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楚什波格的魔鬼(1)(2 / 3)

“曆史研究會?研究卡格拉岩石的曆史嗎?”

“我需要找您了解些事情,是關於卡格拉山洞的。具體說,是當年開掘隧道時,工程人員發現和發掘的曆史文物的情況。我希望實地考察這些地方。我感興趣的更是那些已經被遺棄、被掩埋的山洞隧道。”

“可介紹人說,您是來看岩畫的。”瓦拉姆瞪起眼睛。

“當然,我對岩畫也很感興趣,它也是我的研究課題,瓦拉姆·尼古拉耶維奇!”年輕人有些抱歉地解釋道,“它們都同屬於文化遺產。您的名望和學術地位遠近聞名,我很需要您提供向導援助,當然,一切都是有償的。”

瓦拉姆不置可否地看著他,最後搖了搖頭。

“這不像您想的那樣容易,年輕人。這塊土地比起你的專題研究,要複雜多了。進山要懂得山裏的規矩,懂得山神的道理、山裏人的信條。此外還要做些硬功課。知道嗎小夥子。你看那邊--這條山路走到頭,再翻過一座山,二十公裏外就有一條暗道通往達騰吉斯坦,那是另一個國家了,它連接中亞的其他地方,內行都清楚這是條重要的交通要道。這是一條偷運鏈,任何違禁物資都能從這兒進出。所以,這裏絕不是看上去那樣平靜。我自己從不輕易帶人進山。金錢和誠信是不能放在一個天平上的。雖然我這裏僻靜得像俄羅斯中部的鄉下,但一般人也是找不來的。不過,來我這兒的客人總要得到相應的禮遇,我不會要您白跑一趟的,您可以把那挎包放下了。”

年輕人聽從地照做了。年輕人的外套有幾處磨破,背包也囊內空空,根本不像是官方的調查員,倒像是一個長途跋涉的苦行者。

“我的先人常說,看一個人是不是撒謊,還要看他不說話時候是什麼樣子。”瓦拉姆指著攤在地上的機械部件,“勞動總能證明一切的。不要著急,巴沙,既然到了山上,一切都由不得我們做主了。”他指指天上,說。年輕人一臉困惑的樣子讓瓦拉姆笑了起來,他像長輩一樣安慰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您來得正好,可謂天時地利,運氣不錯。您不會反對先幫我忙完手頭的活計吧?我們就算做個交易?”

他抬起一個兩米多高的輕合金框架,搭好梯子。“這個東西今天必須組裝起來。我花了大半年鼓搗出來這個大家夥,不過是為了一個新發現的洞穴。我總是給特定勘探點單獨製造工具。您也許聽說過W-7型岩壁掃描機,那就是我的發明,能把曲折不平的岩畫完整掃描出來。現在全世界的岩畫愛好者都使用它。我還有各種各樣的岩石開鑿工具,能把整片岩石完整切下來,還有岩洞探測儀,使用回聲法測定岩層的人工塗層的屬性。眼下這個叫做力學伸張機,是人體力學的最新應用……”

瓦拉姆談興大作,津津有味地講起他在卡格拉的曆險,講大山的曆史和古老岩畫中的神秘符號,還有一直流傳至今的民族習俗和儀式。在他看來,年輕人所代表的那個世界必須屈尊就教,他說,這是他對所有外來人的態度,因為他們的世界太年輕了。瓦拉姆不無驕傲地說,他自己的生活完全在遵循古人的方式:他靠打獵和采摘山野蔬果為生,不像那些現代山民,他們隻從城裏的超市購買生活物資。巴沙聽得畢恭畢敬,不時提出些問題請老師解答。事實上,共同的勞作消除了一老一少間的陌生和隔閡,兩個人在一起,就像一個耐心而嚴厲的師傅在手把手向虛心好學的徒弟傳藝。一切都讓瓦拉姆感到滿意。

兩個人忙活了幾個小時,組裝、試驗,最後又把機械拆改裝成折疊便攜的折疊部件,直到兩人已經汗流浹背,氣喘籲籲。巴維爾的活兒幹得不錯,雖然不過是打下手,但他悟性好,給瓦拉姆出了不少新點子。

日頭已過中天,瓦拉姆引著巴沙到院子側麵的山泉取水口盥洗,自己則搖身一變成了大廚:他從木樓屋裏端出一早醃製好的野兔肉,擺上烤肉架。木樓的大門神秘地半開著,一鍋燉山雞已溢出香氣。直到一切均以齊備,瓦拉姆才正式拉開那扇厚重的對開大木門,彬彬有禮地彎腰鞠躬,請他的客人入席就餐,進入他的“棲身之所”。

這個不太起眼的小樓雖然房梁高聳,從外麵看並不奢華,反而十分簡陋,但一進入它的內部,就好像一下子跨越到了另一個空間--一個不大的門廳作為過渡,後麵豁然是一間裝飾著豪華枝形吊燈的大廳,拱形牆壁上的三個落地大窗讓午後的陽光灑滿古銅色的地板,起伏的台階後麵,一邊是蜿蜒上升的樓梯,鋥亮的古典式的樓梯扶手將視線引到二樓,樓梯上裝飾著各式各樣的裝飾物:狩獵的動物頭骨,岩畫的複製品,甚至還有馬科維奇的抽象畫和夏加爾的人物;另一邊則是裝點著古董和民俗擺設的廚房,馬賽克的隔板窗隔出一個不大的酒吧間,餐桌上擺放著一把古典式樣的燭台,那古董看上去至少有一百年。

“這兒的氣候,還算適應吧?”瓦拉姆在巴維爾臉上尋找著驚奇的深情,而這並不難,因為後者從未見過一幢全木質別墅,也從未想到大山深處的民宅會如此富麗堂皇,裝飾華麗而精雕細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