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映日荷花別樣紅(二)(1 / 3)

如何防止要兒吐奶。

掌握好喂奶的時間間隔,一般說來,乳汁在胃內排空時間約為2-3小時,所以每隔3小時左右喂1次奶比較合理。如果喂奶過於頻繁,上一餐吃進的乳汁還有部分存留在胃裏,就必然會影響下一餐的進奶量,或者引起胃部飲脹,甚至吐奶。

采用適宜的喂奶姿式。

有的媽媽喜歡躺著喂奶,采用這種麵對麵側臥哺乳的姿式喂奶,嬰兒吐奶的可能性增大。如果媽媽抱起孩子喂奶,嬰兒吐奶的機會就會減少。因為懷抱的嬰兒身體傾斜,胃的下口便相應有了一定的傾斜度,吸入的奶汁由於重力作用可部分流入小腸,使胃部分騰空。因此,在食等量乳汁的情況下,抱起孩子喂奶比躺著喂奶發生吐奶的機會要少。

喂奶不要急於放下孩子。

孩子吃完奶後,媽媽不應立即把他放回床上,而應豎直抱起,讓寶寶趴在媽媽的肩頭,媽媽用手輕拍拍寶寶背部。讓那重些隨吸奶而吞入的空氣排出,即讓寶寶打嗝兒。氣體在胃中停留,占據一定的空間,是引起吐奶的重要因素,寶寶打完嗝,胃及中氣體排空,再放下就不易吐奶了。

吃奶後不宜采取仰臥位。

通常情況下,嬰兒多采取仰臥躺在床上。但吃奶後為防止吐奶,最好不要馬上把孩子置於仰臥位。人工喂養量和次數。應分5-6次喂。出生1、2個月的嬰兒非常能吃奶粉―,如果讓孩子盡情地吃。畢時,當第二次給的奶吃光了的核,第二次就多衝20-30。若是也齙吃光,再一次喂時可再多衝20-3cm1。2個月時一次最多也隻200,不能再多了。另外可以再補充果汁、開水或茶。鮮牛奶喂養。

寶寶到了這個月齡以後的:特點就是容複口渴,特別是炎熱季節,除了喂奶以外,最好多喂點水。奶吃得很多,過了1、2個小時還想再吃時,不妨喂點水或某汁、茶,但不能喂放有很多糖飲料及其他清涼飲料。

寶寶天生喜歡吃果、果汁的那種甜酸味,多吃果汁可以補充維生素,還可以習慣各種味道,習慣用匙子吃東西。

果汁的喂法。開始時可用溫開水將果汁稀釋一倍,第一天每次隻喂1湯匙,第二天每次喂2湯匙,第三天每次喂3湯匙……,這樣一天逐漸增加,滿10湯匙時,也就是第10天開始,就可以用奶瓶喂,等寶寶習慣以後就可以不用溫開水稀了。

一天可喂3次,每次喂30-5cm1。喂奶前後不要喂,最好在洗澡、日光浴、散步以後喂。注意事項。

寶寶不願吃或吃了就吐時,不要勉強喂,可以改變一下果汁種類和稀釋辦法,或稍加些糖再試試看。

腹瀉時可暫時中止喂果汁,等身體恢複以後再喂。隻要孩子情緒正常,即使拉綠色大便也無妨,可以繼續喂果汁。

在水果中,蘋果和西紅柿有使大便變硬的作用,柑、桔、西瓜、桃子有使大便變軟的功能。因此,孩子有些腹瀉時,可喂蘋果汁和西紅柿汁,便秘可喂柑、桔、西瓜、桃子等果汁,很有效。因為果汁能使大便變成酸性,所以吃了果汁後大便會變綠,或吃了蘋果汁後大便會發黑。這些都不是病,請勿擔心。

第三個月

母乳增加健腦食品

第3個月是腦細胞發育的第二個月高峰。為促進腦發育,除了保證足量的母乳外,還需要給母乳添加健腦食品,以保證母乳能為寶寶的發育提供充足的營養。

常用的益智健腦食品有:動物腦、肝、血、魚肉、雞蛋、牛奶;冬豆及豆製品;

淩桃、芝麻、花生、鬆子、各種瓜子;金針菇、黃花菜、菠菜、胡蘿卜;桔子、香蕉、蘋果;有紅糖、小米、玉米。人工喂養(鮮牛奶或全脂肪粉的品牌較多,隻要是優質產品,,任何品牌的牛奶隻要寶寶食用後體重增加的速度和大使正常,便是適合寶寶的食物。不宜頻繁更換品牌,以免寶寶對某種牛奶產生過敏。

為預防寶寶肥胖和營養不良,本月不宜增加健兒粉、糕幹粉、米粉等穀類食物,千萬不要用強灌的方法要寶寶把奶瓶裏的奶吃光;不要經常喂糖水以免影響寶寶食欲,造成拒食或厭食。

第四個月

添加雞蛋黃的方法

嬰兒出生3-4個月後,體內貯存的鐵已基本耗盡,僅喂母乳或牛奶已滿足不了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因此需要添加一些含鐵豐富的食物。雞蛋黃是比較理想的食品之一,它不僅含鐵多,還含有小兒需要的其他各種營養素,比較容易消化,添加起來也十分方便。

