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六十一 雞肋(2 / 2)

夏侯惇佩服不已,於是又悄悄轉告寨中諸將,各自準備行裝。

當夜曹操心煩意亂,不能安寐,深更手提鋼斧,在寨內四下巡察。

“夏侯惇在何處?”曹操忽然麵露驚詫,喚人去尋夏侯惇。夏侯惇一進帳,曹操便劈頭問道:“你的部下為何都在私自收拾行裝?”

“主簿楊修察知魏王有欲歸之意,故我等皆事先早做準備。”

“什麼……?!楊修?傳令楊修進來見我!”曹操雙手拄著斧柄,眉頭緊鎖,又驚又怒。

楊修拜伏於地,麵無懼色地解釋道:“魏王傳令今夜口令為‘雞肋’,眾人皆不解其意而疑惑,在下玩味其中之意,才叫人做好歸返的準備。”

“誰說‘雞肋’是這個意思?!”曹操咆哮一聲,回頭望著夏侯惇下令:“擾亂軍心者,按軍律斬首!”

一片曉寒中,楊修的首級已經高高懸在營門之上。可憐昨夜的倜儻英才,今日卻已化作冤魂!

楊修一生,著實充滿了奇彩。隻不過其人恃才放曠,且才氣遠遠蓋過曹操,常常令曹操深感恐懼,因而漸生忌恨。其實曹操早就有殺楊修之心。

曹操曾於府後建造一花園,移植眾多花木,仿佛常春之園。某日,曹操前往觀之,不置褒貶,隻是出園時提筆在門上書了一“活”字。群臣及造園師皆不明其意,適逢楊修經過,便向眾人解釋:“丞相嫌園子太闊了,宜稍加改造,精致為好。——若問為何?門內加一‘活’字豈不是‘闊’麼?”於是重新改造一番,料理停當後又請曹操前往觀之。曹操大喜,問:“是誰知我心意?”左右回答:“是楊修。”曹操臉上喜色頓時不見。

曹操受封魏王後,急切欲立世子,開始暗中觀察諸公子才能。一日,曹操吩咐近侍:“明日叫長子曹丕、三子曹植出鄴城,同時嚴令門吏不得放出!”次日,曹丕來到城門被門吏阻擋,無奈隻得返回;不一會兒曹植來到城門前,門吏又欲阻擋,曹植發怒道:“我奉王命出城,誰敢阻攔!”竟得以出門。曹操聞聽後,對曹植大加讚賞,後來卻得知原來是曹植的老師楊修暗中傳授,不覺泄氣,同時也對楊修產生厭嫌。

楊修還曾為曹植作《答教》三十餘條,隻要父親曹操有問,曹植即依條答之。曹操每次以軍國之事問曹植,曹植均對答如流。

曹植有楊修這一後盾,凡事都較長子曹丕更勝一籌。這使得自以為世子非我莫屬的曹丕大為沮喪,時不時在曹操麵前詆毀楊修。

——任楊修再有才氣,也絕不許你這個奸佞之臣擅自插手我父子世嗣問題!哼,早晚有一天,看我不收拾了你!

誰也不曉得,曹操是不是在心中暗自發著這樣的誓。

不過僅僅過了三日,事實便證明楊修所說的話不無道理,現實使得曹軍諸將重又想起楊修關於“雞肋”的解釋。

蜀軍接連兩日對斜穀發動猛攻,斜穀的陷落隻在旦夕之間了。

最後這日的交戰尤為慘烈,曹操命龐德出陣與蜀將魏延交手。正戰著,忽聽後方有人叫道:“斜穀城內有人叛亂,放火燒城了!”

其實,曹軍陣內的火並非自家人放的,而是蜀將馬超率領人馬攀上險峰,出其不意地從後門攻向城內而放的,目的在於擾亂敵人後方。

傾巢而出的曹軍狼狽之極自然不在話下,後方一亂,前軍也隨之慌了陣腳,你推我搡,紛紛擁擁的,幾乎無可收拾。曹操隻得揮劍在頭頂,高聲喝道:“有膽敢棄陣逃脫者立斬不饒!”

張飛、魏延等見到曹操的身影,競相催督部下:“快取曹操的首級!”

曹操身邊的龐德趕忙縱馬衝過去,隔開魏延,擋在曹操前麵,大聲道:“主公!還不快殺一條血路衝出去!”魏延、張飛則引兵輪番殺將過來,龐德死命以敵。

就聽得身後“嗖”的一聲,龐德急忙奮力掀倒圍聚上來的敵兵,向曹操奔去:“主公不要緊吧?”

曹操翻身落馬在地,雙手捂住麵門。原來一支箭正射中人中,折卻了兩顆門牙,半邊臉麵全部染紅,血透過手指不停往下滴落。

龐德抱起曹操放在馬鞍上,保著曹操從亂軍中殺開一條路。

此時的斜穀城關已經整個陷入火海,山上的樹木也隨之烈焰騰騰。

曹軍大敗。

曹操方才想起楊修的話。

——倘使當時盡早歸去的話……

曹操麵部腫脹,箭瘡甚是嚴重。他臥於氈車之中,強忍敗戰之痛,率領殘兵班師回許昌。

途中,曹操忽然像夢囈似的叫道:“……對了,楊修的屍首已扔棄了?總有些什麼遺物吧?得找個地方厚葬他呀!”

一路上,蜀兵又緊追不舍,不時攻劫,曹兵人人喪膽,曉夜奔走不停,一直急行逃至京兆府方才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