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2 / 3)

正月初七是張店莊規矩裏娃子和妞兒們開學的日子,但是張曉雅和她的哥哥妹妹從那一天起,便拒絕走進學校的大門一步。最愛讀書、成績最好的張曉雅,也未能例外。

起初爺爺、奶奶、叔叔和嬸嬸還經常來張曉雅家裏串門,幫這幫那的,時間一長,大家也都漠視起來。可以想象,像張曉雅家門外長滿茂密植物的水渠的兩岸,一下沒有了連接兩端的跳板,要像往常一樣從這邊便利地繞到另一邊,肯定很有難度。哥哥張雅軍本可以成為這個家庭新的跳板,但是他畢竟年輕,未能明白和承擔得了自己的重任,他因為經常在爺爺家裏吃喝睡覺,漸漸地張曉雅發現他們家已經生出了兩大派別,一邊是以哥哥與奶奶為首的疑心派,一邊是母親與張曉雅的為首倔強派,後來便有兩大派係中的代表人物張曉雅與張雅軍,他們麵對莊兒裏人口中碎爛的閑言——淩惠珍要改嫁,保持著兩種截然不同態度。而那時的張曉雅一家除了雅軍,幾乎所有的軍心力量全部集中在母親淩惠珍的這一邊,她們依賴著母親,無論母親走到哪裏,她們必須倚賴到哪裏,以及在與奶奶姑姑們發生的幾次爭吵中,母親是她們惟一可以依靠和並肩作戰的人。

但是,張雅軍、奶奶和所有其它人的言論攪和在了一起,已經完全與母親對立了起來。張雅軍和母親成了相互傷害最深重的人。

這年的秋天,淩惠珍隨說媒的人見過兩個單身的男人,這兩個男人的家境都很好,但是淩惠珍在聽說對方也有兩個半大的孩子時,一句話不說就走了。淩惠珍是想找一個自己將來可以依靠自己孩子們的力量變弱勢為強勢的家庭,她想,如果其它的條件她不做太多的計較的話,是一定可以找到的!

但是,哥哥和奶奶組成的派係卻竭力阻止淩惠珍改嫁。在他們兩麵較勁的戰鬥中,又數張曉雅和張雅軍的衝突最為明顯。張曉雅跟著母親上街見了一個陌生的中年男人,回來她穿了一件新衣服,張雅軍見了張曉雅就罵:“看這個勢利眼賤骨頭回來了,死了得了!”好在張氏一家對孩子們總是倍感憐愛,從不真正地罵過孩子們一句,如果有罵,那也是隻不過在偷偷地影射淩惠珍而已。但是張曉雅覺得他們的說法和做法,很難聽,很不磊落,很讓人討厭!張曉雅對他們充滿了仇恨。但是這要排除掉一個人,張曉雅的小叔張嘉全。張嘉全是整個家庭裏立場最中立的一個人。他一直不參與談論關於淩惠珍的任何話題,有空的時候,他總來張曉雅的房間給她教新一學期課文,那是從別的孩子那裏找來的不用的課本,但是張曉雅學得很起勁,他們基本上一個星期就能學完一本書。在張曉雅的印象裏,小叔是父親去世後惟一的一個可以讓她覺得到一點溫暖的男性,但是也有一次例外。

農忙剛剛結束,一大早張曉雅出門剛準備把雞鴨子從圈裏撒了,就看見張嘉全在水渠的對麵,在向她招手。

張曉雅非常聽話地跑了過去。

“妞兒,這幾天幹活使壞了吧?”張嘉全開始講話。

“沒呢,不累的,叔,俺今後應該多多鍛煉。”

“嗯,真是俺們張家的好閨女,俺看呐,你比雅軍要強好幾十倍。”

“叔,您起這麼早,有什麼事情啊?”

“是哦,小雅,對了,今兒你跟俺走親戚去吧,去唐河你四爺家去。莊稼都忙得都差不多了,跟叔一塊去玩吧?”

“唐河?哪裏啊?遠不遠?”

“不遠,下午就回來。走吧,要去現在就跟叔去,叔托你去。”

張曉雅回去想跟母親說一下,但是母親去地裏了,她轉回來的時候,張嘉全已經推了把五洲牌的車在路口等她了。

一路上叔侄倆有說有笑,都是張嘉全在逗張曉雅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