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帝國主義的支持,帝製活動逐漸走向高潮。各種反動勢力,牛鬼蛇神都忙碌起來了。擁戴袁世凱稱帝的“籌安會”出現了,接著各式各樣的支持帝製的“請願團”也出現了。這些請願團,名目繁多。不但有所謂“乞丐請願團”,還有所謂“妓女請願團”,真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分散在中央和地方的袁世凱的走狗嘍羅們,這時又是通電,又是公函,紛紛“勸進”,說什麼“恭戴今大總統袁世凱為中華帝國皇帝,並以國家最上完全主權奉之於皇帝,承天建極,傳之萬世。”真是醜態百出,烏煙瘴氣。
到了1915年12月,袁世凱迫不及待地要參政會出麵,召集了所謂國民代表大會,進行所謂國體投票。在開會期間,袁世凱又是武力威脅,又是金錢收買,各省投票結果,全部同意改行君主政體,推戴袁世凱為皇帝。12月11日,參政院以代表民意的資格,上書勸進,袁世凱還假惺惺地表示謙遜,退還了推戴書。參政院於是再次開會,在十五分鍾之內完成了第二次推戴書,當晚再度送去。第二天,袁世凱裝成不得已的樣子,正式接受了帝位,第三天,就在居仁堂受百官朝賀,並封黎元洪為武義親王,宣布將民國五年改為“洪憲”元年,積極準備登極做洪憲皇帝了。
但是,就在袁世凱洋洋得意,準備登上皇帝寶座的時候,反袁的烽火已經燃燒起來了。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是反袁最堅決的力量,他們在各地組織暴動,策劃起義。可是由於他們沒有發動廣大群眾,停留在單純的軍事冒險上,因此不斷失敗。然而,反袁的火種既已點燃,就難以撲滅。中國人民是絕不容許封建帝製再現於中國的。
1915年12月25日,雲南宣布獨立,組織護國軍分兵北上。護國軍的力量並不大,但由於反袁是人心所向,所以很快就得到了廣大人民的擁護和支持。隨著護國軍的勝利,1916年1月,貴州宣布了獨立,接著廣西也宣布獨立,四川、湖南、廣東等省,形勢也十分緊張。帝國主義這時害怕反袁的怒火燒到自己身上,也來了一個向後轉,拒絕繼續支持袁世凱稱帝。袁世凱開始感到大事不好,在3月22日被迫宣布撤消帝製,還想繼續當大總統。但護國軍不答應,他們聲明袁世凱稱帝是叛國的罪人,不能再當總統,要他辭職。形勢急轉直下,對袁世凱越來越不利,4、5月間,廣東、浙江、陝西等省又先後宣布獨立,最後連袁世凱最忠實的走狗控製的四川、湖南兩省在廣大人民的壓力下,也宣布了獨立。眾叛親離,袁世凱四麵楚歌,走到了絕境。6月6日,這個竊國大盜在全國人民的唾罵聲中可恥地死去了!
護國運動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把袁世凱推向毀滅的深淵,製止了封建帝製複辟,是有曆史功績的。但是,這次運動仍然沒有、也不可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帝國主義、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統治,在袁世凱死後又以北洋軍閥段祺瑞等為代表,繼續存在下去。中國人民又經曆了一段艱苦而黑暗的歲月,直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革命曆史才開始了嶄新的變化。
“獨貴龍”運動
“獨貴龍”(或作“多歸輪”)運動,是我國近代蒙族人民革命鬥爭的一種組織形式。“獨貴龍”是蒙古語環形的意思,因為參加這一運動的蒙族人民,開會時總是圍成一個環形,決議通過後,也按環形簽名,這樣做,既使統治者看不出誰是領袖,又表示與會者人人平等。我國內蒙古地區的蒙族人民就是以這種形式,同國內外的階級敵人進行了長期的堅決鬥爭。
“獨貴龍”運動最早發生於1858年伊克昭盟的烏審旗,這是在太平天國革命影響下最先以“獨貴龍”形式出現的革命運動。這次運動主要是反對本旗王公官吏的封建暴政和繁重的苛捐攤派及兵差徭役。接著,1866年在鄂托克、1879年在紮薩克等旗也連續地爆發了“獨貴龍”運動。這些運動多是自發與分散的,所以很快就被清朝政府和封建王公給鎮壓下去,但從此以後,“獨貴龍”卻成為內蒙古人民革命鬥爭的一種新的形式,它不斷地推動著蒙族人民反帝反封建鬥爭的發展。
義和團爆發後,內蒙古地區的各族人民,在全國人民反帝愛國鬥爭的推動下,積極起來響應,投身於全國人民反帝鬥爭的革命洪流,察哈爾地區、烏蘭察布盟和伊克昭盟等地,先後燃起了反帝鬥爭的烈火。這時,烏審、鄂托克、紮薩克和達拉特等旗的蒙族人民,又以“獨貴龍”運動的形式,出現在內蒙古西部遼闊草原上,同帝國主義侵略勢力和國內封建統治者展開了英勇的鬥爭。群眾提出了“上打洋人下打官”的響亮口號,聯合了陝西北部的漢族農民,殺死神甫、焚毀教堂,狠狠地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與此同時,東部地區昭烏達盟的赤峰也展開了攻打教堂的鬥爭。起義勢力東西兩地遙相呼應,有力地配合了全國人民的反帝鬥爭。但不久隨著全國義和團運動的失敗,轟轟烈烈的“獨貴龍”運動也被中外反革命勢力鎮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