一城一旅可致中興,從沒聽說有二十萬大兵,還在害怕敵人的道理!何況新招撫的民兵義軍更要多出好些倍呢!”

趙構聽了竟不答理,又派樞密都承旨章誼為金國通問使,去向金人求和。無奈金人仍是一麵空談和議,一麵分路南侵,並命漢奸劉豫,帶領數十萬偽軍同時進攻。不是韓、嶽、吳階等抗敵名將將其擋住,江南嶺表一帶幾乎又成了敵騎蹂躪之地。

趙構畏敵成了心疾,鬧得終日惶惶,無計可施。

紹興六年八月,帥臣張浚見各路將領多半都將金兵敵住,嶽、韓諸將並還常打勝戰,便上奏本,大意說:“東南形勢,莫重於建康,實為中興根本。且使人主居此,北望中原,常懷憤惕,不敢暇逸。而臨安僻在一隅,內則易生安肆;外則不足以號召遠近,係中原之心。請臨建康,撫三軍以圖恢複。”

趙構正在猶疑不決,忽聽諜報,偽齊劉豫將要聯合金兵,大舉入寇。趙構嚇得趕快逃往平江,命秦檜為行營留守,並參決尚書省樞密院事,二次拜相,威權更重。自從範宗尹、秦檜等相繼免官這三四年中,韓、嶽諸將分別收複了好些失地,內中戰無不勝,立功最多的是嶽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