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1 / 2)

找到新工作之前,居延決定還去做那個機動秘書。可吳總那邊動靜越來越少,一月中旬了,離春節越來越近,他那一個人的小公司能幹的活兒實在不多。居延掙到的那點錢僅夠印製“尋人啟事”的單子。唐妥和支曉虹他們也在幫著找,沒有合適的,或者說沒有他們認為合適的。電梯工他們瞧不上;鍾點工也不合適;倒是一個兄弟店麵需要人,公司又要求簽長期合同。居延不想麻煩他們,可又不得不麻煩,她的情緒低落以至痛恨自己的沒用。正值嚴冬,出了屋冷風就扇人耳光,樹幹光禿,高樓和馬路形容枯槁,居延走在路上像無家可歸。來北京很多天了,尋找胡方域的堅定古怪的信心和激情一直充滿全身,陡然就癟下去。她在傍晚感到前所未有的虛弱,隻好在天橋的台階上坐下。一個乞丐經過,向她伸出手,她給了三塊錢。一會兒又來一個,她又掏出五塊錢。第三個乞丐經過時,她翻遍了口袋也沒找到一分錢。早上帶出來的錢都用光了。她對乞丐擺擺手,天黑了。

最後還是居延自己找到了一份工作,老本行,教書。

起因是她收到一條廣告短信。某假期學校寒假招收課外補習班,歡迎報名雲雲。既然招學生,一定需要老師,居延就硬著頭皮去報名地點打聽。之所以蓄了半天的勇氣,是因為這麼多年如此大事都是胡方域的範圍,她獨立麵對的已經是事情的結果了。她膽怯地問是否需要老師,工作人員漫不經心地說,哪個學校的?她說外地的。那人說,那就算了。居延說,我可以和北京的老師一樣完成教學任務。那人轉了一下眼珠子,說,這課可是要上到年根的。沒問題。那人就去打電話,回來時說,先試講。居延就在那間狹窄的報名房間裏對著兩個工作人員講起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十五分鍾後,像頭頭的那人一揮手,定了。一個小時兩百塊錢,稅另算。居延趕緊點頭。這個龐大的數字。

獨立找到如此好的工作居延十分開心,向唐妥他們彙報的時候興奮得都有點難為情了。“終於做成了一件事,”她說。堅持讓大家再品嚐一次她的川菜。

第一堂課備得很認真,課上得比她預想的也要好。快兩年沒上講台了,剛開始講課還有點緊張,尤其是看見教室後麵坐了一堆陪讀的家長,腦門子上直冒汗。十分鍾之後漸入佳境,聲音高亢圓潤,思路清明。家長們在點頭。工作人員跟她說過,課上得如何,家長的臉色就是指標。這幫家長大多是高級知識分子,一肚子墨水,中學教育不擅長,但好賴是能聽出來的。果然,下了課好幾個家長誇她的課好。她沒想到在陌生的城市裏能夠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誇讚,兩年前她的課不也是這麼講的麼,為什麼絲毫記不起有如此巨大的成就感?回住處的路上她轉著腦袋想,總算想起胡方域當年說,中學教育就是個基礎教育,跟思想搭不上邊。她當時也這麼認為,的確,和胡方域的煌煌理論相比,她的工作隻是小兒科。但現在不同,居延覺得自己孤身一人站在了風口上,大風從四麵八方來,她挺住了。挺住的感覺很好。

她給唐妥打電話,隻說了一句話就哭了。她說:“我還有點用。”

唐妥說:“好,咱們慶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