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戰鬥在江南(2)(2 / 3)

經過了這次鎮壓,地主又“老實”些了。有些地主找上貧農家裏打招呼,有些地主向農民請求多少繳點租。到這時,根本不是“武裝收租”、“租賦並征”,而是主動權掌握在我們手裏。我們對那些中、小地主基本上給其一成兩成,對個別態度較好的大地主也斟酌給他們一點,對那些反動透頂的地主顆粒不給。這樣就促使了地主階級內部的矛盾尖銳化,把反動的地主更孤立起來了。

堅持反“清剿”

國民黨反動派天天大喊“清剿”,卻被新四軍打進城裏來了。

偽常熟縣長張禮綱因為這件事受到了處分,青年軍二〇二師師長氣得暴跳如雷。他們互相埋怨、互相責怪。偽縣長張禮綱采取了惡毒的辦法,強化偽鄉保政權,派遣特務,企圖挑撥離間我們與群眾的關係,使我們無法立足,然後竭澤而漁,消滅我們。蔣介石親信的主力軍之一的青年軍二〇二師,卻全然不把我們看在眼裏,敵師長誇下海口,要在幾天之內就撲滅我們,他調集了更多的力量下鄉“清剿”。我們卻為能夠支援正麵戰場作戰、牽製了敵人的青年軍二〇二師而高興。

一天,青年軍二〇二師突然用大大小小的木船,把縱橫不足二裏地的白坭滃一帶封鎖起來,在白坭滃和周圍一些村子裏,家家戶戶都住滿了反動部隊,封鎖嚴密,與外界斷絕了6天交通,過路的船隻,被勒令停泊,不準通行。結果死了豬子爛了白菜,雞飛狗跳,大哭小喊。反動派打人、捉雞、搶東西,白坭滃頓時烏雲蔽天,陷於一片黑暗中。原來敵人得到了反動地主的告密,報告我們在白坭滃一帶活動,想把我們一網打盡。那天,我和武工隊還在白坭滃,情況來得非常突然,我們來不及突圍了,便下到一隻小船上,飄進了白茆塘的草蕩中,這裏河道港岔縱橫交錯,加上大片的蘆葦蕩,真有點像《水滸》裏的梁山泊,敵人是很難尋到我們的。因為出走得非常倉促,我們帶的一淘籮飯已經吃完,便派出了武工隊員顧根富等3人進村去弄吃的。

村裏的敵人,搜來搜去沒有搜到我們,便強迫群眾帶路到河蕩裏來搜索。但群眾每次都是把敵人遠遠的引開。

這天中午,有一個老農民拎來了一籃飯送給我們。他家裏住的是一個敵營部,他瞞過敵人的耳目,送來了飯。他要我們立即轉移,防止敵人的火燒或封鎖。那天傍晚,我們一船7人,裝成上城看病,瞧到河口敵人還沒放哨,便迅速地混了過去。我們搖過了白茆塘,遇到了一小支警察部隊,他們喝住了我們的船,一聽到船上病人痛苦的呻吟聲,就不加檢查放行了。事後群眾告訴我們,我們那天突出白茆塘的時候,反動派的部隊正在吃晚飯,幾個軍官吃完飯出來一看,見河口上沒有放哨,便大發雷霆,立即加派了雙崗。

可是我們早已到了安全地了。

我們派出的武工隊員也遭到危險。那天晚上,顧根富在房子裏燒飯,兩個隊員在幫忙。正在這時,青年軍進村了,村上的人正在做活,沒有發現。青年軍繞過人們,悄悄地接近村莊,眼看就要把顧根富他們3個人堵在屋裏了,顧根富他們還不知道。房東有個小孩,隻有四五歲,講話還講不清楚,這時突然跑進來對他們哭叫著:“黃衣裳!黃衣裳!”我們的武工隊員知道不對,急忙走出大門。這時河浜上的農民已發現了敵人,他們搖來了一隻小船,正好把我們3個同誌搖進了白茆塘西北的草蕩。那裏河岔縱橫,容易隱蔽。敵人一連搜索了6天,也沒有搜到。最後一天,眼看快給敵人發現了,農民們跑來又把這條小船用草蓋著搖到了田頭,讓武工隊員與農民一起幹活,混過了敵人的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