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載1936年10月10日無錫《人報》雙十增刊)
盤串,是很生疏的名詞,它最近才呈現我們的耳邊,而且它和我們無錫的民眾有著切身關係,因為所“盤”的“串”,就是我們無錫全縣的地價稅啊。
為什麼要盤串呢?據說因為要整頓田賦舞弊,增加國庫收入,解除民眾痛苦,所以在這次新舊田賦主任交替的當兒,將曆年所有的存餘糧串,徹底盤查一下,以明究竟,而且很嚴密的組織了一個盤串委員會。
當然,這一舉,可說是我們錫地革除田賦人員舞弊的先聲。無錫在過去任職田賦處的職員,其中不免有昧著良心,把農民大眾的血汗,來裝飽自己私囊的事。而且民國以來,這種黑幕,還堂而皇之的存在著,從來沒有人徹究過。這豎起“革除田賦舞弊”大旗的盤串委員會,竟能在這種烏煙瘴氣的時代裏麵成立起來,我們不能不說是破天荒的創舉。它在田賦稅的整頓工作上值得大書特書的。
盤串委員會既設立了盤串處,就招考了十幾位盤串員,擔任盤串工作。盤串的任務,是細心地將存餘糧串的稅額盤算,就是要求出一個總的數目,是不是和移交的相符。至於我們的生活呢?在名義上雖然可以說是榮耀的(?)臨時公務員,但實際上簡直還不如一個普通的工人,每天彎著背不能動的坐著,手不止地在算盤上撥動著,那從陳串中發出難嗅的黴氣一陣陣衝向鼻孔中,真叫人難過得要命,若這樣長期的幹下去,即使不成肺癆症,至少神經上要受到重大打擊,甚至變成一個駝背!更因盤串工作“情形特殊”,所以夏天就是熱度超過90度和逢到什麼紀念例假的日子,我們仍須照常地工作,而且要加緊工作著!所以盡你汗流浹背,熱到透不過氣來,那是不能向誰訴說的。還有平時生了病或有要事,請假是有問題的,沒有辦法,隻有出之曠職一途,別的倒也沒什麼,不過到領薪的日子,在每月16元錢中是會少了幾角的。唉!這個被雇用的臨時公務員,是夠可憐了,怪難做的,所以我們的生活,可以拿“苦幹”兩字來表示它,是很恰當的。
在盤串的時候,很能引起我的感想,無疑的,田賦的所出全是農民大眾負擔的,一張張的糧串上,全是濺滿了農民大眾的血和汗啦。照賦稅的原理講:取之於民,應用之於民。但是被迫取得財政最主要來源即:田賦在農村裏,有什麼建設呢!農民們得到什麼實惠呢!咳!他們是終年累月的在苛捐雜稅的壓迫下和高利貸的榨取下,在小商人各種買賣的剝削下生活著,他們隻有“盡納稅的義務”而見不到“應享受的權利”,所以若要問農民們每年所納的田賦到哪裏去了呢?那就無法解釋了。不過至少我們能覺得官吏的舞弊,也是卮漏原因之一,那些平時過著闊綽生活的大人先生們,他們始終沒有反省到那揮霍如土的錢,是無數農民大眾的血和汗啦!
我們不知他們怎樣對得起被迫著賣完了吃飯的穀子,餓著肚皮典質了衣被而完糧的農民大眾啊!就是我們為農民們設想的盤串員的收入,也不是出在農民的身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