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3日,中國江亞號客輪在長江吳淞口爆炸沉沒,生還者隻有900餘人,遇難人數在3000人以上。
1948年7月31日,前蘇聯勝利號客輪從美國紐約港起程,駛向中國;9月1日,途經黑海,勝利號發生火災,馮玉祥將軍以及200多名(另一說40多名)乘客不幸遇難。
1947年4月16日,一艘停泊在美國得克薩斯州西基城港內的格技肯號貨船發生爆炸。該船載有2300噸硝酸銨化肥。烈火燃燒了3晝夜,西基城1/3的街區成為一片廢墟,3/4的化工企業被毀壞,造成1500人死亡。
1947年2月4日,西安號客船在香港水域發生大火,持續燃燒6個多小時,造成約200人死亡。
1945年5月3日,德國籍客輪開普艾柯納號(27500噸)被英國皇家空軍用火箭、炸彈擊沉,約5000餘人罹難,包含許多集中營難民。
1945年4月16日,德國籍客輪哥雅號(5230噸)被蘇聯潛艇擊沉,難民等約7000人罹難。
1945年4月1日,日本阿波丸萬噸巨輪行至中國台灣海峽牛山島海域,遭到美軍潛艇皇後魚號襲擊,2000多人隨船沉海。
1945年1月30日,德國運輸船威廉·古斯特洛夫號從波蘭的格但斯克港(德國稱作但澤港)起程回國,途中被前蘇聯的S-13號潛艇用魚雷擊沉,9000多名乘員遇難,堪稱有史以來最大的海難。
1944年8月22日,滿載疏散小學生的日本對馬丸號客輪,被美軍潛艇發射的魚雷炸沉,造成了1508人喪生,其中,小學生有826名。
1944年4月14日,印度孟買港一艘載有棉花、硫黃等易燃易爆物品的英國貨輪起火爆炸,殃及港灣停泊的13艘客輪,造成總噸位5萬噸,1500人死亡、3000人受傷的損失。
1942年10月1日,日本的裏斯本丸滿載英國戰俘,自香港開往日本,航行到浙江舟山群島東極海域,被美軍鱸魚號潛艇用魚雷擊中要害,次日沉入海底,800多名戰俘喪生,384名戰俘被當地漁民救起,其中,381名戰俘又被日軍押走,3名戰俘躲過搜索,被當地漁民護送到安全地帶,輾轉回到英國。
1941年11月7日,前蘇聯亞美尼亞號運輸船從烏克蘭的雅爾塔港起碇,回國途中,遭遇德國轟炸而沉沒,估計死亡人數達7000—10000人。救生艇隻救出8人。有關這次海難的資料一直處於保密狀態中。
1940年6月17日,在英吉利海峽法國盧瓦爾河口海域,英國蘭開斯特裏亞號豪華皇家遊輪遭遇德國空軍的轟炸沉沒,據專家推測,罹難人數超過4000人。
1934年9月8日,美國莫洛·卡斯爾號郵輪從古巴首都哈瓦那向紐約航行,意外發生火災,造成133人死亡、300人失蹤。價值500萬美元的郵輪徹底被毀。
1917年12月6日,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港內,比利時救生船伊莫號同法國軍火船勃朗峰號相撞,引發爆炸,造成1600人死亡、9000人受傷,160幢建築被毀壞。
1915年5月7日,英國路西塔尼亞號由紐約開往利物浦途中,被德國潛艇魚雷擊中而沉沒,1198人葬身海底。
1914年5月29日子夜,加拿大愛爾蘭女王號在聖勞倫斯河上航行,因大霧影響,與挪威斯托斯達德號運煤船相撞,在15分鍾內,愛爾蘭女王號便傾覆沉沒,1024人喪生,453人獲救。
1912年4月14日子夜,泰坦尼克號由英國南安普頓開往美國紐約的首航途中,在距離加拿大紐芬蘭以東600多海裏的洋麵撞上冰山,隨後沉沒,1514人遇難。
海難無情求生有術
——遭遇海難自我避險小貼士
海難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對於作者和讀者,都是如此。
畢業於海軍飛行學院、海軍政治學院,曾在海軍部隊、海軍政治部和大連海軍艦艇學院工作了20來年,現在又居住在大海邊,可以說,平生與大海有緣。無論是在海空間飛行、乘海輪經煙台或上海回淮南老家探親,帶領海軍大學生遠赴舟山群島等海域實習,還是參加大舜號海難采訪、“五七”空難采訪,應該講,耳聞目睹的海難事故不少,海難給自己留下的印象也是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