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回憶在澄錫虞地區的一段鬥爭(2 / 3)

我們撤到蘇北三分區如西縣黃家市一帶。那裏原來就有一個機構,叫“江南辦事處”。它的主要任務是辦理安置反“清鄉”撤退幹部等事情,主任是蔡悲鴻。他料理完反“清鄉”撤退中的一些事情後就調走了。可是,“江南辦事處”這塊牌子卻一直保持到解放。

蔡悲鴻調走後,江南辦事處就沒有主任了。錢敏同誌和我都沒有當過江南辦事處主任。我們隻是用“江南辦事處”這塊牌子做工作。1942年3月左右,成立中共澄錫虞中心縣委,屬蘇中三地委領導。蘇常太中心縣委則屬四地委領導。澄錫虞中心縣委成員有錢敏同誌和我,後來增加了史雨生同誌,錢敏是書記。當時,我們的部隊隻有一個連和警備大隊,共100多人。上級從五十一團調來一個連,連長是錢青,指導員奚超然。另外,還有一些零星武裝,編成一個連。一共三個連,團長仍然是楊知芳,政委是我,參謀長是邱士文,內部番號仍是警衛一團,對外稱五十二團,這是借用的番號。

3月份,譚震林同誌在蘇南發來個電報,決定無錫縣劃歸澄錫虞中心縣委領導,並要我們在澄錫虞地區打開條走廊,準備迎接主力軍南下反“清鄉”。當時澄錫虞地區剛剛“清鄉”過,敵偽統治強化。為了進一步摸清情況,葉飛同誌決定由我先帶個偵察班化裝到江南實地了解情況。我完成了偵察任務並與無錫縣委接上關係後就從原路返回蘇北。

回蘇北後,我就和錢敏同誌一起向葉飛同誌彙報。我在彙報中說明錫東黨的關係已經接上,錫東地下黨已開展了工作,並已有一支小型武裝在活動,但在錫北、江陰那一帶,“清鄉”後敵偽控製仍很嚴,我們去活動的條件還不行。葉飛同誌聽後立即向譚震林同誌作了彙報。譚震林同誌馬上打來了電報,要我們克服困難,堅決在那裏打開一條通道並堅持下來。於是,我們就下決心過來。

我們從警衛團三個連中挑選出六七十人,組成兩個小連,借用五十二團的番號。剩下的部隊都上交了。為了過來後盡快開展工作,我們還帶了些做群眾工作的幹部,共100多人。

5月7日夜裏,我們從如皋、靖江交界處的張黃港過江,在沙洲的七圩港登陸上岸,到達江南已快天亮了,在店岸附近宿營。早飯時,敵人從四麵八方向我方襲來。我們邊打邊走。敵人緊緊跟在後麵。在那些日子裏,我們天天打仗,甚至被迫得白天都行軍作戰,好容易在5月10日到達錫東許家橋與中共無錫縣委及楊步雲部隊會師,剛談了些情況,布置了些工作,敵人又尾隨而來。槍又響了。錢敏同誌立即布置:武裝部隊由我負責,楊步雲部隊配合行動。錢敏、徐念初同誌和做群眾工作的同誌由縣委趙建平同誌負責分散隱蔽。

部隊離開駐地,就與敵人交鋒,以後輾轉在錫東、虞西、錫北連續戰鬥,特別是有一次在顧山附近整天被圍,情況非常危險,全體人員作好了犧牲的準備,與敵人拚搏。到傍晚時,我們才乘機突圍脫險。我記得我們過江後13天中,共作戰15次,幾乎每次都是打的被動仗、退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