一般可采用下麵幾種方法給孩子添加蛋黃。取熟雞蛋黃14個,用小勺碾碎,直接加入煮沸的牛奶中,反複攪拌,牛奶稍涼後喂哺嬰兒。

取1/4-1/2個生雞蛋黃,加入牛奶和肉湯各一大勺,混合均勻後,用小火蒸至凝固,稍涼後用小勺喂給嬰兒。

給嬰兒舉加雞蛋黃要循序漸進,注意觀察嬰兒食用後的表現,可先試喂1/4個蛋黃。3-4天後,如果孩子消化很好,大便正常,無過敏現象,可加喂到1/2個,再觀察一段時間無不適情況,即可增加到1個。輔食的家庭製作

蔬菜泥。將菜葉洗淨,去莖撕碎,放入沸水中煮開即撈起。用小勺將菜葉研成泥,去除粗纖維,再用少許植物油與鹽旺火急炒即成。

蘋果泥。將蘋果洗淨後,切成兩半,用小勺輕輕刮取果肉部分,即可成為蘋果泥。

香蕉泥。取熟透的香蕉去皮後放入碗中,用不鏽鋼小勺背後複擠壓、攪爛即為香蕉泥。

喂輔食須知

喂輔助食物的主要目的是讓嬰兒習慣由流體食物過渡到吃半流體、固體食物,因此,在開始階段不必非要吃很多,慢慢讓孩子習慣,逐漸增加即可。

不願吃時。剛開始,孩子的嘴一碰到勺子就扭過頭去,遇到這種情況,切不可勉強,硬逼著孩子吃,否則孩子會越喂越不吃。

喂輔食以前,有必要讓孩子餓一餓,喂起來往往會順利些,不過,有時餓極了,不先喂點奶也會不肯吃輔助食物。

靈活喂養。雖有根據月齡、體重開始喂輔助食物的一般基準,但不一定非照此辦理不可,尤其是開始階段,是為使孩子習慣用勺子及吃半流食物,因此,也沒有必要非喂哪種食物,一定要多少等。再說,每個嬰兒也不相同。有的食欲旺,有的不太能吃,有的喜歡吃,有的不喜歡。要尊重孩子的食欲和愛好。願咳的時候才可以增加食品種和數量。注意衛生。嬰兒尚未成熟,對於細菌的抵抗能力差,製作輔助食物時必須特別注意衛生。手要幹淨,旗料要新鮮。做出後盡早喂之,如孩子不吃,不要放到第二天。腹瀉。在開始喂輔助食物階段,由於食物改變,大便亦會隨之而變,尤其是那些腸粘膜過敏的嬰兒,有時會排綠色大便,或大便裏有粘物,有的甚至會腹瀉。即使如此也不必過於擔心。人們常說,與其看大便倒不如看臉色,應該看孩子情緒如何,食欲怎樣、發燒與否。如都正常,即使大便稀點,也要繼續喂輔助食物。如1天之內腹瀉三、四次時,可維持現狀,不增加輔助食物的數量,看情況再說。如腹瀉五、六次以上,肛門發紅,情緒不佳,可暫時停喂,找座生看看後再決定喂否。如腹瀉十分厲害,情緒很壞,不肯吃東西,則要暫時中止輔助食物,並找兒科醫生檢查治療。

有時大便裏會有蔬菜、水果等物時,往往容易被誤認為消化不良。其實食物不可能全部未經消化就原封不動地排出來。隻要孩子情緒正常,不發燒,可將蔬菜等搗得更細些再吃。

吃了西瓜,西紅柿後,排出的大便有時會呈血紅色,看到這往往會使入驚嚇一跳。其實仔細看看大便,裏麵肯定有纖維狀物,而且孩子肯定不會發燒,情緒也很主常。

濕疹。有的一吃雞蛋,濕疹就長得很厲害。經常會有這種吃動楊蛋白導致濕疹的現象。先查一下長濕疹的緣故,如果是因吃了某食物所致,則暫時停喂這種食物。有的嬰兒三、四個月一直吃某一食品未曾出過事,但一吃雞蛋就長濕疹,則可暫時停吃雞蛋。

在這個月裏,嬰兒的主食當然還是母奶或奶粉,所以,吃輔助食物後,隻要孩子願意吃,就盡暈讓他吃飽奶。至於維生素等,由於已開始吃輔助食物,可不必另行服用。如食欲不振,拒吃奶粉,發育欠佳,可適量服些複合維生素。不過,最好先請兒科醫生看看再說。

第五個月

斷奶過渡期(半斷奶期)

這裏所說的斷奶過渡,並不是指馬上需要斷奶,改喂其他食品,而是指嬰兒吃些半流體糊狀輔助食物,以逐漸過渡到能吃較硬的各種食物的過程。

讓嬰兒從吃母乳或牛奶轉成吃飯,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逐漸讓嬰兒由吃母乳或牛奶轉成習慣於吃飯,應有一個喂易消化的軟食的時期,即半斷奶期。

半斷奶期吃的食物就是代乳食,但它決不是非要特別製作嬰兒專用食物不可,大人平常吃的食物中,適合這時期嬰兒吃的是很多的,稍經加工即可,如煮熟的雞蛋、豆腐、薯類、土豆泥、魚肉及肉絲等。實際上,最好的代乳食,就是盡量利用大人所吃的部分飲食。